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 |那个在长江上救人无数的英雄走了
2020-04-03
这个清明,我们要祭奠一位草根英雄。他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的骨干队员童淑华,20多年来挽救了无数溺水者,险象环生却从不退却,生活贫困却淡薄名利。今年春天,这位令人尊敬的老英雄永远离开了。

在武汉的长江救援志愿队,没有人不知道发生在2014年10月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事件。在那次救援中,长江救援队的7名队员合力救起了3名落水者,一名队员不幸牺牲。童淑华就是3名下水救人的队员之一。
6年后,贫病交加,一生救人无数的童淑华在武汉的家中悄然离世,什么也没留下,但又留下了很多,很多… ….

童淑华生前在王家巷值守点

01

听到有人喊救命,就忍不住跳下去救人。

在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武汉,长江和汉江不但构成了武汉特有的地形与风光,同时也成为人们最喜欢嬉水游玩的地方。
但是两江江面的大片浮萍和江中汹涌的暗流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据统计,两江每年的溺亡人数都超过40人,高峰时甚至超过70人。
2010年,18支来自民间的冬泳队自发组建长江救援志愿队,100多人在工作之余,义务轮流值守两江的主要险段。
生于1949年的童淑华,是长江救援队王家巷支队的骨干队员之一。水边生水边长的他从小喜欢游泳,有空就到江中畅游一番。加入冬泳队后,更是队里公认的游泳高手。
上个世纪90年代童淑华下岗后,为谋生路,他发挥自己的所长,考取了救生员资质证书,开始在游泳池担任救生员。久而久之,救人成了他的职业本能,“听到有人喊救命,就忍不住跳下去救人”。
参加冬泳队20多年来,童淑华参与救起的溺水者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人。性格内向,言语不多的他并没有太在意自己的“英雄事迹”,每次救完人后都是该干嘛干嘛,并没有把救过的人数放在心上。

02

两次救援,终生难忘

但是有两次救援经历,却让童淑华终生难忘。
大概是2004年左右的一天,童淑华和一名队友在龙王庙水域附近游泳。“当时两艘小船在江面捞人,谁料一个大浪打过来,两艘船都被冲翻了,7个人全部掉到水里,拼命喊救命。”
此时江水异常湍急,而且风大浪大,童淑华根本不可能跳入水中救人。他灵机一动,将自己的腿伸到江面,落水者扯着他的腿一一上岸。7个人全部获救。
相比之下,另外一次救援行动则艰难且惊险得多。
2014年10月25日晚上7点多钟,童淑华和另外两名救援队队员魏需建,李首映像往常一样在王家巷江边当值。


