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 | 救人致残的英雄,用上了新假肢【202109】
2021-05-18
10年前,他因救人失去了左小腿,此后生活陷入了困境,无力负担更换假肢的费用。上个月,在捐助人的帮助下,他如愿换上了新假肢。

文/霖

10年前,他因救人失去了左小腿,此后生活陷入了困境,无力负担更换假肢的费用。上个月,在捐助人的帮助下,他如愿换上了新假肢。



新假肢穿着很舒服、轻便,走起路来也非常稳健。是您们的帮助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2021年5月7日,建辉基金会收到一封手写的感谢信,写信的人叫张书保,他是安徽长丰县一名普通的农民,也是一位救人致残的平民英雄。


如愿换上了新假肢的张书保。


2011年10月28日凌晨2点半,合淮路由北向南通过王楼村,睡梦中的张书保被一声巨响惊醒,紧接着,传来了一阵凄厉的呼救声。不好,有人出车祸了!张书保赶紧翻身下床,穿起拖鞋就冲了出去。


车祸地点就在张书保家门前十几米外的两颗大树前,是一起追尾事故。当他赶到时,尚存意识的司机呻吟着请求他:“快救救我,我快不行了。”因为撞击,货车的头部已经严重变形,司机被卡在座位和方向盘中间,方向盘抵着他的胸口。


张书保见状后第一反应就是去拉车门,但完全无济于事,于是他跑回家找了根铁棍,撬开了车门。


张书保为志愿者讲述当年车祸的情形。


事故就是召集令,一起赶来的,还有张书保的堂侄张香政一家及十多位村民。张香政当时正拉了一车砖从窑厂出来,车子刚开上合淮路,就停在距离张书保家不到三百米的一座桥上。听到巨响,张香政父子俩赶紧下车跑过去救人,大伙七手八脚合力将伤者从车里往外抬。


在场的人都知道救人就是在和死神赛跑,但是谁也没想到死神会在这时杀个回马枪。就在大家忙着抢救第六位伤者时,一辆拉煤的大货车疾驰而来,一时间人群惊慌四散,张香政摔倒在马路上,拉煤车直接从他身上碾压而过,随即又冲向张书保……


张香政当场牺牲,张书保经过抢救后永远失去了左下肢。一死一残,代价惨重!


张书保只剩下半截的小腿。


见义勇为的张书保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好人”,事后许多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当被一次次问及救人的动机时,张书保的回答总是那句“救人是应该的”,似乎发问的人问了一个极荒谬的问题。



救人是应该的,因为这个再朴素不过的信念,张书保失去了左小腿,此后十年,他都在为他救人的行为付出代价,住院花掉的十多万手术费也一直没还清。他和妻子曾经试图在合肥卖烧饼,但是没办法找到固定的摊点,电瓶车还被人偷了。近年来,他一直在一栋写字楼的停车场做保安,闲时和妻子一起种地,勉强维持生活。


由于身体原因,张书保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农活。


2018年11月,建辉基金会的合作伙伴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的志愿者走访了张书保,为他的朴实和宽厚所感动。虽然救人让他失去了一条小腿,生活陷入了困境,但他从未因此后悔过


事实上,在这起事故发生以前,张书保就在同一路段救过不少人,对他来说,见到有人因车祸受困,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袖手旁观,任由伤者自生自灭的。


即使救人致残,生活困苦,但张书保始终未改“好人好报”的信念。


2019年1月,建辉基金会将张书保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为他提供生活补助、节日慰问和心愿支持等服务,希望让这位因救人流血的英雄,不再为自己的遭遇流泪。


2021年初,志愿者在探望张书保时得知,他的旧假肢已很难使用,走了不几步路伤口就被磨出血泡,然后感染发炎,折磨得他痛苦不堪。他想换一个新的假肢,但需要几万块钱,对于经济拮据的张书保来说,无疑是一大笔他难以负担的支出。


随后,建辉基金会联合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为张书保发起了募捐,得到了爱心网友的踊跃支持,共募得善款28000元。


2021年4月9日,建辉基金会代表捐助人,通过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为张书保汇去善款28000元。


善款银行回单。


收到善款后,张书保很快就购买了新的假肢。


换上新假肢的张书保开心地抱着孙子在小区遛弯。


5月7日,心中无限欢喜的张书保写下了他对捐助人的感激之情,装上的新假肢有如腿脚再生,让他在未来的路上稳步前行。


张书保手写的感谢信。


看着张书保在信中一再说着谢谢,让人心里既感动又有点难过。感动于他的朴实和善良,难过于他的遭遇和困境。其实,张书保才是那个应该被首先感谢的人。


这位普通的农民,在别人生死攸关的时刻,不顾危险,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大勇大义,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的真与善。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世事如何变迁,他那句“救人是应该的”,都具有穿透时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