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 | 湘江边的平民英雄,共救起13条人命【202516】
2025-06-19
“我有这身水性见死不救,对不起良心。”凭着好水性和热心肠,他12岁开始下水救人,至今已从湘江救起13条人命。

从12岁勇救第一个落水者开始,40多年间先后12次下水,从湘江中挽救了13条人命。周海明的行善事迹,若不是因为2014年救人时的一次意外受伤,被赶来的记者逮个正着,大家还不知道,原来长期救人的平民英雄,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图片

平民英雄周海明大叔


2014年7月30日下午3点半左右,正在湘江边休闲的周海明,突然听见有人大喊:“快来救人啊,有人掉到江里了!”周海明拔腿便朝声音的方向跑去,不料却摔了一个跟头,脚踝处一阵剧痛。他顾不上察看伤情,爬起来继续跑到事发的江边,一把跃入江中。


落水的是名女子,正挣扎得厉害。经验老到的周海明游到对方身后,一把抓住她的头发,拖着她往岸边游去。


上岸后,周海明却发现自己走不动了,脚踝肿起一个大包,稍一活动就钻心的疼。就在他休息的当儿,各路媒体记者纷至沓来。随着采访的深入,周海明藏在岁月深处的英雄故事逐渐拂尘而出。


图片

周大叔和志愿者一起整理江边的共享单车


周海明1963年生于湘江江畔,家族世代以捕鱼为生。5岁时,周海明就跟着父亲学会了游泳,在水里,他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和好体魄。


在家里,周家正直侠义的家风又培育了他的好品格。周海明的祖父是一位潜水员,经常在江上打捞、救人;周海明的父亲曾因救一位落井儿童脊椎骨折,落下残疾。


祖辈们的英雄事迹,周海明看在眼里,记在心。采访中他说:“从爷爷到父亲,传给了我两样东西:一身好水性,一副热心肠。”


1975年夏天,年仅12岁的周海明第一次下水救人,对方是一个和他一般大小的男孩。此后,只要碰到有人落水,周海明从不多说二话,立即下水救人。

1977年,在潮宗街码头救起一位八九岁的男孩;

1979年,在海事局码头救起两兄妹;

1981年,在湘江救起一位女大学生... ...


图片

湘江风光带,周大叔每天要走两次,每次两小时


让周海明特别难忘也特别庆幸的是2010年的那次救人。那是冬日的一个傍晚,他在冰冷的江水中,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救起了一名轻生的女性。


没想到上岸后,被救的女子一边大哭着说不想活了,一边试图再次冲向江边。在众人的劝说下,女子才道出原委。原来她已经怀孕,因为夫妻吵架,一怒之下跳下了扬帆码头。


周海明听后心中暗暗捏了一把汗,劝慰对方道:“想想没出生的孩子,难道你不想见见他,亲亲他吗?”女子低下头若有所思,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周海明的事迹公开后,在当地传为佳话,也让他获得了不少荣誉。2017年,他被聘为长沙开福区的民间河长,从此巡护湘江、维护江边的环境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图片

“河长”出巡


2023年5月,建辉基金会的志愿者走访了周海明。生活中的他低调谦和,说起自己获得的荣誉,他笑言:“我不想张扬,我更愿意做个无名英雄。”又说:“我这身好水性,见死不救对不起良心。”


但在周海明的老伴看来,每次他救人是让她又心疼又担心。“也不想想自己还有老婆孩子。”周海明大多数时候都不作声,有次猛然回了句:“救人什么都不能想!一想人就没了!”


图片

周大叔与妻子


随后,建辉基金会评审委员会将周海明评定为致敬人物,为他提供长情陪伴和节日慰问等服务。


2025年5月17日,志愿者来到周海明家中进行长情陪伴,并代表捐助人为他送上大米、食用油和奶制品等慰问品。


图片

退休后的周大叔,和妻子一起含饴弄孙,共享天伦


周海明非常感谢大家的厚爱,他说捐助人与志愿者给予他的支持与关心,对他来说是一种精神鼓舞。如今62岁的他,行善之路也越走越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团队拥有600多名志愿者,开展了防溺水安全宣讲、慰问困境老人、高考护考等公益活动。


相信今年高考期间的长沙街头,市民们都看到了周海明那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