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6日到8月31日,根据《建辉基金会项目管理手册》规定,“致敬行善者资助评审委员会”组织网络评审,对通过资料初审委员会初审、并完成走访建档的53位困境中的个体行善者进行了资料审核及评定。
资助评审规则:评审委员从道德品质、行善典型性、困境严重性、社会影响力四个维度进行考量,得出评审“同意”或“否决”的结论,四个维度的权重分别是20%、20%、30%和30%;7位委员参加评审,同意票超过5票(含5票)则通过资助审定;同意票为4票的,可以合议讨论;同意票低于3票(含3票)的,不进行资助。
建辉基金会邀请捐赠人代表、行善者代表、志愿者大会代表及建辉基金会代表共同组建“致敬行善者资助评审委员会”。
委员们从道德品质、行善典型性、困境严重性、社会影响力四个维度评分,共有50名行善者获得资助,其中4位获得500元/月生活补助支持;1位获得1000元/月生活补助支持;15位获得节日慰问金支持;30位获得长情陪伴支持。
具体名单公布如下:
500元/月生活补助(4人)
汤家芝 刘明新夫妻
安徽六安人,夫妇两陆续收养了两名弃婴。第一个孩子身患多种疾病,夫妻两花光积蓄并举债将小孩的病治好。第二个孩子是先天性脑瘫,并伴有癫痫病,抚育至今,孩子已经卧床28年,仍然不能生活自理。而现在两人年岁已大,生活困难。
王其凤 卢桂香夫妻
安徽六安人,夫妇两共收养了3名弃婴。3个孩子分别患有痴呆症、脑瘫、手脚发育不全的疾病。其中两个孩子至今吃饭穿衣不能自理。他们除了需耗费大量的精力护理孩子们外,还要给他们筹钱治疗,现处境艰难。
张菊英
广东化州人,2010年2月,她收养了一名双腿畸形的女婴,为了给孩子做矫正手术,花光10多万元积蓄,还欠下了外债。为了早日能给孩子筹集手术费用,夫妻两日夜操劳,其丈夫因劳累过度已去世,目前她独自抚养两个儿子和收养的女儿,处境艰难。
龙汉铁
湖南株洲人,74岁。他为增强村民的安全意识,组织村民成立当地首例联防队,白天黑夜不定期在村上巡逻。2012年,为阻止同村精神病患者持刀伤人,他只身与其搏斗,身中六刀,经过抢救脱离生命危险。2017年10月,龙汉铁通过资助评审获得节日慰问、长情陪伴和心愿支持。如今年老体弱,又患了口腔癌,非常艰难,经资助评审获得500元/月的生活补助支持。
1000元/月生活补助(1人)
陈梅林
湖北荆门人,2010年至今,她义务照顾瘫痪的冯其良。为了给他治病,她不仅花光自己的积蓄,为此还背负贷款。2017年成立残疾人托养基地“阳光家园’,这里成了残友们平日相聚的乐园,食宿免费。而她自己非常艰难,长期入不敷出。现在,让陈梅林寝食难安的是:冯其良每日必打的止痛针费用大涨,每个月光药费就高达15000元,经资助评审生活补助由500元/月上调致1000元/月。
节日慰问金(15人)
王华则
江西南昌人,63岁,自幼丧母命运多舛。1993年11月,在外务工的夫妻俩收养了一位患有先天性脑瘫的婴儿。为了治好孩子的病,用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下许多外债。他说:“我女儿虽然身体残疾,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我愿意一直不离不弃地守护着她!”
