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朋友问他:“假如有一天你快饿死了,放在你面前的是一个馒头和一张好人证书,你要啥?”
他听后认真地回答:“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会把馒头留给更需要的人。”
这个人就是马占路。

轮椅上的马占路。
01
“小伙子,你太坚强了”
马占路1968年生于黑龙江一个偏远的农村,出生八个月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无法像健康人一样行走,只能在地上爬行。
到了八岁该上学的年纪,父亲上山砍了两根树丫,做了一副所谓的拐杖。拄着拐杖,马占路终于站了起来,迈开步子蹒跚走路。就是靠着这两根树丫,马占路开始了他的人生之旅。
由于家庭贫困,马占路只上了三年学,16岁时父亲又不幸病逝,加上母亲体弱多病,家庭跌入了深谷。为了谋生,马占路来到辽宁本溪投靠姨妈。在姨妈的帮助下,马占路在18岁那年开了一个小卖店。

马占路在路口做文明出行引导。
就在这一年,发生一件让马占路终生难忘的事。那是在寒冷的冬天,因为没有电,又买不起煤取暖,马占路的手和脚多处冻伤,夹着脓的血水不断往外流,被一位来买东西的老奶奶看到了,老人家很快就给马占路买来冻疮药,还亲手给马占路上药。
当老奶奶看着血肉模糊的伤口深处露出脚趾骨时,忍不住流下眼泪,对马占路说:“小伙子,你太坚强了,奶奶心疼你。”此情此语,让马占路百感交集,热泪盈眶。此后每天老奶奶都过来给马占路换药,还出去捡拾木柴给马占路生火取暖,直到他完全痊愈。
那恼人的冻疮在马占路的脚上留下了终生的伤疤,但老奶奶的善心,也在他的心中留下了终生的烙印。如天使般的老奶奶,不仅深深温暖了马占路的心,也在他的心田种下了一颗善的种子。
02
拄着拐杖去助人
1989年,马占路开始向希望工程捐款,他自己也不记得捐了多少次。一直到90年代末,他捐出的善款共计1.5万多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两三年的工资。
1990年春,马占路发现有一位病怏怏的流浪汉时常在自己的店门前经过。在一次聊天中,马占路得知这名流浪汉原是铁岭人,到本溪是投奔亲戚的,不料亲戚没有收留他,他无处可去,只好流落街头。流浪汉说自己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疾病,体重不足百斤。
马占路听完流浪汉的叙述,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对流浪汉的处境充满了同情,于是就让他在自己的店里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两年多,直到马占路托朋友给流浪汉找到一份工作,才放心让他离开。
从这个流浪汉身上,马占路得出一个经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过几年的积累,他于1997年4月开办了一家信息中心。信息中心除了做房产中介外,主要业务就是为单身的残疾朋友做婚姻介绍,无偿帮残疾人士找工作。

