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我爸爸有多高?” ——英雄的遗腹女和今天的父亲节
2019-07-17
“婆婆,我爸爸有多高?”2016年5月上旬的一天,谭珍珍用双手捧着她“婆婆”从家里箱底翻出来给她的一张人像照片,端详了许久,才使劲抹着夺眶而出而无法止住的眼泪,哽咽着问“婆婆”。照片里的人,正是她的爸爸。

“婆婆,我爸爸有多高?”


2016年5月上旬的一天,谭珍珍用双手捧着她“婆婆”从家里箱底翻出来给她的一张人像照片,端详了许久,才使劲抹着夺眶而出而无法止住的眼泪,哽咽着问“婆婆”。


照片里的人,正是她的爸爸。




(每回看着爸爸的遗照,谭珍珍就忍不住抹泪 / 李慧珍 摄)



在一个月前的4月8日,珍珍家所在的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荷叶镇谭溪村突发山林火灾,她的“爹爹”谭干成在勇敢扑救山火时不慎摔伤,住院才半个月就花光了家里本就可怜的一点积蓄,治疗难以为继,于是咬牙出院,试图在自己家里调理。


半月后,谭干成不幸辞世,永别了珍珍和她的“婆婆”刘肖亮。


在桂阳当地方言中,“爹爹”不是父亲,而是指祖父,“婆婆”则是祖母,也就是说,谭干成是珍珍的爷爷,而刘肖亮则是她奶奶。


生于2004年4月的珍珍,这个时候已经满了十二岁。在她的十二载人生里,当然知道自己有朝夕相处的“爹爹”和“婆婆”,也知道有不跟自己住一起的“爸爸”和“妈妈”,但她一直没弄明白的是——为什么“妈妈”一直不让她这个女儿和他们一起住?甚至为什么不让这个女儿和她的其他孩子一样叫她“妈妈”而只能叫她“姑妈”?


这样的不解、疑问和委屈,一直伴随着珍珍的孩提时代。


直到2016年5月上旬这天,谭干成已经去世,来家看望和慰问的镇政府干部跟“婆婆”刘肖亮谈话,并不了解谭家老两口之前一直对孙女隐瞒着实情的镇干部当然不会刻意避谈什么。


也就是这一天,在一边“旁听”的珍珍方才知道——“我也有个爸爸!”


“我也有个爸爸!!”


可是,珍珍也同时知道了——她的爸爸,那个叫做谭清河的爸爸,早就没了!


白天,当着“婆婆”,珍珍强忍着悲痛和绝望,到了晚上,到二楼上了自己的床,用被子蒙住头,她一瞬间大泪滂沱、泣不成声!


第二天,珍珍执意要原本还想继续掩饰实情的“婆婆”拿出爸爸的照片来给她看。


一边看着“婆婆”翻出来的照片,看着那个帅帅的男人,一边追问着“婆婆”,珍珍才知道——她的爸爸谭清河,早在2003年9月22日就已经永别人世,当时她还是母亲腹中的胎儿,已经孕育了三个月,要到七个月后才出生。





爸爸为救人牺牲——她,是爸爸的遗腹女



      

在珍珍的含泪追问下,一直隐瞒她实情的“婆婆”刘肖亮的情绪也不由得崩溃了,索性一五一十、竹筒倒豆子般地跟孙女说出了儿子的早逝实情。


谭清河生前才刚刚在荷叶镇井水冲一家私营小煤窑做了一个多月矿工,当时,他已经有了个女友,不过不是本地人,而是“川妹子”,是他回乡到小煤窑做矿工之前在广东打工时认识的。


谭干成夫妇知道儿子在广东有个四川籍女友,并明确表示过不同意他跟她谈婚论嫁。


2003年9月22日,谭清河的下班时间到了。他从井下回到地面,洗了澡,换了衣服,正准备回家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


井下发生矿难,多名矿工兄弟被困在井下,其中就有两位是谭清河的同村好友!


地面上一位惶急的工友把这一险情告诉了刚刚换了身衣服走出浴室准备回家的谭清河,他惊呆了!


来不及犹豫,来不及瞻前顾后,甚至来不及把身上的衣服换回下井工装,亟欲下井救人的谭清河如豹子一般疾冲到井口,奔向井下。


就在这发生了矿难的井下,奋力救人的谭清河也没能得到命运之神的格外眷顾——他牺牲了,死因是二氧化碳中毒。


谭家的顶梁柱,崩塌了。




(谭清河遗照)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生不可承受之痛。


一夜之间,谭干成和刘肖亮夫妇的眼泪点点流干。


可是,儿子没了,日子还得过。


2004年5月的一天,一个老两口从未见过的外省年轻女子风尘仆仆,忽然找到谭家,手里还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女婴。


她的话打消了老两口的疑虑,甚至令他们欣喜若狂——


她就是谭清河留在广东打工的女友,去年谭清河回家乡之前,她已经怀上了他的骨肉。


这女婴,正是儿子谭清河的遗腹女,生下来才一个月!


清河有了孩子!!


谭家有了下一代!!!


