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10个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节日注定不一般。
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是妻子、是女儿、是母亲、是恋人,她们是小餐馆老板、是职业美容师、是货车驾驶员,但就是这群平凡的女子,却在这次突然爆发的疫情中逆行而上,以身赴险,用她们的柔情与韧劲,为陌生人奉献着质朴的善意。
一、贝文开启超人模式,每天脚底生风、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 疫情爆发后,武汉的饭馆基本停业。看到医护人员大年三十吃泡面的照片在群里传播,一家烧烤店的年轻女老板邱贝文受不了了,很短的时间,她决定在自己的烧烤店做快餐,于是她在深夜发了一条“24小时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的朋友圈,没想到一下接到了将近1000份订单! 接到的订单远远超过负荷,贝文傻眼了。没办法,自己许下的承诺,要自己兑现。叫上还有点懵圈的丈夫万路,两人开始谋划。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万路一大早就赶到超市采购了几千元蔬菜、肉、蛋和大米,五六个亲人加入进来,一家人连轴转般开工了。 从这天起,贝文就像超人一样,每天只睡4个小时,跑着走路,两只手当四只手用,蒸饭、切菜、炒菜、装盒、送餐,最多的时候一天做了1000份快餐,最远的时候两台车跑了近500公里。 为保证饭菜的质量,贝文只从大商超中百进货;为了让每位医护人员都能吃上热饭,驱车20公里送一盒饭的事也常见。一个月下来,贝文夫妻一共送出去约15000份正餐,一分钱没赚,反而亏了不少钱。 而贝文自己,经常拖到晚上11点才吃中午饭,常常在送餐回来的路上就睡着了。看到医护人员舍身忘死的救治病人,贝文说这一切都值了。这位年轻的90后说:“我不想红,也不想成为英雄”。 这世上确实没有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一分热,一分光,就让萤火汇聚成了星河。 二、她没有被绝望困住,却让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更快 做做美容、玩玩游戏、谈谈恋爱,原本普通的武汉姑娘,因为这场疫情,一夜之间长大了。看到医生在网上苦求一只口罩,小熊决定捐出1万5千元为医院买口罩,没想到朋友圈发出后,很多人打来电话想让她代买代捐,大量涌来的捐赠、求救信息,让小熊的身份一次次发生着变化:捐赠者、志愿者、募捐人,仅从当晚那条“求口罩”的朋友圈发出之后的四个小时之内,李小熊以惊人的速度,迅速组建了一支车队,发了20条朋友圈,接打了400多个电话,收到100多条短信,添加1000多名好友,回复上千条微信,3个新建的微信群瞬间满员。 不幸的是,长时间辛苦奔波,小熊不幸感染了肺炎,她的父母也相继被感染,她成了感染者和感染者家属,幸运的是,经过治疗,现在小熊和妈妈都出院了,就等爸爸出院回家了,她的身份又成了感染康复者。 无论身份怎么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还在没日没夜的接着电话、调度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源。哪怕当时已被感染、无力缩在被窝,她依然努力打字回复,没有力气了就用虚弱的声音发出一条条语音。 她说:“我不想成为英雄,只是不想被绝望困住。” 她没有被绝望困住,却让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更快。 三、与人为善,虽远必应,抗疫路上我们在坚毅前行 靠驾驶冷藏车拉货跑运输谋生的夫妻李东新和穆秋,疫情爆发后,决定无偿运送爱心人士捐赠给武汉的新鲜蔬菜。 这就意味着他们一趟至少损失5万元、意味着春节期间自己不能陪两个孩子和家里的父母、意味着回家也要面临隔离不能开工的局面。丈夫也曾提议让穆秋先搭火车回家,担心如果都染病家就散了。但穆秋稍作犹豫,毅然决定同行。没有人知道,做出这个决定时,他们已经十几个小时没吃过东西了。 12天的时间里,他们先后3趟往返云南和武汉之间,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吃住在车上,行程1.2万公里,损失了至少十多万元。当夫妻俩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乡,却被当做“瘟神”一样躲避。但他们不曾后悔,说:“平时在外跑车,很少管孩子,我们没什么能耐,只想给孩子们做个榜样,我们希望孩子们以后是个好人。” 这是她们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女性的故事。她们用不平凡的付出,汇聚起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点亮了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为了支持贝文、小熊和穆秋,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将她们列为建辉基金会的致敬人物,为她们呈上一份致敬礼金,希望善良的她们,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有春天,还有疫情过后的平平安安!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