行动不便的马占路,网络成了他做好事最重要的工具。
那个年代正值下岗潮,经常有下岗职工来到信息中心求职。其中不乏双职工下岗的家庭,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处境十分艰难。有的求职者和马占路交谈后吐露心声,说自己的生活已经没有希望了,更有甚者说想一死了之。看到他们的无助和无奈,马占路不忍心收他们的中介费。
后来,马占路干脆决定无偿帮下岗职工介绍工作。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下岗职工前来找工作,这让他看到了需要帮助的人群之大。
从1998年3月起,马占路每月拿出2000元在本溪广播电台开设了一档15分钟的栏目“免费求职热线”,想尽自己的能力,在最大范围内帮助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这是马占路的信息中心最火爆的时期,小小的屋子内每天都挤满了人,所有的电话几乎都成了求职者的专线。同时,这也是马占路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为了解决业务员和部分求职者的午饭餐费,马占路每天天未亮就出早市卖水果,甚至还给人家檫起了皮鞋。
有一位从河北来的姓刘的求职者,因腿部残疾和要求偏高,马占路一时无法帮他联系到满意的工作,几个月他都在信息中心免费吃住。
不到两年的时间,马占路就用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为了交纳每月几百元的房租和数百元的电话费,他不得不低价卖掉自己的残疾人代步车和结婚戒指。家人朋友都劝他别再干这种赔钱的事了,但有人找上门来,马占路还是拄着拐杖跑前跑后为对方联系工作。
2002年,由于实在难以维持下去,马占路只能忍痛将信息中心关停,可是过来找他帮忙联系工作的人依然很多。2003年,马占路找好友借了一笔钱,信息中心得以重新开业。
朋友严肃地跟他说:“你别再傻啦,自己生活都难以维持,以后不能再免费帮人找工作了。”朋友这番话马占路记是记住了,但却难以落实到工作中。很快,他就重操旧业,继续为下岗职工和残障人士提供免费服务。
马占路的信息中心前前后后开办了7年,免费为800多名下岗职工和残障朋友找到了工作。马占路为此负债累累,妻子也因此离他而去。
面对这样的马占路,朋友又生气又无奈地问他:“假如有一天你快饿死了,放在你面前的是一个馒头和一张好人证书,你要啥?”马占路听后认真地回答:“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会把馒头留给更需要的人。”
03
坐着轮椅继续行善之路
2005年7月5日,马占路突然觉得自己双手发麻,攥不紧拳头,接着便出现呼吸困难。送到医院后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症,这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特发性神经炎。
很快,陷入昏迷的马占路就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因多脏器官衰竭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这时,他帮助过的人和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共捐款20多万元,和院方一起,合力挽救了徘徊在死亡边缘的马占路。
直到两年后,马占路才勉强可以半坐。经过这次和死神的生死较量,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悟,信念愈加坚定。他决定在自己离世后捐出自己的遗体,把器官捐给需要的人。2011年,马占路在市红十字会正式签下了无偿捐献遗体器官自愿书。

疾病让马占路的手指弯曲变形,只剩下两根指头能活动自如。
2014年1月,马占路荣登“中国好人榜”,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同年评为第四届本溪市“道德模范”。各种荣誉之下的马占路不忘初心,他选择成为一名义工,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8月份,马占路发起了本溪市“百家爱心超市进社区”的倡议书,希望全市每个社区都能提供一个免费场所开办“爱心超市”,超市的商品来自国学慈善义工队爱心人士的捐赠,消费者是当地社区的贫困群体。
目前,全市已有20多家社区或村镇成立了爱心超市,提供爱心人士捐助的衣物多达数十万件,解决了贫困家庭的实际困难。“百家爱心超市”进社区已经成为本溪慈善事业品牌项目。
“我这辈子命苦,但总是能碰到好人。”马占路经常这样说。事实上,这是因为他这辈子都以善待人,他的善心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重病后一直独居的他,生活难以自理,多年前他曾经帮忙联系工作的常大姐得知后,一直义务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至今已有12年。两个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善良之人演译了一个好人好报,以善报善的动人故事。

虽是粗茶淡饭,但有常大姐的悉心照顾,马占路满足而感恩。
在常大姐眼里,马占路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坐着轮椅的他生活有很多困难,但他从不悲观,事事都坚强面对。他还是一个心怀大爱的人,虽然自己靠低保生活,但他紧衣缩食也要把节省出来的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我想做一面镜子,把阳光反射给需要的人。”这是马占路上节目时说过的一句话。30年来,他或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倾尽所有为他人谋福利。对于很多他帮助过的人来说,马占路本身就是太阳般的存在,时时不忘将温暖带给寒冷中的人们。
深圳市建辉基金会在辽宁的合作团队在了解核实马占路的情况后,提交了这一线索。建辉捐助人评审委员会通过认真评审,于2019年7月将他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

建辉基金会代表捐助助人向马占路致敬。
希望善良的马占路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