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我的生命没有长度的优势, 但爱心让我拥有了生命的厚度。" ——张彦杰
助学行善者/乳腺癌患者张彦杰。 01 从大凉山走出来的巴中媳妇,心中有一个梦想 1975年,我出生在大凉山德昌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我从小就渴望读书,却因为家庭贫寒交不起学费,在老师、亲戚、邻居你几毛他几分的接济下,才勉强得以完成学业。 这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我对帮助过我的人常怀一颗感恩之心。1993年,我师范毕业后第一时间深入彝区支教。 2004年,我来到秦巴山区巴中市,与丈夫一起成了代课教师。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就格外照顾班上的贫困留守儿童,节假日直接把他们带到家里和我们同吃同住。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失亲儿童的境况让我万分揪心。我决心要为孩子们尽一点绵力,于是在网上加入了一个叫“5•12爱心助养群”的QQ群,在重灾区汉旺镇帮扶了7名与亲人失联的受灾儿童。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方面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太薄弱,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力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发现了网络带给我们的无限可能,它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将每个个体的爱心涓流,汇聚成改变这个社会的一片爱的海洋。 何不在网上创建一个社群?让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助学这项公益中来,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面临失学的贫困生了。我为这个想法感到异常兴奋。 2009年11月14日,我和丈夫创建了“巴中兔兔爱心助学团队”(巴中兔兔青少年爱心家园的前身)。自那以后,我不再是一名单纯教书育人的教师,还是一名公益人。顶着各种压力,我们各拿出自己工资的一半,作为救助失学儿童的经费。 张彦杰和丈夫。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经营,爱心助学团队的成员发展到近百人。可就在助学团队的工作刚刚有了起色时,命运却给了我当头一棒。 02 突然袭来的癌症,让我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助学人 2010年5月底,丈夫正带着初三毕业班的孩子们进行最后的中考冲刺,我突然感到身体极度不适。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也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只好一直忍着。好不容易熬到中考结束,安排好留守学生的高中入学事宜后,我再也支撑不住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着我。 7月9日,在丈夫的陪同下,我来到巴中市人民医院就诊,没想到检查的结果竟然是乳腺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瞬间,我感到天旋地转,报告单上的“乳腺癌”三个字,像怪兽一样张牙舞爪地撕扯着我的心,痛得让人无法呼吸。 面对巨额的治疗费,想想一贫如洗的家,绝望的情绪蔓延到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为了不连累丈夫,不连累家人,我决定放弃治疗。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患癌的消息传开后,爱心网友很快就为我发起了救助倡议,丈夫所在的学校和亲朋好友们也纷纷伸出援手,我得以顺利入院做了手术。 手术加上接下来的化疗花了8个多月。丈夫每天上完课,晚上检查学生都安然入睡后,再赶往市区人民医院照顾我,第二天天还没亮又坐第一班车赶回学校。每次临走前,他都把我托付给病友的家属,由此我受到许多病友家属的照顾。 这场大病,让我经历了绝望、痛苦、希望、温暖和感动。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大家对我的仁爱,是亲友和爱心人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实在无以为报,只有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由于身体原因,我无奈辞去了热爱的工作,坐在病床上开始用电话、QQ为贫困生对接爱心人士认领资助,医生护士看着我如此辛苦,主动自发轮流照顾我。出院后,我全身心投入到爱心助学中,成了一名全职助学人。 03 实现孩子们的读书梦,就是我的使命 2011年5月6日,结束了第五个化疗的我出院,次日在丈夫的搀扶下,我踏上了走访贫困生张玲(化名)的山路。身体极度虚弱的我走几步就要歇一会,后来实在撑不住晕倒在烈日下,丈夫背着我抓住路边的灌木丛一步一步往山顶爬……. 和面临失学的特困生进行交流。 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张玲的父亲在2003年帮人拆房子时被倒塌的墙体砸中,不幸当场身亡。母亲在同年12月离家后不知去向(至今杳无音信)。当时的张玲只有6岁,弟弟张云(化名)才一岁多,转瞬间姐弟俩就成了没了爹娘的孩子,只好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姐弟俩渐渐长大,到了上学的年纪,因学校离家很远,只能在校寄宿,由此产生了一笔不小的生活费。可是两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人,任凭他们日夜劳作也只能勉强糊口,又哪来的能力去承担这笔费用? 提到孩子们的未来,张爷爷一脸无奈与哀伤,忍不住老泪纵横,说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舍大保小,让姐姐张玲辍学,弟弟继续上。 面对这种情况,我回到家后强撑着虚弱的病体,立即开始整理两个孩子的详细资料,然后向各个慈善机构发出求助信。 可一封封求助信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一点回音。 2011年新学期开学,丈夫带着张玲姐弟到家里一起吃饭。张玲依偎着我说:“张妈,今天中午的菜好好吃啊。自从爸爸去世妈妈离开以后,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你们给我和弟弟买的衣服鞋子很漂亮,我们做梦都没想到能穿上这样的衣服。” 