顾荔
安徽合肥人,2006年起她陆续收养了3名孤儿,待她们如亲生一般照顾,同时她还是安徽阳光残障人士服务中心的核心志愿者,阳光车队队长。从2015年开始,她参加活动100余场,服务残障人群400余人。她一直积极热情,舍己助人。
张长城
湖南邵阳人,2000年4月29日,他与哥哥和另一名老乡勇斗盗贼中,哥哥被连刺八刀,不幸当场牺牲,被刺二刀的他落下终身残疾。他多次参与救火、救人,总是热衷助人,从不计较。现要抚养哥哥家和自已家共6个小孩,父母也都患重病,一家人生活艰辛。
杨毓华
江西九江人,63岁,乡村教师。1998年至2018年,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已达58000小时。26年来,每月工资除生活费外全用在助学助困和公益寻亲上。他发起的“让爱回家 寻宝宝回家”公益寻亲项目,至今已团圆了近千个家庭。入围2018全国最美志愿者。
余恕界
江西景德镇人,2014年因伤致残。从事清洁工的他也是社区的义务宣传员、治安管理员、清除社区乱贴乱画、花园杂草、积雪等,也义务为居民调解,解决纠纷。2016年义务清扫小区走廊积雪时不幸左肩肩胛骨骨裂,余恕界也毫无怨言。获“中国好人”称号。
姜方成
四川宜宾人,肢体残疾人。2015年他成立了江安县大妙镇方程农场,为当地残疾朋友提供就业岗位。2017年,他发起成立了江安县扶残助残协会,为千户残疾人家庭减轻了生活负担。获得了“四川好人”荣誉。
王龙奎
四川宜宾人,47岁,肢体残疾二级。2008年办理了除成都市外四川省的第一例遗体捐献手续;2009年,又办理了眼角膜和器官捐献登记。2018年起资助了2名困难学生,每月生活费800元;2019年11月,注册成立了宜宾龙奎兴中科技有限公司,吸收了2名残疾人就业,公司利润的5%用于成立残疾人基金,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能自力更生。
张爱清
云南昆明人,双耳失聪,72岁。从1991年至今,连续31年每天都会在固定的路口守上十多个小时,义务疏导交通,没有工资、编制,也没有亲人在身边。2016年他因下肢静脉曲张,被爱心人士送到延安医院治疗。出院后又重新回到街头。
周桂珍
安徽阜阳人,1992年8月份,她收养了一个男婴并将其抚养长大。2018年,她自筹资金注册创办了耿棚镇顺心养老公寓,解决了农村年老弱势群体的养老难题,还“捡”8位流浪老人去养老院免费吃住。五年来,共计服务贫困孤寡老人100多位。获“尊老爱幼模范”称号。
阿依努尔·哈力克
新疆喀什人,2014年创建了喀什唯一的全免费提供服务的公益民办机构:喀什市母亲之家残疾儿童服务中心。在费用上尽量争取政策资金,爱心捐赠,不够的地方就自己承担。截至2022年3月,已经累计帮助1027名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荣获“中国好人”荣誉。
闫小东
河北保定人,肢体残疾。2015年他成立追梦艺术团,通过义演让残友们重塑自信,同时并成立带领残助会开展各种“助残圆梦活动”,深入挖掘更多困境中的残障朋友,还多次奔赴各地走访,落实帮扶方案。15年来,为残友捐赠近50万元,筹措爱心资金200万余元,受惠残友及特困孩子百余人。
宋利芬
河南安阳人,2008年6月她和丈夫共同创办了安阳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弥补了当地的智力障碍方面特教空白。14年来,每年服务的孩子都会有50人以上,累计共700人次。机构服务的基本上都是重度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学校多是入不敷出,教师待遇低,学生照顾难,师资难留也是办学的最大困境。
武国水
湖南衡阳人,2008年起,他开始资助2名贫困学生,使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2015年发起创办衡东县洣水志愿者协会,8年多策划统筹开展“助学敬老”、“助残帮困”、等各类公益活动636场次,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1.6万余小时,累计捐款捐物50余万元。获“中国好人”称号。
崔永兰
山东青岛人,残障人士。她是青岛市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的创始人,2014年创办了春雨中心,因帮助了100多名残障青年走出家庭、融入社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崔妈妈”。2007年至今,她累计行善时长1.5万多小时,并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人榜”。
李刚
山西临汾人,48岁。2008年他只身参与汶川大地震救援工作,2009年成立临汾蓝天救援队任队长。他常年奔波在公益救援的路上,汶川地震、打捞溺水人员、深圳山体滑坡救援、安阳坠崖搜救等国内外大小救援近400余起,(截止2020年)亲手挽救了十数人的生命。他把个人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应急救援的公益事业中。2020年10月突发脑梗,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长情陪伴(30人)
曾祥荣 张卿兰夫妻
