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用自己的善举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2024 年,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秉持着 “致敬行善者” 的初心,坚定地行走在弘扬善举、传递温暖的道路上。这一年,基金会以爱为纽带,积极携手 55 家项目合作伙伴,跨越全国 27 个省(直辖市),如同温暖的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
他们不辞辛劳,累计走访并为 1974 名行善者建档,为 1480 名这样的行善者提供了全方位、贴心的关怀服务,从生活补贴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到节日慰问送去温馨的问候,从长情陪伴给予心灵的慰藉,到心愿支持助力梦想的实现,每一个行动都饱含着对行善者的敬意与关爱,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温暖。
在众多受到帮助的行善者中,他们的故事犹如点点繁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那么,这些行善者们在接受服务后,又有着怎样的真实感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陈建元
湖南省永州市的水库管护员陈建元,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却凭借着一颗赤诚之心,免费摆渡 20 年,期间还冒着生命危险救起 4 名落水者。2022 年 11 月,建辉慈善基金会评审委员会将他评定为致敬人物。
2023 年 6 月,众多捐助人纷纷为陈建元慷慨解囊,终于筹齐款项。望着崭新的渡船,陈建元满心激动,他质朴地说:
“做这些事,并不图什么,只为对得起自己的心,没想到能得到大家这么大的支持,真是特别高兴,特别感谢!谢谢你们为我实现心愿,能护送两岸村民平安过河,我行善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王永玲
辽宁营口的王永玲,投身救援救助志愿活动长达 25 年,她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了山区 200 余户特困家庭、40 余名孤儿、300 余名留守儿童以及 50 余名留守妇女,个人捐赠款物累计达 80 余万元。
然而,命运却对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今年她和丈夫因病返贫,生活陷入困境。建辉基金会的志愿者得知后,第一时间代表捐助人为他们送上关爱陪伴和米油面等物资。王永玲满含感激地说:
“感谢建辉慈善基金会,感谢各位捐助人,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有你们的关爱陪伴,将是我继续从事志愿活动的动力。”
周震寰
英雄保安周震寰,在熊熊烈火中,本可以安全逃生,却毅然转身冲向被困人员,最终成功救出两人,自己却严重烧伤。
2024年6 月 8 日,建辉基金会的志愿者代表捐助人走访了他。当年救人后,周震寰就坚定了帮助他人的信念,一直践行至今。邻居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平日里还主动将公共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他感慨地说:
“我做的本是举手之劳,但是得到这么多人的尊重和帮助,我从心底里感动。等我伤好了,我要多多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叶银兰
叶银兰,36 年前收养了一个弃婴,命运却再度考验她,养女 15 岁时患上重病,从此瘫痪在床。但 21 年来,她从未有过一丝放弃,像呵护初生婴儿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女儿。
2024 年 11 月 29 日,建辉的志愿者走访了这对特殊的母女,并代表捐助人为她们送上暖冬礼物。叶银兰感动地说:
“非常感谢深圳建辉慈善基金会的慈善项目,为我们带来了节日慰问,让我和我的家人们感到十分温暖,感谢好心人的关心,感谢志愿者们的爱护。”
皮晓宁
失去双腿的皮晓宁,曾经也在迷茫消沉中徘徊,但在与残障伙伴相处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了相互扶持的力量,毅然投身到为残障人士做公益服务的活动中。9 年来,她带领团队服务残友 1000 多人次,呼吁建设无障碍出行设施,帮助残障人士克服心理障碍,推动他们就业。
建辉基金会评审委员会将她评定为致敬人物。四年多来,在广大捐助人的支持下,皮晓宁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志愿者的定期陪伴,也让她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无上温暖。她开心地说:
