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条寻亲视频助人团圆,当妻子患癌,帮过的人都来帮他了
2025-09-22
四川省邻水县的陈一超,是“邻水爱心公益团队”的固定摄像,从2016年起,他与老友甘彪一起投身公益寻亲,拍摄发布4000余条寻亲视频,助力60多个家庭重获团圆。建辉慈善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于2025年1月将他评定为致敬人物,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2024年7月,老陈的妻子罹患乳腺癌,清贫的小家瞬间陷入绝境。在众多他帮过的寻亲家庭和爱心人士援助下,妻子顺利手术,身体渐渐康复。现在,老陈最大的心愿就是,妻子早日痊愈,他钟爱的公益寻亲事业能够继续。
图片


邻水“老陈”陈一超是4000多条寻亲视频的“掌镜人”。


他和老友甘彪,自打2016年起,就一起投身公益寻亲。老陈摄像,甘彪发布,老陈是公益团队队员,甘彪是队长,他们一起制作推送的视频共计促成了60多个家庭的团圆,其中也包括老陈自己——2021年,老陈找到了失散26年的儿子。


2022年中秋,甘彪和队友给他筹备了一个隆重的六十大寿。生日宴上,他郑重承诺:“只要还有力气,我就要一直投入帮人寻亲的事,为他人创造更多的好运。”


然而,言犹在耳,2024年中,他却不得不为自己的公益事业按下了暂停键——相濡以沫的妻子查出了乳腺癌,高昂的手术费让这个清贫的小家陷入了绝境。


但善意终有回响。他曾帮过的寻亲家庭、以及热心网友和志愿者纷纷伸出援手,帮他筹集费用。看着妻子渐渐康复,回想这几年的经历,常让老陈感慨:人生就像他助人寻亲一样,悲喜参半是常态,但只要脚步不停,希望总在前方。



图片


陈一超和妻子张成碧是2016年才从农村搬到邻水县城的,儿子上了县里的中学,他们租下一间简陋的屋子,一边打工,一边陪读。


2017年,老陈结识了开烧烤店的甘彪,就到他店里做了店员。


图片

陈一超(右)是甘彪(左)烧烤店的店员


2018年冬天,一个身影闯入了他们的视线 ——马路对面常有一位流浪老人经过,穿着单衣、雨靴,背一个大筐,身边跟着条流浪狗。



图片

流浪的可怜老人


了解之后才知道,这可怜的老人不会说话,一个人在桥洞下搭了个棚子,靠割猪草换点粮食。


甘彪喊老人每天来店里吃饭,陈一超主动帮老人洗脸洗脚,过年时,还邀老人一起到店里吃团圆饭。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甘彪和老陈想帮老人找到家人。也就是从那时起,陈一超第一次举起手机,用笨拙的手法拍下了一条寻亲视频。


图片

流浪老人种的菜地


视频发布后,没有回音,就继续拍。


2018年11月15日,“帮帮这位老人,在邻水来了八年。”


2018年11月16日,“老爷爷没有牙齿,只能吃汤饭,天冷了暖胃。”


2018年11月17日,“老爷爷的小家今天漏雨,我给他盖好了。”


……


直到第 426 条视频发布后,奇迹终于出现了 —— 老人远在重庆的哥哥在抖音上认出了他。


图片

流浪老人与哥哥团圆


2019年3月1日,甘彪发布了一条新视频——“今天是个圆满的大结局”,他和老陈驱车100多公里送老人回家,之后每年都会专程去看望他。


图片


“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许就会改变别人的命运”。成功帮流浪老人回家,极大地鼓舞了甘彪和老陈,也让他们在寻亲家庭中小有名气。


甘彪的烧烤店,成了寻亲据点,本县及周边寻觅亲人的,都找了过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也加入其中,“邻水爱心公益团队”渐渐壮大,而陈一超,也成了团队的固定摄影。