曾祥荣是江西赣州人,农民,聋哑残疾人;其妻张卿兰为肢体残疾人。夫妻两收养患小儿麻痹症弃婴15年。夫妇俩由于残疾,本身生活就不方便,领养了小孩之后,生活更加辛苦了,但两人从不后悔。
陈小峰
湖北老河口市人,2009年冬天,他在自己生活不太宽裕的情况下,收留了一位哑巴流浪汉,并花光积蓄为流浪汉治病,为其寻亲。收养12年后,在2021年帮流浪汉找到了亲人。他2022年2季度获评“中国好人”。
周娜
云南省德宏州人,39岁,汉族。2017年加入德宏乐创发女儿发展中心,全部精力投入公益。2006年开始,她义务照顾因吸毒至家破人亡的两位堂兄留下的三位孩子与老人。最小的孩子不满周岁,最大的读初中。一家人生活拮据。
彭灵麟
湖南衡阳人,49岁,退伍老兵,五级伤残。2019年1月,一家电器店突发火灾,他和其他群众一起抢运商品,并不顾个人安危,和众人联手从火海中救出一家母子3人,并连续四年每月从微薄收入中拿出900元资助贫困生。获“道德模范”称号。
游国强
湖南株洲人,63岁。湘江义务救援队副队长,他秉承多救一个落水者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幸福一家人的初心,从2009年到2018年,每年夏天都在湘江边上义务执勤,累计救了16个溺水者。目前年龄大了尿酸高,有较严重风湿病,生活困难。
倪小福
江西鹰潭人,2021年7月6日,他勇救落水儿童后牵头组建了一个无偿救生小分队,至今累计救下5至6位落水者。他敬老助残,乐善好施,村民对他交口称赞。2021年入选中国好人。
王春茹
广东茂名人,临聘教师,2004年开始,她一直探访贫困孤寡老人和孤儿;帮助病患牵头救助;帮扶困难学生、孤儿牵线寻找助学。至今已帮助22位贫困学生牵线助学和跟踪反馈。2020年被评为电白好人。现家中有两位患病老人需长期治疗,两个上学的孩子,家庭经济困难。
薛永民
河北保定人,尿毒症患者,唐县爱心公益协会理事,代理爸妈助学唐县工作站负责人。他带队200人次,抗疫志愿服务90天。入户走访困难孩子孤寡老人230户,为贫困孩子发放助学金40万,受益孩子450人次。他被评为“2021年度身残志坚之星”。
罗明喜
湖南永州人,村医。他33年来为村里近120余名贫困人群免费施医赠药,上门义诊。2019年,由于洪水将村里连接卫生站的唯一桥梁冲毁,51岁的他,坚持1年多背老人、小孩或行动不便的人过河看病。他的善举受到村民一致好评和爱戴。
曾燕
四川宜宾人,肢体残疾。身残志坚的她开了家卤菜店,带动2位残疾人就业。2019年,她加入了江安县扶残助残协会,多次给残疾人送菜,捐款,参加助困,助学等活动。获得2021年江安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助残陀螺人”爱心大使。
亚力坤·奥斯曼
新疆乌鲁木齐人,2007年,他牵头成立了乡村校园志愿者(简称VSV)关注教育,支持新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援建工作,募集捐款赠送电脑、图书,开展乡村教师培训等。2007年至今,累计募集捐款和物资达1000多万元,他个人的公益行程40多万公里,走遍了新疆68个县的271个乡村小学。获2012年中央文明办“全国5星志愿者”。
黄淑媛
北京人,52岁。8年前,她和好友共同创办了智兴博悦康复托管中心,机构现有53名患孤独症、脑瘫、唐氏综合征、或发育迟缓等病症的特殊儿童。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家庭的特殊孩子,在这能获得费用低廉甚至免费的教育和抚养。随着人数增多,机构也面临很大资金压力。
罗立新
湖南株洲人,2006年,他针对贫困、或留守儿童,建了4所义务美术教学点。16年来,他骑坏三四辆摩托车,每年辗转上万公里,免费教授了万余名孩子。2015年,他开展公益夏令营,每年招收约100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今,公益夏令营已成功举办六届,到去年有29家爱心组织、60多名志愿者参与实施。
吕永红
湖北嘉鱼人。2019年4月,他开办了嘉鱼县免费爱心粥屋,每天早晨免费为环卫工、残疾人、困难户供应馒头稀饭等。三年来,共服务了50000人次,支出了11万余元。他还经常带领志愿者看望困境学生和老人,出钱出力,被评为“优秀义工”。为了维持粥屋运营,资金不足时都是吕永红来补贴,生活窘迫。
王刚
广东深圳人,60岁。2002年,他加入深圳义工联青少年信箱组,2011年,他组织成立深圳市生命之光帮教协会,为服刑人员等特殊群体义务服务。除了定期到监狱、收容所开展心理咨询外,他联系多家爱心企业定期到监狱进行就业推介。如今义务服务时间累计达20800多小时,辅导了600多位服刑人员及子女。
周堃
广东深圳人,2008年,他组建了深圳市游友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中心。15年中,他卖掉了深圳住房,大部分资金用来开展助学活动,1万余名全国各地的贫困学生通过他发起的公益组织得到了结对子支持帮扶,资助金额达1,270余万元。2008年荣获“南山好人”。
张筱华
广西柳州人,68岁,残疾人。1996年广西柳州发生了“7.19”特大洪灾,她成为抗洪救灾志愿者,连续九天九夜战斗在抗洪第一线。她还是“甘露行动”、“手拉手送鸡苗助学”公益项目发起人,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截至目前,团队资助困难户的钱物已超200万元,受益群众3000余户。
