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苏轼《定风波》 玛利亚、安比、云雀、摩羯、温比亚、寿光、一个个如此好听的名字却都是台风的代号,这个夏天,它们四处肆虐,所到之处损伤无数。 2018年的夏天,充满了不安宁,除了台风,还有地震。8月13日云南通海发生5.0级地震,灾情牵动人心,一张现场的照片也随即在网络刷屏。 ▲通海县人民医院的护士把新生儿抱到了室外避震 天灾人祸面前,我们不得不感恩,生活的每一天都像是偷生,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当灾难降临在我们身边时,有的人避之唯恐不及,有的人却光芒万丈地迎了上去。“疯狂义工“唐先华就是这样,汶川、玉树、株洲……几乎每一次大灾大难的救援队伍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甚至奇迹般地跟共和国总理温家宝五次邂逅,连总理都在人群中认出了他,脱口而出:“又是你,注意安全。” 有人说,做义工嘛,无非是搭上点时间去做做好事。 但唐先华不同,他把好事做到了极致,他把做义工当成了一种信仰。 今年51岁的唐先华,公益生涯已有32年,足迹遍及全国13个省,到底帮助过多少人,早已无法统计。 在“义工”之路上,唐先华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受伤更是家常便饭。 “尊敬的恩人,我永远不会忘记:8月21日夜,为了我妈妈能完整体面地一路走好,您和其他志愿者叔叔通宵挖掘,最终将我妈妈从四米深的泥石流里挖了出来,可您的双手早已鲜血淋漓。当时您跟我一样,也是哭成了泪人……” 这是舟曲地震后,一名叫宗央卓玛的18岁藏族姑娘,给老唐写的信。 2012年,侗寨大火救灾现场,唐先华从一个未完全被烧毁的谷仓中,抢救出了将近2000余斤稻谷,而他的两只手却被谷堆里的残火烫满了水泡。为什么要这么拼命?老唐说:村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能帮他们抢救一点算一点。 在四川九寨沟地震时,他及时救助了30多名旅游者,事后四川省有关部门提出奖励他60万元,他却没有接受。 ▲2017年唐先华从九寨沟灾区抗震归乡 如此疯狂地做公益,有人说他是想出名,有人说他有点个人英雄主义,甚至还有人怀疑他神经不正常。面对这些,唐先华从不辩解。 他就是这样,像火柴一样,在暗夜为陌生的人驱赶着无助与寒冷。 原本,唐先华是株洲火车站客运公司的一名职员。学美术出身的他,自己的工资加上平时教学生画画的收入,本可以过不错的生活。但是正如他的网名“活着不是为了自己”一样,唐先华的心里充满着对这个世界,对困难群体的大爱。 ▲唐先华在耐心地教学生 他省吃俭用攒了二十几万元,准备在株洲买房,把外地的老婆孩子接过来。可是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毫不犹豫地将买房的钱全部捐了出去,还负债20多万元。 为了省出做义工的资金,他一日三餐,常常是方便面加咸菜,老家漏雨的旧房子也一直拖到现在还没翻修。 ▲唐先华的蜗居 为了做义工,唐先华曾经几乎成了家庭的“公敌“。老婆因为他痴迷做公益,多次跟他闹离婚,儿子也站到了妈妈那一边。儿子考上大学那年,老唐正在灾区救援,儿子打电话抱怨,“别人的爸爸都陪自己的儿子上学,你在哪里?“ 让老唐欣慰的是,上大学以后,儿子慢慢改变了对他的不理解,甚至加入了他的公益事业。2008年春节南方冰灾时,父子俩一起在株洲天桥上铲冰雪的情景,是唐先华心中最美的回忆。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当灾害袭向无助的受灾者时,正是许许多多像唐先华一样的“疯狂者”站出来,用血肉筑起高墙,才给了废墟重建的希望。“疯狂义工”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心中有他人,有大爱,所以才活成了英雄的样子。
灾区别怕,“疯狂义工”来了
2018-10-23
足迹遍布13省,5次偶遇温家宝,如此“疯狂“只因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