图片

老陈、甘彪和其他志愿者、寻亲当事人


那时的老陈已不再年轻,对智能手机的操作本就生疏,但为了拍好视频,他自学运镜、追焦,视频画面起初“摇晃得像地震”,慢慢稳定连贯,甚至还通过短视频自学,学会了“蒙太奇”这样的专业手法。


他说:“我没钱,但能出力。”烧烤店夜里营业,凌晨四五点才下夜班,补几个小时觉后,甘彪和老陈立即赶去帮寻亲者录视频。有时一次要录十几个人,耗费几个小时。一旦有寻亲线索,不管多远,他就会跟着甘彪开车去问。


图片

老陈拍摄了4000余条寻亲视频


路奶奶是他们帮扶过年龄最大、也最顺利的寻亲者。2022年年初,志愿团队下乡扶贫,当地人听说他们找人厉害,就托他们帮97岁的路奶奶寻找失散70年的女儿。


第二天,甘彪和老陈录好视频发了抖音,第五天,就收到了回音。


路奶奶本是安徽人,70年前因战乱辗转流落四川,3岁的女儿则留在了老家。建国后,她曾四处打听孩子的消息,却渺无音讯,渐渐也就断了念想。但年纪越大,对女儿的惦念越深。寻亲视频里,97岁的老人一字一顿,清晰地说出了家乡所在地和家人名字。许多安徽老乡看到了,便帮忙转发。


四天后,好消息传来——当年的小女孩已经是78岁的老人,白发苍苍,儿孙满堂。时隔70年的重逢,78岁的女儿抱着97岁的母亲,含泪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路奶奶戴着红帽子,穿着红棉袄,给女儿发了120块的压岁钱。


图片
97岁路奶奶和78岁女儿的团圆现场


还有一个30岁的小伙子,找到家人的当天在朋友圈晒出团圆饭,写道“现在我有全家人的爱了,爸爸妈妈很爱我!”小伙子多年来一直边打工边找家人,走遍了天南海北。寻到亲后他才知道,父母当年弄丢他后,也一直边打工边找孩子,辗转跑过厦门、广州、贵州等地。


寻亲者李景伟,凭借4岁时的记忆,画出了家园的水塘、竹林、水田、旱地,低矮的瓦房,和屋后连绵的群山。这些记忆在思乡的岁月里反复浮现,通过老陈的镜头和甘彪的抖音发布,李景伟得到了警方帮助。在采血入库和实地走访后,见到了久违33年的母亲。


图片

李景伟靠一条手绘寻亲的抖音视频找到了母亲


“帮人获得团圆,是一件多有成就感的事啊。”老陈说,每一次听着别人的悲欢、或者见证团圆,心软的他都跟着掉泪。“看到了太多家庭无助的时候。因为无助,他们更会觉得我们是希望。”


图片


一次次帮别人团圆,触动了陈一超藏在心底的秘密。2020年8月,他终于忍不住对甘彪吐露——他也有个失散的儿子,一直不好意思提,因为孩子是自己送养的。


1995 年,陈一超的第三个儿子出生。当时家里已经有两个孩子,又很穷,交不起超生罚款,不得已,咬着牙把才50多天的孩子抱给了临镇的两位老人。但是,孩子长到两三岁时,老人又把孩子送养给了河南一个家庭,自此就失去了音讯。


送走孩子时,老陈大哭一场,但他别无选择。他1989 年结婚,结婚的棉被还是向别人借的。分家得到的房子,在一次地震后进了水,一直没钱修,厨房地上积水,水里钻着水蛇、螃蟹和黄鳝,做饭都要提防被咬。1990 年,结婚的第二年,27岁的他一个人在广东流水线上打工,一天挣8块钱,一个月200,一个土豆吃三四天,连土豆都吃不起了,就拌点盐巴下饭。


