当八十六岁的她摔伤,人们的心都揪得生疼
2019-09-162017年,农历腊月十九那天,施爱娥不慎摔伤了腿。那个时候的施爱娥,已经八十六岁,是个不折不扣的耄耋老人家。与此同时,她还是江西省鄱阳县当地老资格的行善者、众人眼里最乐善好施的“活菩萨”。那一天,家住鄱阳县城城西的施爱娥听说有个九十一岁的高龄的老邻居潘老病了,素来关心身边老弱人士的她知道潘老一直喜欢吃她做的饭菜,就自己下厨做好了几碗饭菜,想送去给老潘吃,不料行至半途,她却不小心摔断了腿。她这一摔伤,县城里那些平素称她“活菩萨”、非常熟悉她的人们,心都揪得生疼!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施爱娥已经是八十六岁高龄的老太太?就在她被迫无奈住进医院治疗的时候,传来了潘老去世的消息。施爱娥难过极了,连连自责不小心,害得潘老临走前都没能吃到她做的饭菜。善良的施爱娥,行善已久。1972年,当时刚刚四十岁的施爱娥,从外面捡回来一个奄奄一息的女婴。当时,她家里已经有了自己生的一群孩子,住房逼仄局促,生活清贫紧巴,但这种境况并没能阻止她抱养女婴的决心。她说:“如果我不把孩子抱回来,她肯定没有活路了。”虽然家境清贫,但施爱娥却先后收养过五个弃婴,而且都是女孩:有的是别人在夜里偷偷放在她家门口的,有的是她自己从街上或轮船码头上捡来的,也有的是人家捡了好心送过来给她抚养的。这些可怜的孩子,有的刚刚出生就被遗弃,有的才十来天大,都是很小的婴儿,可施爱娥都来者不拒,把她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养。为了抚养这些婴儿,施爱娥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用积攒下来的钱买奶粉,辛辛苦苦地把几个孩子拉扯大。有的孩子养到了两、三岁,有条件好的人家想来领养,通情达理的施爱娥也不拒绝,无条件地让人家领走,只要对方承诺永远对孩子好,让她健康成长。施爱娥不仅收养弃婴,还开了一个免费的“爱心旅社”。身患残疾的城市流浪汉和乞讨者可以在她家狭窄的居所里搭个地铺,就算是住进去了。自己能挣得到钱的,看到施爱娥自己生活也拮据,通常也会通情达理地交点租金,对挣不到钱的,她也决不嫌弃,经常做饭给他们吃,还会带他们看病,有些流浪汉想家了,她甚至还会慷慨解囊,出钱资助他们回家。看到施爱娥的无私付出,有人说她傻,也有人说她怪,但从来没有人否认过她是如此善良。施爱娥的隔壁邻居王三妹,和丈夫无儿无女,早年一直享受着施爱娥亲人似的陪伴与关照,逢人便说“施爱娥比我们的亲人还要亲”。孤寡老人张长先,家离施爱娥家不远,瘫痪在床无人照顾,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施爱娥听说后,很快赶到老人家里,洗洗晒晒忙前忙后,把老人的生活起居弄得清清爽爽,风雨无阻地照顾了老人大半年。有一次,城里下暴雨,街道上的水都没过了膝盖,施爱娥记挂着张老,冒雨趟水去给他送饭,一口一口喂给他吃,张老真是忍不住老泪纵横!在当地一些病患眼里,施爱娥另有两手“绝学”:刮痧和“拉斑”。那个年代,大家经济条件都不好,县城里医疗也落后。有时候街上有人突然昏倒在地,别人都以为这人已经没了,如果施爱娥正巧经过,她一准会出手相救,并且起死回生!渐渐地,她的名气大了,附近只要有人昏倒,大家都会跑去找她,而她每次都会丢下手里的事,拔腿就跑去救人。她用自己祖传的刮痧和“拉斑”手艺救治过很多人,且无论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律分文不取。她还懂得一些中草药配方,经常为求助于她的患者们上山采药,同样不收取任何费用。“活菩萨”是当地众人对施爱娥的尊称,与迷信无关,体现的是大家对数十年来行善不辍的她毫无保留的尊崇与敬仰。现在的施爱娥,已经是八十八岁高龄。辛劳行善了一辈子的她,早已做了曾祖母(曾孙中最大的都十七岁了),还拖着一条曾经摔断过的老腿,也该歇歇了!为了支持施爱娥,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于2019年5月将施爱娥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希望她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他从清晨的露珠上采撷了三个生命
2019-09-16他从孤儿长大,最不愿见孩子无爹娘;他是几十年“临时工”,又是三个养女永远的父亲;他很平凡,却极善良——老刘,你要背女儿走的路还长着呢!卖豆芽资助“嫩芽儿”成长:她,是亲奶奶
2019-08-12眼看八十了,却如青年般奔波助学;退休却不休,多年省吃俭用资助贫困生;老来“改行”做豆芽挣钱助学,双手被泡出顽疾——“豆芽奶奶”,她是刘运英。“大厨”曹伏莲和她的“大姑娘”
2019-08-12收养脑瘫女婴十二年,辛劳谁能体味?全天候盯护女儿十二年,甘苦谁可知晓?做校厨,织凉席,做农活,忙碌中陪伴静茜天天成长——她,是母亲曹伏莲。“好人”肖高敏:一个摄影师的跟拍手记
2019-08-12他是平凡人,身处底层,以打工为生;他是爱妻人,一诺千金,善行不辍;他省吃俭用捐钱,到处奔波救灾,浑不顾自家困窘——他,是“好人”肖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