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磨、粿模子、煎锅、铁铲……一件件布满岁月沧桑的炊具静静停泊在母亲生前的屋子里,承载着前尘往事,和女儿叶仙长长的思念。 让叶仙欣慰的是,她的思念并不孤单,母亲走后,前来祭拜的人络绎不绝,生前摆摊儿的地方,也总有人驻足。叶仙的母亲毛师花用她的早餐暖过很多人的胃和心,是他们永远的念念难忘。 五毛钱一个粽子, 五毛钱一个糯米粿, 五毛钱一个鸭蛋饼, 五毛钱一碗豆浆…… 摆摊儿27年,她从来没有涨过价,起初还能挣钱补贴家用,后来就做成了纯倒贴的亏本买卖。 不涨价,是因为,她怕她的主要“客户”——那些经济窘迫的山里学生们买不起、吃不饱。
衢州黄坛口乡域内,群山连绵,住户散若星辰,当地孩子大多就读于乡中心小学。因为住得分散,很多学生要凌晨五点起床,才赶得及上学。 毛师花家和学校一墙之隔,她把早餐摊设在了孩子们上学必经的桥头。 每天,当山区学生穿林踏雾、跋涉而来时,毛奶奶热气腾腾的早餐一定已经等候在路边。天寒地冻时,她还会多准备两个炭炉,给吃早餐的孩子们烘烘手。
孩子们都叫毛师花“奶奶”,毛师花管孩子们叫“梅呐(谐音)”,叶仙说,这在当地方言里,是宝宝的意思。 “奶奶,我要一个粽子一杯豆浆,带走的!” “奶奶,我要两个糯米粿,一个蛋饼!” … 一声声“奶奶”,叫得毛师花满脸笑容,手脚麻利地把早餐递到孩子们手里,她说,那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我四年级时,有次在打豆浆时不小心砸碎了碗,奶奶没有在意碗,反倒问我有没有伤到手。” “有一次我忘记带钱了,别人在买早饭我只能在一边看着,毛奶奶看到我就冲我招招手让我过去,送给我一个粽子和一些饺子。” “她就像我自己的奶奶,也是大家的奶奶。” “我吃毛奶奶早餐度过了小学6年,上班后还惦记着她的鸡蛋饼,每次想去都有事耽搁,这下再也吃不到了。” ……
不仅乡小的学生,黄坛口乡几乎人人都吃过她做的早餐,人人都能讲述一段自己和毛奶奶之间温暖的故事,但是,如今他们的惦念只能像毛奶奶的蛋饼一样,带着袅袅余温慢慢凝固在一个个记忆碎片中。
为了那一声声“奶奶”,毛师花将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得极不寻常。 下午6点一过,她就上床睡觉。 凌晨一点多起床,把泡发的黄豆倒入石磨碾碎,白色的浆汁缓缓流出,再煮熟装锅;鸭蛋敲进面浆,加入南瓜丝、蒜或葱调制,等待烙成蛋饼;手工糯米粿,在石臼中用木槌一个个敲打过,筋道细腻,是孩子们的最爱;肉粽子则是提前一天买好鲜肉,现包现蒸。
忙到三四点,小憩一会儿,五点半出摊,三轮车至少要拉两趟。一趟拉桌子、凳子和煤炉,第二趟拉碗筷和锅子。
晨光微熹时,她已经备好一切,等待她的“梅呐(宝宝)”们陆续抵校。 但是,最多到8点半她就会收摊,因为:“自己卖得太便宜,不想影响其他人生意。”
“周末不上班的时候,偶尔我会陪她一起做早点。”叶仙眼里的母亲,仿佛总在围着早点摊儿打转,老屋窗前的那团朦胧昏黄,也永远摇曳在她的回忆里。
毛师花摆摊始于1991年,那年她58岁。大半辈子忙忙碌碌,闲下来反倒浑身不得劲,所以,就支起了这个小摊。 那个年代,样样吃食定价五毛还是有赚头的。但是,27年间,物价翻了好几番,别人都涨价,她不涨。
有人问她成本几何?她说没算过; 有人问她可有利润?她说刚刚好差不多。 有人笑她傻,她说:“我不傻,只是不靠这个生活。” 也有人劝她多少涨点,她笑笑:“山区孩子,他们父母不好赚钱,我想让他们吃饱点。” 到了后来,她每出摊一个月,都要倒赔3、4百元,老伴儿去世留下的抚恤金都渐渐贴了进去,这还不算她付出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于她而言,从很久以前开始,她做的就不再是买卖,而是在经营陪伴与善意。那些叽叽喳喳的学生是她放不下的牵挂,都是她的亲孙子、亲孙女。 2010年叶仙的父亲离世后,每个周末,叶仙都会回老屋陪母亲,有时候看她不舒服,总劝她别去了,但是毛师花从来不听劝:“劳动是良药,劳动就是医生,出出汗就好了。”
毛奶奶有两儿两女,叶仙排行老三,常年在外工作的儿女们,也多次强烈要求把她接到身边,但毛奶奶说:“20多年都习惯了,真到了城里,只能看看电视走走路,会闲出病的。” 懂得母亲的牵挂,儿女们后来就都不劝了,默默采买些食材、炊具寄回来支持她。 但是,漫漫岁月,却在渐渐消解着毛师花的健康,她长年累月忍受着骨质疏松的折磨。2018年以后,桥头的房子陆续拆除,毛师花把早点摊挪到家门口断断续续又支撑了一些时日,再后来,终于撑不住,乡小门前燃烧了27年的炉火彻底熄灭了。
27年,她用破了四五十个煤炉,踩烂了五辆小三轮车。躺在病榻上,还在跟叶仙念叨:“如果现在能年轻10岁就好了,还能继续给孩子们做早餐。” 这是一场漫长的告别,在对孩子们的念念不忘中,毛师花的生命一点点走向尽头,2023年12月18日午后,她喝了一点叶仙炖的莲子百合汤和藕粉米汤,缓了一缓,最后看了女儿一眼,溘然长逝,享年90高龄。
建辉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们年年都要几度探访毛师花,关切她的身体状况,为她送上礼物和问候。
最后一次见面,他们约好了春节再见,但是,这一次,毛奶奶爽约了。 世间再无“早餐奶奶”,黄坛口乡的人们也再吃不到渗透着诚意和善良的五毛钱早餐了。但是,那些善意其实一直都在被扩散和传承。 当年摆摊儿时,给她供货的街坊们向来都是按照成本价,从不看利; 每逢下雨天,路过的村民会帮助她收拾摊位; 毛磊是黄坛口乡黄坛口村村民,曾在2015年因见义勇为上了“浙江好人榜”,他说,“毛奶奶的做人对我影响很大,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好人应有的样子,也教会我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2019年,为延续“早餐奶奶”爱心,衢州市众合帮公益服务中心组织成立“1元爱心早餐店”,每天早7:00到8:30,都会供应二三十份售价1元的爱心早餐,提供给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 …… 现在,她离世已过百天,B站若干条记录她的视频里,“致敬”“一路走好”的弹幕还在刷屏。
记住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成为像她一样的人,全国各地都有人在致敬她、缅怀她、效仿她,30多年前,她点燃的那团诚与善的炉火,从未熄灭,一直都在薪火相传……
建辉慈善基金会在浙江衢州的合作团队在了解核实毛师花的情况后,提交了这一线索。建辉慈善基金会经过评审,于2017年10月将她评定为致敬人物,为善良的她送上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