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伏契克
遭遇变故 勇敢对抗病魔 “我是身无片瓦,但感激这个世界,感激生命的美好。” 武美在举行义卖 2004年,对武美来说,是黑暗的一年——结婚3个月,还没来得及享受幸福婚姻生活的她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新婚丈夫也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离她而去。 在那个医疗水平有限的年代,急性白血病在许多人的眼里,与绝症无异,高达几十万的医药费、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病情、痛苦不堪的化疗过程、渺茫的治愈机会......这些都像一座座大山一般压在了武美的身上。 但她没有放弃,面对重疾,她说:“我只要活着,哪怕卑微着活着,也不让爸爸妈妈再伤心。” 她积极配合医生,顶着病情给身体带来的疼痛和心理上的压力坚持进行治疗。在医院里的每一次化疗,都疼到让人忍不住哭出声来,治疗过程中,还出现了严重的排斥反应,癫痫发作,但她都咬牙挺过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人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帮助下,武美顺利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 经历了这场战争,武美深知新生命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新的生活,也很感谢社会各界对她的关爱。 感恩生命 投身白血病救助活动 “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但是我知道,就在此时此刻,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家庭在等待。” 为了感谢曾经帮助过她的社会爱心人士,身体力行地将这份爱和温暖继续传递给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当别人力劝她在家调理身体时,武美毅然走上了救助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庭的道路。 武美在开展白血病患者救助活动(为保护隐私,不公开受助者面容) 2006年,武美在电视上看到利辛县的11岁少女小雨(化名)因患白血病求助的消息,她立即电话联系了这位少女的家属并前去看望了她。 在小雨的家里,武美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抗病经历和心路历程,详细地讲解了化疗后的护理知识,甚至细心地告诉她饮食注意事项,不断地鼓励她好好治疗。 那一天的探望结束后,小雨的爷爷拉着她的手,含着眼泪对她说:“孩子生病了,亲戚朋友都怕跟俺接触,怕借钱、怕触霉头。你能来看俺真是太好了,你说的这些话比给俺多少钱都更珍贵,至少俺感觉有理解俺的。俺一定积极给孩子治疗,要跟你一样以后成为健康的人,将来当医生。” 就是这次的探望,让武美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多白血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在艰难前行着。 所以从2006开始,她开始通过分享自己的抗病经历,为其他重大疾病特困患者带去鼓励和安慰,对有资金困难的患者提供捐款并组织义卖筹款。 武美教白血病患儿制作蝴蝶结(手工工艺品用于义卖) 一直到今年,武美通过线上网络平台和线下义卖活动为患者筹集治疗费用数十万元,直接受益人群300余人,其中,不乏有接受帮助后被治愈的患者。 在救助白血病患者的过程中,武美发现,除了经济上难以负荷昂贵的医疗费用之外,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和家庭还存在着心理压力、对治疗不了解等问题,为了给白血病患者创造一个更好的互助平台,2015年7月,武美创办了“白妈手工坊”,白血病患者和家属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工艺品获得一些经济来源,同时方便互相之间共同交流,相互支持,缓解内心压力。 武美在教白血病患者及家属做手工工艺品 助人无数 却生计难寻 “在商业与公益之间,我选择了帮助他人。” 现在,武美的“白妈手工坊”和其他救助活动都逐渐走入正轨,越办越好,给许多的白血病患者带去了幸福的生活,但她自己的生活却过得一贫如洗。 武美一直住在一个待拍卖的烂尾大楼里,虽然不必缴纳房租,但大楼每四个月就要被拍卖一次,这就意味着,武美随时面临着被赶走的窘境。 武美和她居住的房子 除此之外,生活拮据的武美在帮助别人上从不吝啬——给涡阳孙玉祥捐3600元、利辛李佳乐捐600元,给周香玉400元慰问品、六安的邵良玉给1100元......只要她碰上了需要帮助的人,哪怕自己吃最便宜的饭,也要给对方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 但生活总要继续,武美每个月能得到500元的低保和残疾补助,手工制作每月收入500左右,刨去捐助的善款,剩下的钱,根本难以维持日常生活,更枉论武美还收养了一个弃婴。 这个弃婴是2015年武美在医院发现的,当时孩子被医生确诊为脑瘫,以后在智力方面会给生活造成很大的障碍,但武美还是坚持收养了他,省吃俭用,只为能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治疗,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为了支持武美,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于2018年10月将武美列为致敬行善者项目的第17ah0236号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她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回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