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多年的支持及鼓励,给了我新生活,摆脱了残疾人的困境。今后我将继续前行,帮助更多的人。”近日,建辉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发信息的人叫杨同林,是一位剪纸艺术家,也是一名残障行善者。
杨同林在进行剪纸艺术创作 2000年,是杨同林生命中重要的年份。这年,27岁的他患上了双侧股骨头坏死,被判定为二级残疾,不久后,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子离开了他。 病痛的折磨,生活的变故,让杨同林陷入了消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愿意迈出家门,终日与床为伴。苦闷与孤寂中,他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梦——剪纸。 杨同林生于安徽淮南潘集区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跟着奶奶学剪纸,也继承了奶奶心中那份善美。后来,迫于生计,杨同林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剪刀。 这套工具,都是杨同林自己研磨的。 “也许,剪纸就是上帝为自己打开的那扇窗。”重拾爱好的杨同林将所有热情都倾注在剪纸艺术上,不仅技艺突飞猛进,整个人也开朗起来,不久后,他重新走出家门,也将心中的善美带给了社会。 2010年新年刚过,杨同林在家门口的菜市场看到一辆手扶拖拉机失控侧翻,压住了一个卖菜的老太太,他瞬间忘记了自己的病躯,不假思索上前抬拖拉机,用力之下,病腿一阵钻心的刺痛。事后,他在家躺了半个多月。 2012年3月,在田集乡,一位老奶奶骑着电瓶车拖水浇地,不慎从桥上翻入河中。路过的杨同林立即跳入冰冷的河水,不仅救起了老奶奶,还帮她把车子捞了上来,回家后他因受寒大病了一场。 2013年4月,雅安地震发生后,杨同林找到潘集区红十字会,将身上仅有的200元捐了。听说即将开展义卖活动,他花了23个小时,一口气剪了10幅作品。在随后的义卖中,杨同林的作品共筹得善款1300元,他全部捐给了灾区民众。
2017年,杨同林成立潘集志愿服务队,他的行善之路越行越宽,助残敬老、扶贫济困、防汛救灾,每年组织活动百余次,成了当地的公益名人。 杨同林免费教孩子们剪纸。 一路走来,杨同林的生活始终清贫,多年来他一直靠残补和低保维生。2018年他再婚后喜得一子,压力随之增大,而折磨他多年的双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也呈恶化趋势,医生建议他尽快手术,但十几万的治疗费显然超出了这个家庭的承受能力。 2018年7月,在经过志愿者走访核实,建辉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后,杨同林被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建辉基金会代表捐助人为他提供节日慰问、生活补助和心愿支持等服务。 建辉基金会成立五周年慈善义拍晚宴上,杨同林的作品拍出了8万元的价格。 2021年底到今年年初,在建辉捐助人的支持下,杨同林经过两次手术,终于置换了髋关节。手术成功后,杨同林激动得热泪盈眶,写来感谢信,感谢爱心人士帮他实现了“一个以前从来不敢想的心愿,让我以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 不过,手术后的杨同林在一段时间内走路都比较艰难,建辉基金会委托志愿者于5月17日为他购买了价值14800元的电动车,方便他出行。 购买电动车的发票 骑上电动车,继续行善路。 在年近50时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杨同林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在发给建辉工作人员的信息中,他还说道,大家对他的照顾实在太多了,剩下的善款请务必留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位朴实的汉子,不仅心灵手巧,还有一颗闪光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