这是谭干成和刘肖亮老两口在儿子牺牲后半年多来遇到的唯一喜事。


狂喜之下,为了这个从天而降的孙女,老两口对自己说:“我们必须挺住!”


然而,他们又哪里能够预料到——第二次打击会如此迅速地接踵而来?



妈妈狠心而别,“孤儿”珍珍从此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珍珍的妈妈把她送到谭干成夫妇手里,没过几天,就不告而别,并且从此杳无音讯,仿佛从来就不曾出现过。


第二次打击,和当初儿子牺牲一样,来得猝不及防。


珍珍,这个可怜的遗腹女,又很快成了“孤儿”。


在愤懑于准儿媳的狠心冷酷之余,谭干成夫妇又有些体谅她——一个未婚女子生下了孩子,在很多人眼里是“伤风败俗”的,何况孩子的父亲已经没了,她没有经济依靠,只能继续去打工谋生,为自己寻求新的人生,与这个没爹的孩子做“切割”,把她送到爷爷奶奶手里抚养,也有她的道理。


老天可恨,夺走了儿子。


老天犹怜,还是送来了一个亲孙女。


还能怎样?


再苦再累也得把孩子养大!


从此,老两口想尽一切办法,求东告西,到处找奶水和细粮,给孙女儿又当爹来又当妈,一天又一天,慢慢把珍珍拉扯大。


他们完全没有重男轻女的农村传统陋习,把珍珍看得掌上明珠似的,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又怕化了,疼爱至极。


谭干成每回去赶集,都会问一声孙女想不想同去。


而珍珍每回都会兴高采烈地答应一声,跟“爹爹”一起搭车去集市,帮“爹爹”吆喝叫卖,过上快乐的一天。


没有了青年顶梁柱的谭家,家境自然捉襟见肘、困窘不堪,但老两口再亏也不会亏到自己的孙女身上。


家里只有儿子在时建起的破旧两层楼,老两口自己住在潮湿的一楼,让孙女住在亮堂很多的二楼,而且他们自己盖的是陈年老被子,给孙女睡的床铺被褥却都是家里拿得出的最好东西。


原本,一生下来就没有爸爸也“没有”了妈妈的小姑娘珍珍,好歹还有“爹爹”和“婆婆”为她遮风挡雨,对她极力呵护。




第三次打击来了——多难的谭家,还得撑住


2016年4月8日,谭干成因英勇救火而受伤,一个月后,与世长辞,永别了老妻和依恋他的孙女儿珍珍。


当地镇政府和村上的干部来看望刘肖亮和谭珍珍祖孙俩。


正如前文所说,珍珍,这个即将读完小学的孩子,这个从会叫人开始就一直按照爷爷奶奶的嘱咐把事实上的姑妈和姑爹叫做“妈妈”和“爸爸”却又经常被并不情愿充当她母亲的姑妈纠正的孩子,这个心智完全正常、对从未在她的十二年人生里出现过的“爸爸”隐含着压抑不住的热切期待的孩子,这个有些自卑而又善解人意、似乎和爷爷奶奶达成了默契而不会去问他们“我有自己的爸爸吗?我的爸爸在哪里?”的孩子,也就此知道了关于她十二年前牺牲之爸爸和失踪之妈妈的全部真相。




      (这是13岁时的谭珍珍)



“婆婆”刘肖亮身材瘦小枯干,但却坚强内蕴。


家里接二连三遭遇的磨难与困苦,并没有压倒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老人。


老人家竭力收拾起自己的眼泪和悲伤,抖擞起精神,连天不断地安慰和劝解年方十二岁的孙女,告诉她:你爸爸,你“爹爹”,都是为了救人而牺牲的,是好样的,值得你骄傲!他们会希望你和“婆婆”好好活着,尤其是你,能够好好读书,考个好学校!


命运把苦酒一杯又一杯强行送到嘴边了,你只能咬牙喝下去。


谭家如此多难,可是还得撑住。


     

她们并不孤单——援手来自于一个又一个陌生人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论是2003年为井下救人而牺牲的珍珍爸爸谭清河,还是2016年为扑救山火而受伤致死的珍珍爷爷谭干成,都一直未被政府认定为“见义勇为”人物,作为遗属的刘肖亮和谭珍珍祖孙俩也就拿不到任何相关抚恤、奖励与固定补助。


除了靠已经年过六十的刘肖亮种田谋取一些粮食和菜蔬,以及到集市上换取些生活必需品,祖孙俩的其它所有现金收入,只有政府给的低保——每人每月220元。





不仅如此,珍珍已经从当初的孩童成长为一个少女,是初中生了,要到离家步程有一个多小时的镇上荷叶中学读书,要书籍杂费要伙食费要穿衣搭车——


要钱的地方很多,而家里实在是长期闹“钱荒”。


懂事的珍珍,知道“婆婆”没法满足她的很多需求,她不想也不能跟“婆婆”开口,每天徒步翻山上下学,在学校吃的也是从家里带去的干粮冷食。


每天晚上临睡前,心存孝念的珍珍会给“婆婆”捶背按摩,深感欣慰的同时,一想到家里左支右拙的困境,刘肖亮就忧心如焚。




(13岁时的珍珍在给奶奶按摩)



就在这个时候,这对相依为命的祖孙进入了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的关注视野。


2017年9月,建辉基金会联动郴州当地的志愿者张清等人,登门走访了刘肖亮与谭珍珍祖孙俩,深入了解了她们所处的困境。


以帮助困境中的行善者为宗旨的建辉基金会,对这个极为特殊的家庭颇为重视——这个普通的湘南农家,两代男人“支柱”先后为救人而失去了生命,孩子是遗腹子且等于是孤儿,女主人也已老迈,祖孙俩窘迫不堪,这样的现状,令人何能坐视?


