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1日,建辉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从合作团队处获悉,我们非常熟悉的行善者“解忧奶奶”袁梅芳被确诊为子宫癌。这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大家的心情为之一沉,73岁的袁阿姨,此前一直都在为他人解除心病,忙得顾不上自己的身体......
袁阿姨在接听求助者的电话。 2001年12月23日,袁阿姨设立免费热线,致力于为内心痛苦的人提供心理援助。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袁阿姨要纪念一个人——她的儿子晓辉。 晓辉曾是袁阿姨的骄傲。他成绩优异、乖巧懂事,可就在1996年12月23日这天,因为在班里做了一次检讨和一次考试失利,16岁的他竟然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晓辉的突然离去,让袁阿姨的世界轰然倒塌,她曾想随儿子而去,但为了女儿,她最终选择了坚强。一次偶然的机会,袁阿姨在电台听到了一档谈话节目,深受触动的她突然想:也许,体验过人生至痛的自己,可以为那些绝望无助的人分一点忧。 于是,在晓辉的五周年忌日那天,她开通了“袁阿姨热线”,从此走上行善之路。 “关怀、理解,从聆听开始”。 这里是袁阿姨的家,也是她的工作室。 此后,袁阿姨将所有心血都放在了这条热线上。也许是因为儿子的原因,她格外关注那些有自杀倾向的求助者。 有一位荆门的女孩,到银行取款时粗心大意没有清点,回到单位后才发现少了一万元。女孩刚参加工作两年,父母又在农村,她不知道该怎样补上这笔钱,绝望之下想一死了之。当晚11点多,她拨通了袁阿姨热线,哭着说:“我马上就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已经睡下的袁阿姨立刻从床上爬起来,连夜打车赶到女孩的住处,陪了她整整一天一夜,直到她的情绪稳定下来。回到家,袁阿姨还不放心,每天都给女孩打电话,随时关注她的动向。 10天后,女孩打电话过来说:“谢谢您,袁阿姨,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在“解忧杂货店”获得了新生,女孩忍不住扑在袁阿姨怀里哭泣。 20年来,袁阿姨接听了超过15万个电话,用坏了8部电话机,让153人放弃了轻生的念头,阻止了138人实施犯罪,挽救了200多个家庭。为热线花费6万多元,写了近50万字的热线笔记,回复了998封来信,在网上回复了5千多条留言,还跑遍了荆门的大街小巷...... 所有这些付出,袁阿姨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对她来说,只要能避免和儿子类似的悲剧发生在他人身上,就是她最大的安慰。 袁阿姨用坏的电话机。 求助者的来信和袁阿姨写下的笔记,她全都一一收藏。 2018年7月,志愿者走访了袁阿姨,发现她家里放着不少心理学和法律方面的书籍,原来她为了更好地为求助者提供帮助,于2005年自费3000元,到专业的心理学研修班学习了三个月,最终取得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而当时她每月的退休金只有400多元。 看着满柜子的书信和文件夹,志愿者不禁为袁阿姨的善良和执着赞叹不已,她回答道:“我做的不多,只是想给他们一些倾诉的机会,让他们打开心结,看到希望。” 空闲的时候,袁阿姨会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随后,建辉基金会将袁梅芳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为她提供生活补助、节日慰问及心愿支持等服务。 此后,志愿者经常上门陪伴袁阿姨,建辉基金会还将她的故事写成文章,引来了郑州报业集团对她的专题采访,“解忧奶奶”的名字逐渐广为人知。 袁阿姨的老伴于2009年病逝,唯一的女儿也已外嫁,留下她一人长期独居。在她确诊为子宫癌后,志愿者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探望,并代表捐助人为她送上1000元慰问金。 一个红包,一片心意,大家祝袁阿姨手术顺利。 3月24日,袁阿姨顺利完成手术,并于3月31日办理出院。这次手术,自费部分共花费10409.73元。 手术结束后,志愿者一直在病房陪护袁阿姨。 袁阿姨的疾病诊断报告 住院收费票据 为减轻袁阿姨的经济压力,2022年4月19日,建辉基金会代表捐助人,再次为她汇去善款9523元,委托合作团队荆门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执行。 建辉基金会汇给荆门义工联的善款银行回单 荆门义工联汇给袁梅芳的善款银行回单 目前,袁阿姨正在家中休养,准备接下来的放疗,捐助人的支持和志愿者的陪伴,给了她莫大的温暖与鼓舞。 袁阿姨曾经说过,每次她感觉撑不下去的时候,就会翻看自己的笔记,翻看那些充满感激的来信,每一段记录、每一封来信背后都有一双期望和满足的眼睛,她就是用这种方式,一次次找到继续走下去的勇气。相信这一次也不例外,袁阿姨一定能够克服难关,并在病痛过后笑对人生,且行且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