看着两个孩子一脸无邪的笑容,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不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我怎么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她辍学?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为她们找到资助。 经过5个月的奔波,我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那一天是10月9日,这个日子我终生难忘。在历经了无数碰壁与打击之后,两个爱心网友冒着大雨来到我家,我带着他们赶往柳林中学为张玲和她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弟弟张云送去了1200元生活费,以及一些学习用品。那一刻,我和丈夫,张玲都长舒了一口气。 到了11月份,我又成功地为姐弟俩找到了一对一的资助人,爱心人士将为他们提供每年4000元的助学金,直到他们大学毕业。 2018年张玲大学毕业,选择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实现了她小时候对我说的“我想长大后成为你”的梦想。 带病工作是张彦杰的生活常态。 成立助学机构12年来,兔兔爱心助学团队启动的“一对一品质助学,十年千人计划”项目,实现了对1568名像张玲这样的贫困生的长期资助,他们中有826人陆续进入北大、复旦、国防科技大学、外交学院、空军军医大学等高校,其中有437人已经毕业参加工作。 受助学生成立了“小暖兔之家”,利用节假日组织参加母队的助学活动,进入大学后就在属地参加志愿服务,实现了我要让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回馈社会的愿望。 12年前,一双儿女对我们夫妻说:“你们只爱别人家的孩子,不爱自己亲生的。”如今,他们对所有人说:“父母是我们榜样,更是我们这个小家的骄傲。” 04 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因为没有工作,我没了收入,连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也没有了。但丈夫全力支持我,这些年来他每个月都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二交给我投入到助学事业当中。 由于受助的学生多、分布广,团队又没有工作经费,我作为团队负责人,去外地联络慈善机构、实地调查、组织活动都需要花钱,加上通讯费,每个月要用掉近2000元。 为了省钱,我外出走访都是背干粮,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更是家常便饭,为此曾经不只一次晕倒在路上。但是看着助学团队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爱心人士的信任,得到一个又一个慈善机构的认可, 让越来越多贫困生得到资助,我再怎么挨穷受苦都心甘情愿,因为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彦杰带领团队实地走访贫困生。 可是,有一件事却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2019年6月,我在助学途中遭遇严重车祸,导致两根肋骨断裂、肺部挫伤、左手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受伤,在医院经过7个小时的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然而,祸不单行,当我在病床上动弹不得的时候,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告知我“父亲病重,快不行了”。 7月23日是高考志愿填报日,天刚蒙蒙亮,孩子们就从三县两区火急火燎地赶到病房,请我指导填报高考志愿。就在上午11点多,我接到了家里的电话——父亲去世了。我和丈夫强忍悲痛,直到晚上10点完成最后一个学生的志愿填报。 当病房终于剩下我和丈夫两个人时,我好想放声大哭一场,可是身在医院,我只能咬着牙不哭出声,任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悲痛欲绝中,丈夫用轮椅将我推出病房,遥望故乡,与父亲作最后的告别。 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哥哥姐姐说父亲离开前一直念着我的名字,母亲说我是父亲最放心不下的幺女。父亲的离去几乎击垮我,但我告诉自己绝不能垮掉,因为孩子们需要我。 父亲生前一直以我所做的事情而欣慰,我只有尽快养好身体投入工作,才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 05 疫情之下,癌症再次来袭 2020年初,武汉爆发新冠疫情,波及全国。我第一时间向恩阳区抗新冠病毒应急指挥部个人捐款2000元、向火神山医院捐款2600元。 1月27日,我发动兔兔爱心家园的志愿者骨干,成立了新冠疫情防控小组,下设防控物资筹集发队、线上线下宣传队、复工复产服务农民工小分队,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4月初,孩子们终于迎来了开学日,我也从抗疫志愿服务回归到助学工作中。7月7日,帮助对象中有108名学生参加了期盼已久的高考,我在高温下带领志愿者在恩阳中学考点设点助考,为所有考生加油打气。 8月中,正在为孩子们寻找大学费用的我,身体出现曾经熟悉的难受感。8月19日,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检查后发现2019年车祸受伤处见癌转移,全家再次陷入困境。 消息传开后,已经上大学的受助学生自发组织为我筹募治疗费,各级政府单位为我送来了关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向我伸出援手。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爱,我有什么理由消极害怕呢? 术后休养,助学不断。图为受助学生上门领取助学金。 躺在病床上的我,一遍遍翻看手机里孩子们发来的信息: “兔子妈妈,这次考试我发挥得不错,谢谢您,您要尽快养好身体!” “兔子妈妈,身体好些了吗?” “兔子妈妈,你是我唯一的亲人,您一定要坚强地挺过来啊!” ... ... 这些文字让我内心不禁一阵阵暖流涌动。我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小家,更有一个充满温馨与希望的兔兔大家庭。我的生命不在于长度,只需有如此的厚度,此生足矣。 深圳市建辉基金会在四川的合作团队在了解核实张彦杰的情况后,提交了这一线索。建辉捐助人评审委员会通过认真评审,于2018年7月将她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给予生活补助、节日慰问、长情陪伴等支持,并助力其医疗心愿。 志愿者上门探望张彦杰,并为她送上慰问金。 希望善良的张彦杰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文/张彦杰 编辑/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