谭家一门两代英雄已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他们留下的这个没有了“顶梁柱”的家也因此而致困,岂不是让他们死不瞑目?


志愿者们从帮助珍珍改变苦累且不安全的走学出行方式开始着手,替她安排了“短程步行 + 乘搭公车”的交通新方式,让她能够主要靠乘搭公车往返于学校和家里附近,从而不再徒步翻山往返。


在当地政府和建辉基金会的共同努力下,珍珍家有了一个新顶棚,不再像之前一样“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住在二楼的珍珍也因此而不再受风雨侵袭之苦。


志愿者们为珍珍家建立了陪伴制度,定期上门走访,了解这对祖孙俩的生活所需,尽己所能施以援手,尤其是对谭珍珍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特别关心。


最近一次走访陪伴,是在今年5月26日。


这天是星期天,一大早,张清等四位志愿者就从郴州市开车上路,一路奔波颠簸,赶到了八十公里外桂阳山村里的珍珍家。


她们既从旁观察珍珍与奶奶生活相处的种种细节,又和祖孙俩促膝交流,了解其当下所需所求。


细心的她们,特意带去了卷尺和便携式体重秤,给已经满了十五岁的珍珍量了量身高和体重——身高150公分,体重才41公斤,明显低于她同龄女生的平均值,是否营养不良?




(志愿者张清在给珍珍量身高和体重 / 李慧珍 摄)



无论如何,给这个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女补充全面均衡的营养,很有必要——她们记下了。


因为年久失修,珍珍家的电线都老化严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亟待更换修缮。


珍珍家的厨房和卫生间都十分破旧且潮湿,需要整修改造。




(珍珍在挑水,懂事的她,瘦小的肩膀要担负沉甸甸的重量 / 李慧珍 摄)



甚至连珍珍在家挑水用的两只大水桶,志愿者们也“盯”上了——已经比大家上次登门走访时看到的那两只都大了一号,但都不是普通家用饮水桶,而是回收利用的机油等化学品的包装桶,桶身材料是不可接触食品的塑料,显然具有原生毒害,对人类尤其是孩子的身体健康与发育明显不利。虽然用建筑涂料、机油等化学品的包装桶做饮用水桶在农村很常见,但志愿者们还是马上把为珍珍家更换无害水桶列入改造其家居环境的计划中。



志愿者们对遭际特殊的珍珍都充满了怜惜和疼爱,张清一边和珍珍说着话,一边拉着她的手温柔地摩挲,似乎要把自己的体温传递给这个孤单的孩子。


张清和她的伙伴们,已经替珍珍这个没爹没妈的孩子谋划过未来,也盘算过她们未来能为珍珍更多地做些什么。


正在读初三的珍珍,即将迎来中考,她能顺利考进桂阳八中吗?能考进更好的桂阳三中吗?


进了高中,珍珍一定得继续努力,力争考个好大学!


将来等到珍珍大学毕业了甚至有了好工作,张清和她的伙伴们才能欣慰地松一口气。


要使的力,要尽的心,要花的钱,还多着呢!


一切,都义不容辞。


一切,都不会太晚。



珍珍的父亲节,今天到来

        

生命中经过了十二个“六一”儿童节的珍珍,即使过节,也是和“婆婆”或者班上同学一起,不会见到爸爸或者妈妈的影子,更不会有来自爸爸妈妈的节日礼物。


今天,6月16日,是“父亲节”。


没有父亲的珍珍,其实从来没有过过“父亲节”。


从2016年得知爸爸早已牺牲于自己还在娘胎的时候起,每逢“父亲节”,珍珍都会到后山摘几束花,扎成一个花冠,小心地把它放到爸爸的坟头,然后把爸爸的照片拿出来,端详着爸爸年轻俊朗的面容,在心里默默地跟爸爸说话。





如果爸爸还在,会像照片里一样笑吗?


如果爸爸还在,会给她生个弟弟,让她不会如此孤单吗?


如果爸爸还在,会鼓励她上大学吗?


如果爸爸还在,等她长大了,要出嫁了,会送她出阁吗?

 

纵然是山间的一株野百合,也会有盛开的春天。


即使是一个无父亦“无母”的遗腹女,她也该朝阳迎风、灿烂绽放。


呵护她,就是对一门两代平民英雄的最好致敬。


 

2019年6月16日,谭珍珍的父亲节,今天到来。







      为了支持英雄遗孤谭珍珍,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将谭珍珍列为致敬行善者项目的支持对象,希望她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