当年童淑华和队友救人所在的水域
一会儿,队友陈忠贵也骑着电动车过来了。8点刚过,童淑华隐约看到海事码头上有个人向这边拼命招手,似乎还急促地喊着自己的名字,定睛一看,是码头的工作人员董师傅。不好,出事了!四个人赶紧一路小跑,上了海事码头。
黑暗中,隐约可见一个人趴在锚链上,童淑华顺手从船上抓过一个救生圈丢了过去,无奈江水太急,救生圈刚接触水面就被江水冲走了。着急的童淑华转身就要下水,被身旁的魏需建一把拦住:“水这么急,你不要命了啊?”
这时候,董师傅从船上拿来一条很长的胶管子,给童淑华拦腰系上,魏需建怕不扎实,还特意多绕了一圈,然后几个人拉着绳子,把童淑华从一米多高的船舷上慢慢放入水中。
另一个队员陈忠贵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救生器材,救人心切的他未做防护准备,便纵身跃入江中。
在暗夜的激流中,童淑华和陈忠贵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那个锚链上的小伙子托了起来,一左一右慢慢游回船边。在队友们的帮助下,三人顺利上船。童淑华这才发现自己连外衣都没脱就下水了,这会儿才感觉到冷。
获救的小伙子显然是惊吓过度,在恐惧和寒冷中只是不停地打着哆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队员们本想问他有几个人一起下水,却问不出个一二三来。
董师傅想了想说:“刚才好像听到有几处声音,应该不止他一个人。”这时,另外三名队员也赶到了,大家一起四处张望,全面搜寻。轮渡公司的值班门卫徐堂雄闻讯后拿来一个大电筒,在江面上仔细察看。
看到了!约10米,30米外各有一个人!还可以看到泵船边凶猛的激流,和水面上大片的水葫芦。童淑华和陈忠贵来不及多想,纵身再次下水,另外一名队友蔡从庆也跳入水中帮忙。
童淑华游到较近的一个落水者身边,小伙子的头趴在一片水草上,已经失去了意识。江水寒冷且流速极快,还有像沼泽一样诡异的水葫芦,童淑华心里很清楚,必须赶紧把他救上岸,他撑不了多久了。
他卯足劲,好不容易才把小伙子的上半身移到救生圈上,然后又用尽全力一路把他推回岸边。脚刚沾到地,童淑华就一下瘫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事后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就是累得完全感觉不到手脚的存在了。”
童淑华不知道在自己拼尽全力救人的时候,他的队友陈忠贵已因体力不支,沉没在水葫芦下面了... …
在这次惊心动魄的救援中,他们挽救了3条年轻的生命,却永远失去了一位熟悉的伙伴陈忠贵。
童淑华后来想起也不禁后怕,若非自己身上捆着一根软管,甲板上的队友合力拉他上岸,以他当时万分危急的状况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童淑华获得的荣誉之一
然而后怕归后怕,下一次碰到有人遇险,童淑华还是毫不犹豫地下水救人。“每次救人上岸后,我总是对自己说,下次就不要再下去了。但是听见有人呼救,又忍不住跳下去。”
童淑华说,自己凭着良心能多救一个人就多救一个人,不管被救者对他持什么样的态度。这么多年来,童淑华已经成为救援队抢救遇险者最多的队员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童淑华的身体已大不如前,但他仍坚持每天到江边巡视。深知长江凶险的他,唯恐错过溺水者的呼救声。

守望中的童淑华


03
经历坎坷,晚景凄凉

在水里奋不顾身救人的童淑华,在生活中却是顾虑重重。
童淑华一生经历可谓异常坎坷。在他40多岁时,妻子就得了重度内风湿,长年卧病在床,必须靠童淑华照顾。后来连唯一的儿子也生了重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三口全靠童淑华微薄的工资和家庭低保艰难度日。
2010年老伴去世后,他和儿子两人相依为命。
对童淑华来说,生活中最快活的时光就是在冬泳队里和老朋友们畅游长江,然后坐在一起喝点酒,说会话。
性格刚强的他只有在自己最熟悉的朋友面前,才会显露自己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老友们都知道他最大的担忧就是万一自己走了,生病的儿子怎么办?
2019年年初,童淑华不幸患了膀胱癌,做了手术后身体越发虚弱,大部分时间只能呆在不足10平方的小屋里,境况凄凉。
为了支持童淑华,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于2019年10月将童淑华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为他和家人带去了一份饱含关爱的慰藉。


病床上的童淑华,手持建辉基金会送上的致敬行善者牌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另外,在得知童淑华的情况后,建辉基金会在当地的志愿者者团队每隔一段时间就上门看望老人家,送上一些日用品,帮老人做点事,陪老人聊会天。

2019年8月17日,志愿者前往探望身体不适的童淑华。

04
世间再无童淑华 

岁末,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袭击江城,一夜之间武汉紧急封城。在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病重的童淑华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带着对亲人无尽的牵挂,于2020年2月25日不幸逝世。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的《清明》在这个清明节读来令人更觉黯然。桃李花开,季节交替,大自然的生息亘古不变,只是世间再无童淑华奋勇救人的身影。
然而有情之人总能在天地的苍茫中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情。你看那巍然屹立的鬼蛇二山也默默,你看那川流不息的两江江水也默默,但山水有灵,它们见证了,它们也将记得,一位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至情至性的老人,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无数个生命。
愿童淑华老英雄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