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 | 大年初一,给89岁的弃婴妈妈拜年【202207】
2022-03-09
大年初一,志愿者前往王小六家为她拜年,并代表捐助人为她送上春节及生日慰问金各1000元。今年89岁的她,曾经抚养过100多名弃婴。

2022年2月1日,正是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这一天,志愿者一行带着奶制品、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如约来到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大考场的一座农家小院,看望住在这里的王小六奶奶。今年89岁的王奶奶,是周边无人不知的好心人,曾经抚养过100多名弃婴。


王小六奶奶在自己家门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丹阳市还没有专门的儿童福利院,可福利院又经常有人送被遗弃的孩子过来,为了让这些孩子在家庭的温暖中成长,福利院有意将他们寄养在一些当地人家中。在云阳镇,他们找到了大家公认的好心人王奶奶。


那时候,王奶奶膝下的四个儿女中尚有三个未成年,生活和那个年代大多数农村人一样清苦,但她为人和善,照顾孩子耐心周到。福利院选中她后,便将一名3个多月大,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晨晨交到她手上。在王奶奶的精心照顾下,几个月后晨晨便长得白白胖胖的,煞是可爱,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看了非常满意,于是陆续将更多的孩子送到王奶奶家。


让王奶奶痛心的是,不久后晨晨便得了急病夭折了。更让她没想到的是,1984年秋,自己相濡以沫的丈夫也因病去世,给了她极为沉重的一击。此后,她将所有心力都放在了寄养在家的孩子身上,孩子们的笑脸,成了她的精神寄托。


王奶奶没有一张老照片,她说那时生活困难,上不起照相馆。


渐渐地,远近的人都知道有一个收养弃婴的王奶奶,开始有人将捡到的弃婴或自己不要的孩子送过来,王奶奶通通来者不拒,她说:“弃婴也是人,他们比正常的孩子更需要母爱!”


可这样一来,福利院给予的补助金就不够用了,怎么办?王奶奶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干活,少花钱。怎么挣钱呢?她开始外出做钟点工,每天在外帮人干完活,又匆匆赶回家照顾孩子。怎么省钱呢?她想的办法就是吃素,这样长期下来,就可以省下一笔钱来给孩子们用。多年以后,生活有所改善的她终于可以吃肉了,却发现自己的肠胃已经无法接受荤菜,一吃就反胃呕吐。


20多年间,王奶奶抚养过的弃婴多得她自己都记不清了,粗略估算有100多个,大多数都是有先天缺陷的残障儿。最多的时候,家里有20多个孩子,活脱脱一个小型儿童福利院,而她忙起来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每天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的她,只想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最好的照顾,对于她来说,“看到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的亲骨肉一样。”


这简陋的房子,曾是100多个孩子的港湾。


2017年1月,建辉基金会的志愿者来到王奶奶家走访。走进那低矮破旧的砖瓦房,屋内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显眼处放着一张吃饭用的木桌子,上面裹着几层花花绿绿的塑料膜。热情的王奶奶一边抹桌子一边不好意思地说:“我这里比较小,又乱,你们不要介意啊。”


聊天中志愿者了解到,王奶奶收养的孩子大都被好心人领养,但有三个一直留在她身边,大的姐姐已经结婚,不时会回来看望老人,另外两兄弟仍和王奶奶住在一起。志愿者还得知,由于长年照顾收养的孩子,王奶奶自己唯一的儿子因无法接受母亲的做法已经和她断了联系。


说到这些,老人家并不后悔,也对自己如今的处境没有丝毫抱怨,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荡漾出的笑容里只有豁达和慈祥,令志愿者至今难忘。


帘后的这个家,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随后,建辉基金会将王奶奶列为“支持收养弃婴的妈妈”的支持对象,为她提供节日慰问、生活补助和心愿支持等服务。

5年来,广大捐助人的支持,已经成了王奶奶晚年的一份依靠,而志愿者的陪伴,则是她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每次志愿者上门慰问,她都拉着志愿者的手,用带着当地口音的普通话,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在王奶奶眼里,志愿者就是她的亲人。


2022年1月26日,建辉基金会代表捐助人,照例为王奶奶汇去2022年一季度的生活补助1500元。


善款银行回单


2月2日,是王奶奶的生日,志愿者特意选了大年初一这天前来给她拜年,顺便为她过生日,老人家的开心和感动难以言表。年近9旬的王奶奶,腿脚已经不大方便,只能以轮椅代步,另外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每天都要吃药。不过,老人家还是和以前一样热情乐观,接过礼物和礼金,还是拉着志愿者的手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王奶奶和她收养的两个孩子,及志愿者合影。


目前,王奶奶的饮食起居全由收养的孩子国平照顾,国平虽然手有残疾,但很能干,也很善良,对奶奶更是孝敬有加。当问到老人家还有什么心愿时,国平说奶奶对生活别无所求,捐助人的爱心已经让她非常感激,非常满足。


确实,对于半辈子都在抚养弃婴的王奶奶来说,回报从来就不是她考虑的东西,自始至终,她的所想所做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每一个小生命都养大成人。这份无私和爱心,让她这辈子活得亮堂,活得自在,也让孩子们得到了春风化雨般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