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我什么也看不见
2020-08-06
13年前,先天视障的他凭听题完成了高考。如今,他是全国首位视障律师、残障公益律师、国际残障平等意识引导师。在为中国残障人士争取平等权益的路上,他步履不停,眼光如电。

每年的高考,都是全国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的高考,央视新闻一则“全国5名全盲考生参加高考”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位盲人考生的故事。


13年前的6月,在浙江温州的第21中学高考现场,一名18岁的少年独自一人走进了一个特殊的考场------考试由监考老师负责读题,考生听完后完成答卷。这种考试方式在当地的高考史上尚属首次。


这个考场唯一的一名考生名叫金希,为了让他能有机会参加这次考试,他所在的学校从班主任到校领导,以及教育部门的官员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申请。


就是这位几乎全盲的考生金希,后来成了国内首位视障律师,一直免费为残障人群提供法律帮助;同时,他还是一名国际残障平等意识(DET)引导师,全身心致力于推动残疾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帅气自信的金希律师


01

高考时,他用尺子挡着写字,防止串行


幼时的金希活泼可爱,在一次游戏中,妈妈发现他对彩色的气球反应迟缓,连忙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医生说孩子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还会继续下降! 


到了入学年龄,父母把他送进了当地一所普通学校。长大后的金希坦言,父母当年没有选择特殊学校而是普通学校,是因为家人当时不知道国家的相关政策。


歪打正着,普通学校的环境让金希的学习、成长、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因为眼睛看不见,诱惑也少了很多,反而更专注,金希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了学习上。


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金希的成绩都是全班第一乃至全校第一。很多人都认为金希是天才,其实,每一分成绩的取得,他都要比常人付出的多得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金希的视力越来越差。最初他的眼睛几乎贴在书上还能看到一点点,到后来只有一点光感,黑板上的字则完全看不见,老师上课时他只能竖起耳朵听。家庭作业都是靠父母念题,自己手写完成。


考场外的少年金希


回想当年的高考,金希说自己虽然平时成绩不错,但坐在只有一个人的教室里,面对威严的读题老师,感觉依然非常紧张。那时候没有电子试卷,也不是答题卡,都要靠手写。


当时的金希,眼睛几近全盲。为了写好字,金希用尺子挡着不致于串行,写一行字出一头汗。但最后是不是重叠或者串行,其实金希自己也不知道。


高考成绩出来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金希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金希说:“残障人士与非残障人士的智商其实差不多,只要有一个合理的支持体系都可以完成学业。现在社会进步了,每一名残障人士都可以进考场,但当年,的确不是那么容易,这个过程太难了。”


02

靠专人念题,他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


金希考上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律系。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金希更深刻地体验到,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部门,都不了解残障人士的需求,也没有切实接触过这个群体。很多残障人士不懂得也不愿意沟通,这让残障人士失去了很多机会。


这些切身的体会,加上求学路上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帮助,让金希决心投身公益,用实际行动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大学期间,金希一直在学校里的法律诊所为当事人提供公益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他还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从法律以外的另一个角度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能运用自身所学,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金希认为自己很幸运。


大学时期的金希


2010年,金希以专业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被顺利保送硕士研究生,更以最高票数获得国家奖学金浙江省特别评审奖,被誉为“用耳朵听出的专业第一”。同年,他再次通过专人念题,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并以441分的成绩顺利通过。


有人说视障人士不适合当律师,但金希认为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兴趣和能力,而不是这个人是视障或非视障


对于视障可能遇到的困难,例如看不到人物的表情变化或无法识别辨认笔迹,他认为各行各业都一样,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也总能找到解决和变通之道。


因为表现优异,金希先后取得了浙江省康恩杯自强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每次拿到奖学金后,他都会捐献出来。金希说:“我所取得的点点滴滴都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我捐出这些钱,希望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03

“航空公司拒载残疾人士”案,让他一战成名


毕业后,金希凭着出色的专业能力顺利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年轻的金希律师在职场上的生涯还很短,却因“航空公司拒载残疾人士”一案,声名大噪。


2016年,某残障团体在外地举办一个活动,回程时,两名坐轮椅的乘客被吉祥航空以“无成人陪伴,无自理能力”为由拒载。这两名残疾人士找到当时在浙江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助理的金希,代理起诉航空公司侵犯乘客的平等出行权。


当年,拒载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残障乘客出行,也让航空公司的社会声誉与中国民航的国际形象受损。这一案件一经报道,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9个月的时间里,金希先后六次专程赶往上海开庭,期间没有向当事人收取一分钱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案件最终取得了让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法庭上的金希律师


对两位当事人而言,其起诉时的两项主要诉求——赔礼道歉与经济赔偿都基本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航空公司也受到警醒,从此再无拒载残障乘客的事件发生。这对于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航空企业的服务提升以及中国民航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这一案件得到了央视、解放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还入选当年度上海市十大案例。从此金希这个名字在残障群体中广为人知,因而不时有残障人士慕名前来,向金希寻求法律帮助。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接受过金希法律服务的残障人士多达600余名,积累了近千个案例,帮助了一批又一批残障人士维护自身的权益。


由于大多数残障人士在经济上都比较困难,金希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时不但没有收取他们一分钱,在遇到某些案件需要前往外地开庭,而残障当事人又非常贫困的时候,他甚至自掏腰包支付办案所需的费用


除了基于个案的法律咨询与案件代理外,金希还多次开展针对残障社群与残障公益组织的法律知识与平等意识培训,力图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自身权利,积极融入社会。


金希在中山大学做残障公益与中国律师的主题演讲


这些年,金希从广东到内蒙,从北京到南京,跋涉上万公里,为各地公益组织开展上百场培训与工作坊,影响了上万人


04

一路开挂,视障律师如今博士在读


2018年,金希考取了台湾东吴大学国际法专业的法学博士,继续在法律领域学习深造。


在此期间,金希还到美国的雪城大学研读残障法,力争学习美国在保障残障人权益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期将来回国后能更好地为国内的残障群体服务。课余时间,他参加了很多视障团体活动,例如视障车队、滑独木舟、溯溪、走绳、打盲棒、视障路跑……


国外有很多参观活动,只要事先预约,都有专人讲解引导。“在国外生活,我感觉视障者也有机会和权利体验不同的活动,哪怕有些活动可能危险,教练和志愿者们都尽力力克服。”


在雪城大学学习期间的金希


金希深深地体验到,国内对残障人士的关爱,尚处在强调道德,强调做一个好人的阶段,而国外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制度层面为残障人士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随着知识越来越渊博,视野越来越广阔,金希对自己的未来也越来越清晰。业余时间,他呼吁残障人士多参与一些活动,提高自身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水平,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残障人士的需求,促进社会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切实改善残障人群的社会处境。


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一个叫“混障狼人杀”的社群诞生了,每周两场的线上狼人杀比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残障人士参与其中。金希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提升残障人士的社交、表达、逻辑等能力,并通过游戏,促进残障人群和非残障人群的理解与融合。


中国有着8500万名残障人士,金希的每一份努力,都为这个庞大的群体带去一线希望。在金希眼里,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仅仅是个开始。他说:“我要像我的名字一样,把金色的希望传递给更多的人。”


当年那个在考场上忐忑不安的少年,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为了支持金希,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于2017年5月将金希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文/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