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胡跃明 六珠
我们拥有上天的全部恩赐,健全的身体,工作,爱人和家庭。
有人或许还不止如此。
照片中的这个男人,戴着无框眼镜,目光深邃,面容淡定从容,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 似乎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他只得到2%的上天恩赐。
他叫栾英,小儿麻痹症患者,是全身98%的身体残疾的一级重度残障人士。
栾英是甘肃人,住在合肥。 刚满两个月大时,就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终身与轮椅相伴。 1992年,栾英随父母从四川来到合肥,住进荣昌园小区。2006年,年迈的父母回到北京养老时,他选择独自一人留在合肥。 “合肥我现在比较熟悉了,在这里我生活得很舒适,过得很好,不想给父母增添负担。” 这是一座让他觉得温暖的城市,他生活不便,只有一只手勉强能动,是很多素昧平生人们的帮助让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下去,他满怀感恩之心。 每天,坐着自己改造的电动轮椅穿梭在合肥的大街小巷里,想把这种温暖传递下去。 在他20平米的蜗居里,贴着“有爱无碍”的条幅,他不把自己当残障人士。 在周围人的眼里,他是热心的邻居和可依赖的大哥, 这是一个需要温度与能量的称谓,难以想象一个高度残障者是如何做到的。 他给自己布置了很多任务,充满使命感。 他小时候在福利院寄养过两年,多年后他重新来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孩子们,感受到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他觉得这也是他的家。 从此后,逢年过节,他都要去福利院陪伴老人与孩子们,陪他们一起包粽子,吃元宵。 他有自己的公益团队,引领志愿者扶贫助残,是他的日常工作。 倡导无障碍环境建设,源自他的使命感,“我们有八千多万残障人士,他们是构成社会的有机整体。”然而他目光所及,并不止如此,“无障碍建设并不单是为了残障人士,也是为了老人,行动不便的孕妇,婴幼儿等。” 2017年,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包公街道航运南村社区微创投项目负责人。这个项目名字叫做“爱进社区暖孤残”,主要是帮助社区孤残老人、孤残儿童。 为了做这些,他放弃了原本收入稳定的工作。 上天剥夺了他98%的身体机能,然而他还愿意奉献他全部的所有。 他很忙,坐上自己的电动轮椅,他像一个风尘仆仆的骑士。 没有多少人知道,即使是穿衣扣纽扣这样的小事,他都需要用上全身的力气,花上一个多小时。 有些人,你可以剥夺他,但永远无法击败他。 这个世界有时候很残忍,但总有些人,自己努力生活,只为让更多人感到幸福。 这些是这个世界的甜。 为了支持栾英,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于2018年7月将栾英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摄影:胡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