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这是爱心人士给您的慰问金。”
6月18日,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大圣村东庄里71号的小院里,志愿者代表捐助人,给92岁的岳根娣奶奶送来1900元慰问金。几个月前,老人家不慎摔倒受伤了。
这座普通的农家小院,除了岳根娣老人,还住着她年近70的儿子儿媳,以及一个28岁的“大男孩”王国弟,他是岳根娣老人这辈子抚养过的近百名孩子中的其中一个。 王国弟属二级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 80年代的丹阳,还没有儿童福利院,民政局对不时送来的弃婴常常束手无策,于是决定在当地寻找合适的人家寄养。在邻里口中勤劳善良,喜欢孩子的岳根娣成了不二人选。 1987年,岳根娣开始接收民政局送来的弃婴,从此过起了不分昼夜,天天围着孩子们打转的日子。孩子们大都有先天残障,照顾他们不仅需要极大的精力,还需要超常的耐心。吃饭穿衣,大便小便,正常的孩子教着教着就会了,可这些孩子怎么也教不会,就拿王国弟来说,至今还要监督他大小便,稍不留意就搞得一身脏臭。 孩子们的音容笑貌,都留在岳根娣老人家的老相册里 还有一些孩子因先天缺陷,从小体弱多病,岳根娣不仅要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还得带他们看病。当时,民政局给她的补贴是每个孩子每月6块钱,省吃俭用,基本能解决孩子的温饱,一旦生病就得自己掏钱了。
不管孩子处于何种状况,自己为此付出了多少心力,岳根娣从不嫌弃,从无怨言,每个来到这个家的孩子,她都视如己出,细心呵护,民政局也就放心地将一个又一个孤残儿交到她手上。 近20年间,在东庄里71号小院生活过的孩子竟达到近百个,最多的时候,同时有十五、六个娃娃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岳根娣忙不过来时,大儿媳也会搭把手,慢慢变成婆媳俩一起照顾。 岳根娣婆媳和孩子们 这些孩子中,身体条件好一点的,会在一两岁时被好心人领养,有时甚至有国外的爱心人士前来领养。2008年,一个患有先天唇腭裂的女孩被一位加拿大人收养,想着以后再也见不着了,婆媳俩在送别孩子时忍不住双双流下眼泪,“孩子生下来没多久就送来了,倾注了许多感情,突然被领走,谁能不牵挂呢?”2017年初,志愿者来到岳根娣家走访,说起这件事,她的媳妇至今难忘。 国外的爱心人士前来领养孩子
2017年5月,岳根娣被建辉评定为致敬人物,为她提供节日慰问和心愿支持等服务。五年里,捐助人的支持和志愿者的定期陪伴,让她感受到了莫大的温暖,身体和精神状态都相当不错。前几个月,老人家在院子里不慎摔了一跤,导致腿部骨折,如今仍处于恢复期,只能以轮椅代步。 尽管如此,老人家的心情并不受影响,接过慰问金,还是和往常一样,乐呵呵地道谢,乐呵呵地和大伙聊天。她那慈祥的笑容,仿佛有一种包容世间万物的魔力,让在场的每个志愿者都感受到一种身心的安宁和愉悦。 岳根娣老人开心地说,有了这笔钱,过几天儿子就可以带她去复查啦 祝愿老人家早日康复,笑脸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