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推着轮椅陪“兄弟”上学的孩子,长大了
2024-07-15
他从十岁起,推着轮椅照顾残障同学上学,不离不弃,七年相守,为了陪伴兄弟,放弃普高,就读中专,用瘦弱的双手承托起“轮椅兄弟”的上学梦。已经长大的他,和兄弟依旧情深,并已投身公益,续写灿烂人生。

图片


毛晓宇,23岁,已经是风华青年的他,依旧面容稚嫩、身形单薄,仿佛还是十几年前那个小小少年。


那个少年曾用他瘦弱的双手,为原本素昧平生的“兄弟”推了七年轮椅,推着他从小学到初中,又到中专,直到“兄弟”顺利就业。不离不弃,七年相守,承托起“轮椅兄弟”的上学梦。


如果说,最美的感情,是我需要你时,你刚好在。那么,对于残障少年易江龙来说,毛晓宇就是这样美好的存在。


现在的毛晓宇已经走上职场,在松滋市临港工业园从事质检工作;同时,还加入了当地的志愿服务队,投身公益;从少年到青年,毛晓宇的人生换了方式依旧闪闪发光,他和易江龙的兄弟情也依旧深厚。


图片


2011年9月,湖北松滋新江口镇城关二小来了一位新同学。


新学期开学第二天,五年(1)班的孩子们随着铃声坐好,在安静的等待中,听到门外由远及近传来了一顿一停的“笃、笃”声。


班主任领着新同学走进教室,他用板凳支撑,拖着双脚,一步一挪,缓缓从门口挪到了讲台旁。


新同学叫易江龙,因为脑瘫导致下肢瘫痪。班主任问:“新同学行动不便,谁能帮助他呀。


短暂的沉默之后,一只瘦弱的手举了起来。毛晓宇说:“我可以,我可以帮他。”



10岁的少年毛晓宇,又黑又瘦,平时在班里很少发言,沉默朴素得仿佛河滩上一块寻常的卵石。然而,他却用行动让身边所有人从此刮目相看。


年少时的一句话,被他自己当成了承诺,几乎贯穿了他和易江龙的整个学生时代。


图片


城关二小的孩子们大多住校。毛晓宇每天用轮椅推着易江龙上学、下学,给他打饭、洗碗,陪他上厕所......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图片


毛晓宇眼中的易江龙,虽然行动不便,却乐观开朗。


易江龙看这个兄弟,善良内向,还有点可爱的“傻气”。


小学一次体育课后刚好是午饭时间,毛晓宇安顿好易江龙就跟着同学去了食堂。打饭时却发现没带易江龙的饭碗,等他飞奔回教室,拿了饭碗再去打饭时,窗口已经几乎空了,饭盆里仅剩的一点只够一个人吃,毛晓宇端着一碗饭给易江龙送回来,却骗易江龙说自己先吃过了。


图片


易江龙还是后来从同学口中才听说这个“傻”兄弟的“傻”行为。了兄弟,内向的毛晓宇经常会隐藏胆怯,突然变得莽撞而勇敢。



2013年,两人小学毕业,毛晓宇被新江口镇初级一中录取,易江龙却进了二中。


毛晓宇大着胆子跑去找二中的校领导,要求转学。“当时我去找校长有点害怕,怕不同意。但是我不帮助易江龙,别人跟他不熟,他在学校的生活就会很难。”


图片


这份兄弟情打动了校长。进了二中后,毛晓宇每天早上都提前半小时起床,从2楼寝室把易江龙搀扶下来,用轮椅推到教学楼下,再扶着他上3楼的教室。短短一段路,要用到轮椅、拐杖和板凳三种工具。平地上推轮椅,上楼用拐杖,从楼梯口到教室,易江龙再依靠板凳“挪”过去。


图片


“毛晓宇比较瘦小,每次他在推我时,我明显感觉到他很吃力,因为我的体重比他重。”80斤的毛晓宇推着130斤的易江龙完成了初中学业。


让学校惊诧的是,因为一直住校,毛晓宇的父母并不知道儿子的善举,直到班主任主动联系他们。


毛晓宇的父母都是农民,却心胸宽广,对于这件事,父亲豁达又朴实地评价说:“儿子有帮助别人的好品德,做父母的心里很高兴;再说易江龙品行也好,跟他在一起不会学坏。”从那以后,双方父母很自然地都相互把这两个孩子视为亲生,得到父母的支持,两兄弟的感情也变得越发深厚。


图片

▲毛晓宇和父母


中考后,毛晓宇本来被录取的是普高——松滋三中;而易江龙却上了中专——荆州创业学校。


这一次,毛晓宇向父母征求了意见,取得支持后,选择了放弃普高,陪着易江龙上中专!



开学后,毛晓宇主动向老师申请和易江龙同一宿舍;但是,俩人专业不同,易江龙的教室在东校区,毛晓宇的教室在西校区。为了易江龙,毛晓宇成了校园里最忙的人,天天奔波往复在两个校区之间,从未间断。


中专毕业后,易江龙进了电商行业,生活平静且安宁。


图片

▲毛晓宇(中)在大学参加开学军训


毛晓宇上了大学,就了业,又加入江汉风志愿者联合会《好人开讲》志愿服务队,成了一名志愿者。


图片

▲左一为毛晓宇


工作中,他是踏实能干爱钻研的好员工,生活中,他是悲悯热情肯奉献的公益人,他的青春岁月因慨然以赴而瑰丽灿烂,但是,对于纷至沓来的赞扬和荣誉,他却说:"我们不存在谁帮谁,而是兄弟之间在彼此成就。"


建辉慈善基金会“致敬行善者”项目湖北执行枢纽机构荆门义工联在了解核实毛晓宇的情况后,提交了这一线索。建辉慈善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于2018年5月将他评定为致敬人物。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