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州市冷水滩肖家园街道又一村社区一套破旧的公寓里,住着一位74岁的老奶奶和一位14岁的少年,多年来他们一直相依为命,以祖孙相称,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
老奶奶和少年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艾婆婆和收养的孙子相依为命,感情深厚。
01
收养大女儿
老奶奶名叫艾金凤,冷水滩本地人。她的故事,还得从1970年说起。
艾婆婆记得非常清楚,那是在零陵区的建设路,当时她正路过一处垃圾堆,赫然发现臭烘烘的垃圾里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婚后一直未育的艾婆婆认定这是上天赐给自己的一份厚礼,遂将奄奄一息的女婴抱回家中。
满心欢喜的夫妇俩给孩子取名唐建平,带着初为人父母的心情照顾着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小天使。
然而命运却跟艾婆婆开了一个玩笑。不久后她便发现小建平先天发育不良,无法翻身,更不用说站立、行走。
这意味着孩子将终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如此残酷的现实,对艾金凤夫妇的打击可想而知,周围不少人劝他们当机立断,趁早把孩子送走,免得成为自己一辈子的负担。然而,艾婆婆已经打心里把小建平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脑子里的全部念头,就是如何把女儿照顾好。
这一照顾,就是50年。
每天,艾婆婆除了照顾小建平的吃饭穿衣外,还要给她换尿布、翻身、擦洗、按摩,以防止她身上长褥疮。

艾婆婆在简陋的厨房做饭。
随着小建平的不断长大和艾婆婆的日渐苍老,为女儿翻身变得越来越吃力,但艾婆婆仍然坚持每天为女儿擦洗。后来建平嫁给了一个有智力障碍的男子,并于2018年住进了廉租房,艾婆婆为了照顾女儿,不得不经常来回奔波。
02
收养儿子和孙子
然而艾婆婆的爱心并未止于大女儿。
1975年,艾婆婆在零陵人民医院的楼梯间发现了一个弃婴。孩子连脐带都还没有剪,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还有人说看样子这娃儿是活不了了。善良的艾婆婆见状心生怜悯,遂把孩子抱回家收养。
2008年,艾婆婆有一天早上出门扔垃圾的时候,在垃圾堆发现了现在的孙子艾江霖。尽管家中已经有一个需要全天候照顾的养女,但看到被人遗弃在垃圾堆的小生命,艾婆婆还是毫不犹豫地把他抱回了家,没有去想这个孩子是否会像养女那样身患重病。
收养艾江霖后,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生活更辛苦了,全家人只能依靠艾婆婆的老伴一个人的工资生活。为了让孙子上得起学,艾婆婆省吃俭用,什么都挑最便宜的买。

“给奶奶说说,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雪上加霜的是,艾婆婆的老伴在2013年不幸病逝,家里不仅没了经济来源,照顾女儿和孙子的重担也全部落在了艾婆婆一个人身上。为了生计,艾婆婆每天帮女儿擦洗完后就出去捡废品,实在没办法时就在垃圾堆里捡些别人扔掉的烂菜回来煮着吃。
03
安度晚年,未知其时
如今,艾婆婆已经74岁,长年的劳累不仅让她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还有美尼斯综合症等疾病。但现实并没有给她安度晚年的机会,收养的儿子由于各种原因和她断了来往,女儿还需要她的照顾,14岁的孙子正在上初中,主要靠低保过活的艾婆婆还想存些钱供孙子上学用。

艾婆婆需要长年吃药,各种药装了一箱子。
说到目前的境况,艾婆婆首先想到的是孙子:“他跟着我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基本没买过衣服鞋子,都是穿别人穿过的或者捡来的,家里的电器也都是街坊邻居送的。前几天买了几个菠萝回来,孙子说我们好久没吃过水果了,感觉好对不起他。” 这辈子,艾婆婆就是这样把自己的身体掏空了一点点捧给孩子们。

对于孙子的作业,艾婆婆并不懂,但她喜欢就这样静静地站在他身边看着。
孩子长大了,妈妈却老了。这句话触动过很多人,放在艾婆婆母女身上,别有一番心酸和沉重。50年的含辛茹苦,艾婆婆早已由当初风华正茂的少妇变成现在年过古稀的老媪,可是,那个长大的孩子不但不能照顾妈妈,反过来还像当初一样需要妈妈日复一日的护理。慨叹之余,谁又能不对艾婆婆50年来无怨无悔的付出生起由衷的敬佩呢?
好在,14岁的江霖很懂事,跟奶奶的感情也很深厚。虽然一直和奶奶过着苦日子,但他说奶奶是世界上对他最好的人,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奶奶。听到这些话的艾婆婆,眼睛里升起亮晶晶的光芒,温柔而慈爱,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
深圳市建辉基金会在湖南的合作团队在了解核实了艾金凤的情况后,提交了这一线索。建辉捐助人评审委员会通过认真评审,于2018年7月将她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艾金凤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