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她受雇帮人照顾孩子。没想到,雇主夫妇双双病逝,她由保姆成了家长,不但义务抚养孩子,还倾尽所有、四处募款为他治病。
“以前我一直以为他们是亲祖孙!直到赵月兰在公园募捐给优优治病,她才知道他们的关系。当时非常震惊,7年的照顾,而且还非亲非故,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老赵绝对是个好人!”
面对志愿者,家住南昌市西湖区朱紫巷的李大妈动情地说。
赵月兰是谁?她和优优是什么关系?优优得了什么病?
这一切还得从2008年说起。

“保姆奶奶”赵月兰和她的“孙子”优优。
2008年,50岁的赵月兰正式退休。为了补贴家用,她在熟人介绍下帮一位姓吴的人家带小孩,双方约定每个月工资为1000元。由于吴家所租的房子非常狭小,他们把6个月大的优优带到赵阿姨家,和赵阿姨一家一起吃住。
没过多久,赵阿姨就发现这个三口之家的困难超过自已的想象。优优的妈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长期服药,爸爸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也显得疲惫不堪。对于赵阿姨的工资,他们总是无法按时支付,“说好一个月1000元,第一个月只给了500元,后面几个月都是挤牙膏似地给了几百元。”
赵阿姨目睹吴家的困境,心里很是同情,对拖欠工资的事也没有放在心上。倒是老伴劝她:看你拿工资这么难,不行换一家算了。赵阿姨不同意:“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人挺好,对我也很尊重。再说,我和优优有感情了,舍不得他。”
确实,乖巧可爱的优优在和赵阿姨的朝夕相处中,与她非常亲热,一会不见她,就咿咿呀呀地哭喊着找“奶奶”。

机灵可爱的优优。
就这样,赵阿姨本着能帮则帮的发心,一直半义务地带着优优。没想到,一场灾难正悄悄地朝吴家袭来。
2012年,优优妈妈的病情加重,爸爸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淋巴癌。面对这个晴天霹雳,夫妻俩手足无措,这个家生活都成了问题,哪里还有钱治病?更不堪的是,没过多久,他们就由于拖欠房租而被房东下了逐客令。
就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赵阿姨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搬到我家去住吧。”这个想法,遭到了老伴和女儿的反对:“做保姆钱没赚到,最后还要带个孩子和两个病号回来,70多平米的房子硬要塞下六口人,更何况家里的经济也不宽裕。”
但赵阿姨很坚持,她劝丈夫和女儿:“他们一家无路可走了,不帮一下他们我心里难受。咱们受些委屈,可能会改变他们一家人的命运。”最终,优优和爸爸妈妈搬进了赵阿姨家。
2013年底,优优妈妈不幸病逝,爸爸也每天离不开药物。赵阿姨承担起照顾优优的责任,努力帮助吴家度过难关。可是,这个家庭就像被上天诅咒了一样,2015年1月,刚上小学不到一学期的优优持续高烧不退,看了几家医院都不见好。两个月后,江西儿童医院确诊他患上了罕见的“幼年特发性全身型关节炎”。

不论何种场合,赵阿姨在填写和优优的关系时都写上“祖孙”。
这种病的症状就是持续高烧,患者关节肿胀、积液,活动受限,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失明。病因是免疫系统缺失,要服用大量激素慢慢修复免疫系统,其治疗时间至少需要5年,治疗费用则在50万以上。
接踵而来的巨大打击,让本就病重的优优爸爸彻底崩溃了。家庭的遭遇,也使得优优对自己的病情变得十分敏感。高烧中,他搂着赵阿姨的脖子问:“昨天晚上我梦到妈妈了。奶奶,我会不会死呀?”赵阿姨听后心如刀割,下定决心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治好优优的病。征询过医生后,她一个人带着优优奔赴上海求医。
但是高昂的治疗费确实把赵阿姨压得喘不过气来,第一次到上海住院半个月,就花掉了2.5万元,而且每隔一个月就要去一次。赵阿姨夫妇两个人一个月的退休金加起来也就2000多元,几个疗程下来,两位老人大半辈子的积蓄很快就被掏空了,怎么办?
为了筹钱,一辈子没求过人的赵月兰几番犹豫之后,找来一块纸板, 把优优的情况写在纸板上,走上街头、天桥、公园各个人流密集的地方,抱着募捐箱,举着牌子为优优募款。对于“讨钱”的举动,要强的赵阿姨并不觉得伤了自己的颜面,只是,正值女儿结婚,而她却连独生女的嫁妆都无力置办,这成了她心头永远的遗憾。
面对女儿内心的疙瘩,赵阿姨拉着她的手哽咽着说:“原谅妈妈。如果我不管优优,就没人管他了呀。”

赵阿姨抱着优优走在看病的路上。
很快,赵阿姨的事迹便在当地传开了,一位热心的市民还给媒体打了热线。报道出来后,赵阿姨的大爱感动了无数人,有些老人特意找上门来,给优优送来钱物。
赵阿姨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她坐在公交车上,家里来电话说优优又发烧了,心急如焚的赵阿姨一下子哭了起来。车上的乘客见状,关切地问她怎么回事,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大家立马现场为她筹集了5000多块钱。“因为感动,我哭得更厉害了。”说起这件往事,赵阿姨仍忍不住热泪盈眶。
在赵阿姨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优优奇迹般地康复了。看着优优和正常孩子一样活蹦乱跳,赵阿姨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所有的劳累和付出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赵阿姨陪优优做功课。
不久后,优优爸爸也撒手人寰。此后,赵阿姨也曾找到优优的祖母,商讨优优将来的生活问题,但对方表示,自己的年纪大了,没有能力再管孩子。从此,赵阿姨就成了优优的“家长”。
五年来,优优的生活一切正常,平时喜欢打篮球,在学校和同学相处融洽,在家里已经会照顾爷爷奶奶,有什么好吃的,都要特意留到奶奶回来一起吃。别人问起她和奶奶的关系,他总是说:“她不是我的亲奶奶,但是她比我的亲奶奶还亲。”
就在赵阿姨以为厄运已经成为过去式的时候,没想到它却在酝酿一场新的风雨。
2021年6月中旬,优优又开始持续高烧不退,于6月18日住进了南昌市儿童医院。不出所料,医生检查后告知优优的旧病复发了。赵阿姨欲哭无泪,当年求医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再次像大山一样迎头压来。无奈中,她想到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媒体,还有这几年来一直支持自己的朋友——建辉基金会。

自2018年2月起,建辉基金会就将赵阿姨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为她提供生活补助、节日慰问和心愿支持等服务。在获知优优旧病复发后,建辉基金会委托仁爱生命关怀的志愿者,于7月4日代表捐助人为赵阿姨送去5046元现金救急。

善款领取回执单。字里行间,是赵阿姨无尽的感激之情。
目前,优优仍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每天吃药要花费近200元。建辉基金会将视情况继续为祖孙俩提供生活和医疗上的支持。
赵阿姨一再委托志愿者转达她对捐助人的感谢:“谢谢大家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帮助我。”她还说:“医生说优优这病发育期容易发作,之前是6岁,这次是13岁。如果这次能挺过去,以后或许就没事了,所以我绝不放弃。” 志愿者向赵阿姨致敬。 我们也和赵阿姨一样,相信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优优一定能够挺过这个难关。更相信在赵阿姨的爱护下,优优将来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颗善良的心灵。病房里,赵阿姨时刻关注着优优的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