图片

陈一超夫妻在县城租住的简陋小屋


看着一个个家庭因自己而重聚,他却一直犹豫纠结——他怕孩子怨他。甘彪问他:“你都要 60 岁了,还不找吗?”甘彪把老陈推到了镜头前,他在视频里哭了:“当初他走的时候,我心里很难受,一个多月没办法睡觉”。


图片

老陈在抖音发布的寻亲视频


甘彪还特意开车带他去了两位老人的镇子,挨家挨户打听。但老人住的那一片修了水库,原来的居民也搬迁了。


五个月后,转机出现,老人的一个亲戚刷到了陈一超的寻亲视频,給甘彪发来老陈儿子养母的电话。他们父子就这样联系上了。


视频电话里,俩人聊了一个多小时,都落了泪。老陈问儿子,“你现在怨我吗?”儿子笑了笑,轻声说:“不怨,我已经结婚了,现在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不会怨的。”


2017年正月初八,儿子打来视频让老陈猜自己在哪里,“我说我猜不中,他说我到邻水了,回老家了。”那是儿子给他的一个惊喜,也是父子相认后第一次见面。


找到儿子后,老陈把微信名改成了“陈开心”,妻子也跟着改成了“开心果”。


那真是老陈人生最开心的一段时光。2022年中秋,甘彪和队友又一起给他张罗了一个隆重的六十大寿。


宴席摆了十桌,蛋糕买了六层,几十个朋友聚在一起,老陈满足得不得了。年轻时打工吃了很多苦,也没少受白眼,年纪大了,反倒因为寻人,收获了这么多尊重和友情,这辈子,值了。


图片

2022年中秋当天,老陈和甘彪在生日宴上


生日宴上,他郑重发言:“只要还有力气,我就要一直投入帮人寻亲的事,为他人创造更多的好运。”


图片


但命运无常。2024年7月,妻子张成碧确诊了乳腺癌。“我人都崩溃了,我知道平时很少照顾我老婆,很愧疚。”这些年,他忙着做公益,妻子一直很支持,还常常叮嘱他:“你就多做一点好事,自己注意安全就可以。”


但眼下,老陈觉得自己好无能。俩人月收入加起来不过五千,要租房、要生活,还要供儿子上大学,再加上这些年他把精力都投入到公益寻亲上,家里几乎没有积蓄。


动辄十几万的手术费,让两口子陷入了绝境,不得已只能在网上发出求助信息。


“做公益八年,却挽救不了身患乳腺癌的妻子,邻水志愿者‘老陈’携家人含泪求助……”


甘彪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发起募捐活动。 “老陈是我们团队的骨干,他这些年为公益寻亲付出了很多。”



善意往往是双向的。许多曾受过老陈帮助的寻亲家庭、热心网友和志愿者都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为老陈一家送去了希望。


儿子小陈看到甘彪发起的筹款,打电话回家安慰父亲,第一次喊了老陈“爸爸”。相认之后,小陈曾对老陈说过:“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有两个字叫不出来。”老陈说:“慢慢来,你什么时候叫我都可以。”因为母亲的病,老陈终于等到了这声迟来的“爸爸”,夫妻俩都很开心。


图片

老陈发布的抖音视频截图


妻子生病后,老陈辞了职,也暂时停下了公益的脚步。他在街上摆了个小摊儿,卖点凉虾之类的小吃维持生活。把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妻子上,给她做饭,陪她唱歌、做运动。


历经两次手术和一段时间的治疗,张成碧的身体渐渐好转。又能吃到妻子亲手操持的饭菜,看到她乐呵,就是老陈现在最稀罕的幸福。今年七夕,他学着年轻人的浪漫,给妻子送了一束花,就想逗她高兴。


图片



等妻子彻底好了,陈一超还想回到公益寻亲的队伍,帮更多失散的家庭团圆。日子或许清贫,生活磕磕绊绊,但希望一直都在。而且,他不仅能守护自己的希望,还能为他人点亮希望——这,便是公益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