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甘为孺子牛——英雄迟暮,梦想不灭
2022-10-31
曾经的天子骄子,受人尊敬的校长,如今竟为温饱发愁,是什么令他受苦至此?是梦想。为家乡后代开民智的梦想,让他债台高筑,家人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腔热血,半生坎坷,迟暮的英雄仍有梦。


1667184707146.jpg


这不是一个从高处跌落的故事,而是让人不忍细看的现实。

为什么他在泥中生活,在云中作文?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张震。


01

苦难与荣耀交杂的人生


你见过如此苦难的人生吗?


出身贫寒,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父母为了给他治病负债累累。就在他手术三年后的一个腊月天,他只有九岁的小妹妹,夭折于文化落后导致的先天性心脏病。


后来,他被保送上大学,却因为心脏做过手术被取消入学资格。


种种艰辛,无以言表。


你见过这样荣耀的人生吗?


他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美国《读者文摘》、《澳洲日报》等海内外数百家媒体广泛报道,并被冠以“2005年度中华教育界十大新闻人物”。


图片

张震老师获得的荣誉多到数不过来


他被邀请踏上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演讲台,侃侃而谈。


种种荣耀,不一而足。


你见过如此落魄的人生吗?


他的父母和弟弟,因为跟着他受苦受累早早去世,他却连让他们落土为安的钱都拿不出!


他负债几百万,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日日处于饥饿之中。


他呕心沥血创作,被各方大赞的作品,却迟迟变不成铅字。


种种凄凉,不胜枚举。


是的,它们集于一体,它的主角,是怎样一个传奇人物呢?

02

天之骄子和他令人震惊的选择


从出生那刻起,张震的人生经历就是痛苦的,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被激发出更大的力量。


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他的求学之路屡屡碰壁,但他不甘自弃,几经周折,踏入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大门,成为西安交大的“明星”:班长、校《团讯》编辑部主编、优秀干部、优秀记者......发表和获奖作品众多。他用获得的稿费以及打工赚取的报酬,为学校购置了几百册教学用书……


图片

站在介绍自己的海报前,张震老师露出了难得的灿烂笑容


1992年,大学毕业的张震,本来有着大好的前程:可以考研留校任教,也可以接受报业集团伸出的橄榄枝,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编辑......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陕西定边办学,资助孤残儿童,成为一名乡村教育的“冒险家”。


为什么要办学?他说,因为家乡落后的教育现状,乡亲陈旧的教育观念,导致不少孩子从小就成了文盲。


把武训、蔡元培、陶行知、丰子恺作为楷模的张震,决定延续民族的良心,培育民智、改善人生。他发誓要改变家乡这种状况!


92年8月,张震选择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一个贫困村修建学校。


建校工作他亲力亲为,有一次在校建施工时,张震被钢制水箱砸坏右臂,打着石膏,但他义不容辞,依然陪同乡镇领导考察环境治理工作。


他所教的学生,情况大致相似:交不起20元一个学期的孩子,免费上!家庭过于困难的学生,张震亲自去一个个请来上学!


他开设了小学英语课程,还重视孩子们的体能训练,给孩子们装上篮球架,砌起乒乓球台,架起单双杠……


他身体力行,不但在毛乌苏沙漠边缘亲自组织环境治理等工作,还重视对父老乡亲的文化知识传播:在他办学的很多年里,每年都针对性地订阅《陕西农民报》、《西部粮油杂志》等十余种报纸杂志,专门给农民们阅读;他举办十多期农民学习班,义务传授科技、农业、婚育、法律等文化知识。


图片

张震老师的世界名人证书


于是,附近几个乡镇甚至内蒙的农民,每每遇到疑难问题,都直奔而来,寻求他的帮助。


可想而知,张震声名远播。

03

拼命15年,终归敌不过一个“钱”字


许多人慕名而来,这也让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不断扩建,可是这背后的情形,又有多少人知道?


