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娜:我要让“慢飞天使”们飞得更高
2023-04-17
全国有2500万心智障碍儿童,这些“慢飞天使”的成长成了父母的心头患。你未健康,我岂敢老去! 6年来,从3人到200人,姚娜以一己之力为心智障碍孩子提供教育支持,坎坷心酸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坚守?


图片

“你未健康,我不敢老!”

这声音不是很大,但却一直响在姚娜的心里。

“它不仅是我的心声,也是这些孩子父母们的心声。”


姚娜的身份有很多,但被提及最多的是妈妈,因为她不是一个人的妈妈,她是上百个“慢飞天使”的妈妈。


“慢飞天使”一词源自台湾,是对智力障碍、自闭症或学习困难等困境边缘儿童的友善称谓。


而姚娜的女儿,就是一名“慢飞天使”……


 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如果说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有固定的轨道,当孩子被诊断为学习困难时,姚娜的人生列车脱轨了。


她带着女儿四处求学,却都以失败告终。


开始的几年,不自信、他人异样的目光、看不见未来的阴霾,笼罩在姚娜周围,怎样接续人生的轨道,帮助自己的孩子成长,成了姚娜的心头大事。


图片

▲力行中心老师正在教孩子识字。来源:CHINADAILY


“我重整旗鼓,在新的轨道上重新去开我人生的小车。”姚娜发现,她的痛苦同样存在于很多家庭。


这些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活的苦难虽存在,难以改变,但他们都希望自己家的“慢飞天使”,能够确确实实被社会关爱、接纳、包容与尊重。


为了孩子,说干就干!


2016年初,姚娜拿出50多万元积蓄,在昆明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成立了昆明力行儿童发展支持中心。租场地、装修、购买教材教具、招聘老师……放弃了工作的姚娜开始专心致力于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训练。


图片

▲力行中心老师正在帮孩子整理衣物。来源:CHINADAILY


智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差、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发育迟缓;


学习障碍儿童缺乏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


唐氏综合征儿童动作发育延迟、嗜睡和喂养困难……


面对这些孩子,老师们每天重复着教他们基本的康复干预训练、生活技能。同时,力行中心为每个孩子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心理绘本故事课程,让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


图片

▲力行中心老师与孩子互动交流。来源:昆明力行儿童发展中心


来到力行中心两年,自闭症男孩小豪(化名)的变化让妈妈感动地落泪。


两年前,小豪没有听指令的概念、不会说自己的名字、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如今他已能够听从指令,和老师同学玩耍,字词量也多了,还可以自弹自唱……


看着孩子的变化,小豪妈妈流泪了,一半惊喜,一半感恩。



“之前小豪在家里不睡午觉,在力行老师们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抱着睡。有一天中午我悄悄到中心,看到老师把小豪搂在他怀里,被子有些小,老师把被子全部盖在小豪身上,孩子睡得很香。那一刻我流泪了,我自己都很久没有这样带过孩子了。”小豪妈妈说。


在力行中心,这样暖心的变化数不胜数。



从“3个人”到“200人”


6年来,在力行中心接受干预训练的孩子中,从最初的只有3人,到现在累计干预200余名。


这个过程用姚娜的话来说,漫长、痛苦,但最后对现实生活的接纳,让她拥有了为“慢飞天使”们奉献与付出的使命感,坚强与博爱加身,让她更好地去爱这些孩子。


把时光转向“苦痛”的开端,那时的姚娜初创力行中心,作为民政注册的民办非企业机构(非营利性机构),“特教”又是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她的压力十分之大。


图片

▲力行中心六一慰问活动。来源:昆明女声


“由于特殊孩子的个体差异太大,不可能像普通学校老师那样,一位老师教几十个孩子。力行中心的特教师资比例达到1∶3,甚至1∶1,如今学员全天干预训练20多名,老师就有10多位。”姚娜介绍道。


并且,“特教”不仅师资配比高,场地要求也高,训练、上课、活动,需要多功能场地的设施建设,训练器材需要专业化、多样化,这背后都是一项项高投入。


图片

▲姚娜接受记者采访。来源:昆明新闻


在是否放弃与众多孩子的未来之间,姚娜咬咬牙,在父母的帮助与支持下,倾一家之力,支撑着这片特殊天地。


“你未健康,我不敢老!”


人生的轨道,有人平坦、有人曲折,而小敏(化名)一家的曲折程度,闻者伤心。


2019年12月18日,小敏的妈妈拉着姚娜的手说:“之前还想着和你们一起做这项伟大的事业,现在却只能将孩子托付给你啦。他父亲严重肾衰竭、我已宫颈癌晚期,再也不能和你们同行。”


这一次姚娜没有哭,两位妈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姚娜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着她,天地间仿佛一切都不存在。



“你未健康,我不敢老!”这声音不是很大,但却一直响在姚娜的心里,“它不仅是我的心声,也是这些孩子父母们的心声。”


当小敏妈妈又一次因为病危住院时,她在手术台上给姚娜打电话求助,说孩子没人照顾,能不能托付给中心。姚娜当即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帮助这位妈妈度过难关,马上与老师们商量如何照顾这个特殊儿童……


图片

▲姚娜与特殊儿童一起过生日来源受访者供图


“托孤”的信任,让同为特殊儿童妈妈的姚娜知道,家长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求助于她,而这些家长们对姚娜及中心的认可,甚至已经超出了对亲戚家人的期待。


在姚娜的带领下,力行这个有爱的中心、有爱的团队,有爱的“家”,逐渐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让“慢飞天使”也能飞的更高


有人说18岁是一个青少年人生的起点,但对于“慢飞天使”来说,18岁可能是他回到家里,“与世隔绝”的开始。


社会接纳度不高,包容性不强,这也是为什么全国有2500多万心智障碍群体,我们平时却几乎接触不到他们。


因为他们去工作,去就业,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


图片

▲姚娜说全国有2500多万心智障碍群体。来源:CHINADAILY


这些,姚娜都看在眼中,她也明白了还在长大融入社会是唯一的归宿。


2018年,在姚娜的主导下,力行中心积极开展大龄特殊群体支持性就业的探索,建立了成年心智障碍群体(“心青年”)就业实训基地。


图片

▲“心青年”正进行职业培训。来源:昆明力行儿童发展中心


在爱心企业支持下,设置了包含烘焙坊、素食坊、奶茶店、手工坊、超市、包装等实训设施,对“心青年”提供日间教育干预训练,由专职的就业辅导员团队对他们开展几十种不同工种的职业培训。


经过培训,五名“心青年”成功就业,姚娜形容那一刻自身的开心无法言喻,她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希望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越来越多的“心青年”能够融入社会,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


图片

“心青年”展示亲手制作的产品来源:CHINADAILY


愿景虽然美好,但是现实的沟壑依旧很多,而想要填补这些沟壑,靠姚娜或是一个机构之力远远难以做到。


“慢飞天使”们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大到一笔捐款,小到对他们温柔以待,多一个人去关心、去了解这个群体,社会这个大家庭对他们的包容就会多一分。



姚娜的一生或许都会践行她的初心使命,她会带着“慢飞天使”们飞过一道道坎,帮助他们飞向可以抵达的最高处,而你的一份爱心,或许能帮他们飞得更高。


久久为功,善始善终,姚娜的故事说完了,但“慢飞天使”的故事终将继续,可以想象的是,未来越来越多故事的结尾或许都是Happy Ending。


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的合作团队昆明植根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提供了姚娜的行善线索,建辉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于2022年1月将她评定为致敬人物。希望善良的她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