“太幸福了,被爱的感觉真好。要在公益这条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奔赴。”
张长城
张长城,他的英勇事迹如同影视剧里的战斗英雄一般。被歹徒一刀捅得肠子都流了出来,他把肠子往兜里一揣,又继续追上去;路遇车祸,面对燃烧的车辆,他毫不犹豫地拿起钢钎冲上前,撬开车门救出两人;扑救山火时他冲在最前面,水库救人时他第一个跳下去……
2022 年 7 月,他被评定为致敬人物。建辉基金会代表捐助人为他送上长期支持,他满怀感激地说:
“感谢各位爱心人士的大爱,让我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喜悦,我将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袁梅芳
“解忧奶奶” 袁梅芳,2001 年 12 月 23 日,在爱子离世五周年的忌日,为了纪念选择卧轨自杀的儿子,也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在他人身上,她开通了免费的 “袁阿姨热线”。
20 多年来,她接了超过 16 万个电话,成功让 153 人放弃了轻生念头,为此她用坏了 9 部电话机,回复了 1000 多封来信,跑遍了荆门的大街小巷。如今,76 岁的她身患子宫癌,但从未停下行善的脚步。建辉基金会将她列为 “致敬行善者” 的支持对象,代表捐助人为她提供节日慰问及心愿支持等服务。袁阿姨感激地说:
“感谢深圳建辉基金会和各位捐助人对我的关心支持与厚爱,让我感到十分温暖和幸福。”
赵臣结
赵臣结,辽宁营口人,从 1996 年至今,在大辽河载客的他下河救人 100 余次,成功挽救了 50 余条生命,被大家称作 “大辽河岸边的守护人”。
目前,他担任营口博爱救援队水域救援队队长,每年劝阻轻生者十几人。冬至当日,建辉基金会在辽宁的志愿者来到赵臣结的家,代表捐助人为他们送上温暖陪伴,以及节日礼金和米油面等物资。赵臣结说:
“感谢各位捐助人的关怀,让我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希望今后能用一切力量回报社会。”
李昌珍
她自学康复训练,只为让脑瘫儿子学会行走;她成立 “关爱中心”,即便经济窘迫、华发早生也从未言弃,她是照进百余名 “慢天使” 生命里的光。
冬至当天,建辉基金会的 2 名志愿者来到李昌珍创办的关爱中心,代表捐助人为她送上慰问物资,和孩子们一起吃饺子、玩游戏,为她和孩子们送上一份冬日的温暖。李昌珍满怀感恩地说:
“非常感谢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对我们行善者的帮助支持,感恩所有的捐助者,让我倍感温暖与爱。”
陈实
年近七旬、公益生涯超过 20 年的行善者陈实,2024 年他组织、参加公益活动超过 1000 场,全年无休,不知疲倦,不求回报,但对捐助人的资助与志愿者的陪伴却满怀感恩。
在建辉志愿者为他举办的庆生会上吐露心声,他深情地说:
“感恩你们这么多年一直关照我,我做这么多年没有人对我们进行关怀,第一个是建辉基金会和各位捐助人,对我们关怀。这个温暖我们一定要传递给社会,我们要更好地做公益。”
以上这些行善者,仅仅是建辉基金会长期致敬的 1480 名身处困境的个体行善者中的代表,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他们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我们深知,与他们的伟大善举相比,我们所做的一点点努力还远远不够。在如今 “老人倒地不敢扶” 的社会现象下,他们依然坚守着无私无畏帮助他人的信念,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性本善” 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当他们老了病了弱了时,他们更应该、更值得被这个社会温柔以待。
这个世界上,或许有许多需要扶贫济困的人,但行善者才是更需要、也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呵护的 “火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点燃了爱的火焰,照亮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新的一年,诚挚邀请您和我们一起,用善行开启新篇,成为行善者中的一员。
值此新年之际,衷心地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陪伴。愿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健康康,每天都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工作顺顺利利,所有的努力都能收获丰硕的成果;家庭和和美美,尽享天伦之乐。愿您在行善的道路上,不断收获成长与感动,让善良的种子在您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