一所在极度贫困、教育观念极度落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校,面对着出身贫苦的孩子们,张震经历的的艰难罄竹难书。


为了省钱,第一次修建的九间校舍,所用的1.5万块土坯的黄土,是他和妻子利用课余时间揭开五六米见方、两米厚的沙盖,然后一掀一掀铲成堆,再一掀一掀甩到地面。


当时正逢盛夏酷暑,毒辣的太阳把妻子的胳膊晒成紫红色,针刺般地疼痛。张震胸部动过手术留下43针的刀口,刀口发炎,每挥一下铁锨,那可真是钻心的痛。


就这样,夫妻俩坚持了半个月,取土400多立方米。


图片

张震老师送给志愿者的书法作品


常年的超负荷工作,让张震患上了风湿病、肩周炎、心脏功能衰竭等多种疾病。


但这并没有击倒他。让他痛苦一辈子的是:他负责后勤工作的弟弟张贵,因为办学欠下了高额债务,2004年债权人前来学校讨债,张贵无奈之下去朋友家借钱,在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父母闻听噩耗,双双病倒,张贵的妻子也住进了医院。


2001年,他的父亲在讲台上突发脑梗导致左臂瘫痪,历经一次次打击后全身瘫痪,于2014年11月凄凉离世。


而张震自己,为了能将学校办下去,不但花光了父母几十年积攒下来的数千元养老钱和妻子带来的钱,连弟弟打工挣的钱也被他全部投进了学校。最后,他竟拿不出钱来安葬他的至亲!


不仅如此,为了办学,没有银行贷款渠道的他甚至借高利贷,为此欠下了几百万的债务。


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尽管此后他通过多种方式,甚至包括“乞讨”、“卖身”等,仍换不来学校的“百年育人”。2007年,他的学校被迫停办......


图片

张震老师平时会种些蔬菜,尽量减少开支


本就负债累累的他,更是没了去处,他自觉无颜见人,流浪去了远方,再也没过过正常人的生活。


让人更加难以想象的是,他几乎每天都在挨饿!


他的心绞痛非常严重,发作了好几次,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要求他立即住院,但因无法筹措八万元的住院费,无奈的他只能一直隐忍。


04

英雄迟暮,梦想不灭


在极端的困境之中,张震拖着重病之躯,从未停止过自己热爱的写作。


“写真实生活、歌颂真善美、揭露社会丑陋”是他的座右铭,他以自己极高的文学造诣、逐字逐句的真情实感,写下了诗集《煮酒一壶月一窗》、词集《半帘幽竹东池挂》、散文集《拾不回来的尊严》、纪实文学《野苦菜》等几百万字书稿。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对张震的文学修养赞不绝口,他在为张震的诗集所写的卷首语中说:“张震的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一套非常少见而有价值的读本,几乎都是在与贫困和顽疾的抗争中完成的,读着它,真是悲欣交集,五味俱陈。也正如此,这文字就有了力量,就有了意义。”


图片

著名作家贾平凹为张震的诗集题写书名并作卷首语


回首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张震强忍着眼泪说:“这些年,陕北富裕了,教育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而我及家人什么也没有,除了忍受,甚至不敢奢望踏入富丽堂皇的医院大门半步。我只能关心我的诗集是否可以问世,因为它们寄托着我所有的心思,更关联着我能否过上正常人的日子。我只能把写作视作工作,然后换来一份最低的也是最起码的生活保障。完全可以这样说:我受的苦不是人应该承受的!我唯一的期盼就是诗集能够早日出版,不论哪一种形式——赞助、预定、版权转让或者其它。”


文字是无声的语言,张震把一生的坎坷化成了力量,让灵魂在文字里重生,他是时代的英雄!如今,英雄迟暮,梦想不灭,我们又如何能让英雄落泪?


深圳市建辉基金会在陕西的合作团队在了解核实张震的情况后,提供了他的行善线索,建辉基金会评审委员会通过认真评审,于2019年4月将他评定为致敬人物。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


编辑/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