王海敏
河南南阳人,2017年,她自己出资租房子,一边收留照顾智障孩子一边帮助他们做康复。孩子们的衣服、生活用品等各方面都靠她自己想办法解决。有的家长不给钱或者一个月给三五百块钱,她也照常帮助。即使再难,也不放弃。
余仁俊
湖北孝昌仁,64岁,退伍老兵。2013年6月发起创建了孝昌县志愿者联合会,9年来,累计筹得善款达数百万元。2020年疫情爆发,他带领志愿者从大年三十开始,一个多月来冲锋在前,为孝昌县疫情防控出钱出力出车。荣获“孝感市劳动模范”,“湖北省模范退役军人”。余仁俊突发脑梗中风后,康复治疗费用无以为续。
李顺秀
湖南永州人,60岁,现任祁阳市生态保护协会会长、祁阳市牵手志愿者协会会长。11年来,个人先后照顾资助三名贫困儿童8年,带领团队为70余名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支持了18名残疾人开店就业;帮扶其他困境儿童、老人近300人;组织巡河、净滩等活动257次,巡河里程达到35000公里,清理垃圾5000余吨。荣获了“中国好人”荣誉。
谢向前
湖南长沙人,三级肢体残疾,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创始人。2014年成立至今,共开展残障帮扶活动700余次,精准帮扶5000余人,为30余名残疾人士提供长期托养服务,对300余户残障家庭进行结对帮扶,为50余名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用双手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黄河
江西新余人,2015年加入新余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他坚持和队员们走街串巷开展公益活动,团队由最初的13人发展到如今的600多人,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认可并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协议。获“新余好人”称号。
梁红梅
山西吕梁人。2020年5月,她为了能让更多像她女儿一样有心智障碍的孩童受益,注册了”吕梁市弘益心青年服务中心”。她和老公以机构为家,从开办至今,累计照顾了13个孩子。他们希望经过他们的努力,有更多的人关爱并支持到中重度心智障碍者这样的弱势群体。
黄德辉
四川宜宾人,48岁,患肢体残疾。2018年6月,他发起成立了江安县大井镇扬旺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全村20余户残疾人家庭创业致富。合作社每年还定期对村里的孤寡老人进行慰问,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李承程
安徽六安人,76岁,农民。他担任村义务调解员30余年来,免费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调解群众各类纠纷90余起,化解群体性事件3起,防止民转刑案件8起。他先后到过7个省,多个春节在外地与农民工一起度过,为家乡在外务工人员追回赔偿金、误工费、工资等近千万元。2016年获选“安徽好人”。
严明友
安徽滁州人,92岁,退休教师。从1990年退休至今,他坚持义务教学30余年,为农村学校的孩子送去知识和音乐,并把节俭攒下来的数万元钱全部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和群众。2015年3月获评“安徽好人”。
周世友
安徽六安人,1997年,他成为六安市金安区贫困村(双河镇椿树村)的驻村蹲点干部,两年内绿化荒山坡1685亩,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003年他跑资金拉赞助,建立拥有24间房屋的五保老人新村,让孤寡老人老有所依。之后又用自己唯一的房产抵押贷款,建成了全省首家自筹资金兴建的残疾人新村,使17位残疾人有了自己的新家。2018年获选全国“道德模范”。
廖艳晖
广东深圳人,2001年,她组织成立了深圳自闭症家长资源中心,后来又先后创建了3个非营利社会服务机构及3个心智障碍者社会团体,累计帮助了2700个心智障碍孩子及背后的家庭。2008年被中国民政部评为“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并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
李海旺
湖南永州人。1995年,大源瑶山小学唯一一名老师退休了,没有其他老师愿意来这里,初中毕业的他坚持27年在村里当一名代课老师,寒暑假期间,免费给留守孩子们补课,并多年揽下学校所有事务,而自己家庭无暇顾及。
毛顺涛
湖南永州人,从教21年。2008年以来,他利用工作之余自费行程上万公里,走访200多户贫困家庭,为151名贫困生联系爱心人士,进行长期“一对一”资助。目前已累计资助资金300多万元、物资价值40余万元。获“湖南好人”称号。
本期评审委员(2022/8/26-31)
感谢评审委员会严谨细致的工作!感谢每一位行善者,虽身处困境却依旧选择坚持善良。未来,愿和行善者们共同努力,为更美好的世界献出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