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0日上午,一场简朴的捐赠仪式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私坪村举行。右腿高位截肢的行善者梁瑛在建辉基金会捐助人的支持下,终于拥有了一辆残疾人电动车。
梁瑛在电动车捐赠仪式现场 2011年,38岁的梁瑛不幸患上了骨瘤,经过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右腿不得不进行高位截肢。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促使她在很长一段里不想出门,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 幸好,在孤单无助的日子里,她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读书、写作。文学的滋养,让她的内心逐渐开朗坚实起来,终于有一天,她走出家门,加入读书会,回归正常生活。 有了这样一段人生经历,梁瑛深深体会到精神力量对残障人士重启人生的重要性。一直在村里义务宣传妇幼保健知识的她,再次动了助人的念头。 读书与写作给了梁瑛莫大的精神力量
2016年,梁瑛和残友一起创办了“关东文学”公众号,用文字为残友们拂去心灵的阴霾,还建立了微信群,了解大家的困难。此后,她经常和队友们一起,上门看望那些生活贫苦的残友。 2017年,梁瑛把自家的客厅改造成公益图书室,将自己的500多本藏书拿出来,号召残疾人朋友过来一起读书、交流。 小图书室里有大爱 图书室开放后,受到了残友们的热烈欢迎,梁瑛又开始琢磨如何进一步帮助困难残友。2018年,她一下子做了好多事。 新年伊始,她组织爱心人士慰问当地困难重残人士,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并激励大家加强身体锻炼,尽早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5月,梁瑛了解到两位生活极其艰难的重残人士,郭先生和李先生,他们的情况非常类似,都是年纪轻轻就遭遇意外,高位截瘫后十几年没出过家门,其中郭先生长年卧床,全靠父亲照顾,一旦父亲不在家,他就挨饿,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甚至几天才吃一顿饭。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两位残友对人生彻底失去了信心。梁瑛得知后,经常组织爱心人士前去慰问,帮他们清洁护理、还送去生活物资,鼓励他们勇敢走出家门。 一条腿,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路 到了夏天,梁瑛先后两次组织助残晚会。在没资金、没场地的情况下,她安排残友们到家里来排练,自己拄着拐杖给大伙下厨。 10月,梁瑛开起了爱心小店,烤红薯、卖瓜子,用微薄的收入帮助重残人士,忙得不亦乐乎。 家务活,梁瑛一件也没落下
2019年4月,建辉基金会的志愿者走访了梁瑛,被她坚强乐观的精神深深感染,虽然自己家还属于贫困户,但她却想尽办法帮助残友,“他们比我更难更需要帮助啊。”她说。 随后,建辉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将梁瑛评定为致敬人物,为她提供节日慰问、生活补助和心愿支持服务。 在捐助人的支持下,梁瑛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助残事业也进一步发展。2021年,她又创办了残疾人康复艾灸理疗服务工作室,免费为残友们艾灸,对一些不方便来工作室的残友,她还上门帮他们艾灸。 可是梁瑛自己出行也不方便。一直以来,她都是以残疾人三轮车代步,拉货或给残友们送物资时的麻烦可想而知,她想换成四轮电动车,但总也没存够钱。 梁瑛用来代步的三轮车 建辉基金会在了解到梁瑛的心愿后,代表捐助人为梁瑛汇去了4000元善款,加上她自己存的3000多块钱,终于购进了一台电动车。 在捐赠仪式上,梁瑛一再感谢捐助人的爱心资助,让她的出行更加方便。相信有了这台新车,她的行善之路将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