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浠水县的李军、叶冬平收留一位流浪聋哑老人,17年待之如至亲。建辉慈善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于2022年12月将他们评定为致敬人物。希望善良的他们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对于建辉捐助人的关怀,夫妻俩大为感慨:“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李军、叶冬平夫妇
2021年12月3日,湖北浠水县一位75岁老人在“儿女”陪同下,走进派出所,办了户口,并终于拥有了姓名。
他跟女儿的姓,姓叶,名党生,生日也因此拟定了跟随党的生日——7月1日。
这话听来很是颠倒,怎么有人75岁才取名?怎么父亲要跟女儿的姓?怎么生日还能自己定?
事情是这样的,叶党生,本是一名流浪者,17年前,从李军、叶冬平的夜市摊儿上讨过两碗饭吃,后来,两夫妻就把他“捡”回了家。
老人一定也曾有名有姓,但他天聋地哑又不识字,姓名和他的来处一样,隐入尘烟、已然成谜。
李军、叶冬平待这位无家可归的老人有如至亲,奉养了十几年。办户口,是他们给老人的一份仪式感,意味着彻底的融入和永远的接纳。
2006年一个初秋的夜晚,叶党生自行闯入了李军、叶冬平的生活。
▲李军、叶冬平在自己的夜市摊儿上忙碌
那天,夫妻俩照例在自己的夜市摊儿上忙到深夜。客去人稀时,已是明月西沉,一位衣衫破烂的老人慢慢走了过来,他递给叶冬平一捆码得整整齐齐的柴火,又指着灶上的饭菜比比划划,显然是饿了。
叶冬平热心地给老人盛了一碗饭、一盘菜,老人也不客气,狼吞虎咽吃完,站起来走了。
第二天,同样的时间,老人又来了,又是一捆柴,一通比划。热饭热菜下肚后,这次他没走,朝着俩人笑了笑,站起来主动帮忙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
夫妻俩不由得心里一暖,看老人不会说话,李军拿来纸笔,想问问老人的情况。可是,当他写下“你叫什么名字?”老人却尴尬地直摆手,原来也不识字。
老人感受到了夫妻俩的善意,之后几天,几乎天天来,吃饱喝足,就帮忙打扫卫生。
老人脸上总有洗不净的污泥,衣服也破烂肮脏,却并不滥用他人的善良,对这个可怜又勤快的老人,叶冬平看着总觉又辛酸、又心疼。
有一天,叶冬平打手势招呼老人到她店里二楼去洗个热水澡。可能是难得的干净给了他体面和尊严吧,洗过澡后,老人比划着谢了又谢。
然而,随后几天,他却突然不来了。
每天忙到夜半,烟火散尽时,叶冬平总忍不住一遍遍张望老人来时的方向,隐隐有些牵挂。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她,在街上见过老人,蜷着身子,露宿街头。
叶冬平不由心里一酸,她跟丈夫李军商量:“要不咱们把他安排在家里住吧,有空再带他找找亲人。”同样善良的李军也没犹豫,爽快同意了。
第二天,叶冬平就找到老人,把这个来历不明、无名无姓的陌生老者领回了家。
叶冬平让女儿叫老人“哑爹”(爹,在当地是对祖父的称呼),自己和丈夫也随着叫。从此,老人就成了这个家里,每个人的“哑爹”。
叶冬平自幼孤苦,无比渴望亲情。她1972年生在湖北蕲春县,不到1岁失去母亲,12岁时父亲又撒手人寰。
成年后,她在浠水县打工时,与李军相识相恋。李军是浠水本地人,大叶冬平两岁,性格直爽、踏实肯干、大山一般可靠。
1993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为了给女儿一个更好的未来,双双下岗的小夫妻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租了店面,开了一家大排档。
俩人同心同力、都肯吃苦,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一点点积累起一份家业,在原先祖宅的基础上建起了一座三层小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叶冬平在自家的大门前
美中不足的是,李军父母先后去世,让他们深深感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无奈。
因此,他俩平日里就格外尊敬、善待老人。看到乞讨的老人,无一例外都会在他们的碗里盛满饭菜;遇到有老人需要帮忙,也绝不吝惜伸出援手。
收留“哑爹”之后的半年时间里,夫妻俩跑遍英山、武穴、鄂州、黄石等周边数十个乡镇,为他寻亲,却始终一无所获。
他们只好将“哑爹”带到清泉镇派出所,民警给老人拍了照片,检测了DNA,将他的信息发布到网上,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依然没有消息。
曾经的陌生人在这漫长的寻找和陪伴中渐渐变成了真正的家人。
李军、叶冬平对“哑爹”很孝顺。
“哑爹”日渐苍老,叶冬平经常给“哑爹”剃胡须,帮他洗脸。“哑爹”喜欢喝饮料、吃甜食,叶冬平从不缺他的零花钱,让他随时能买。“哑爹”爱吃藕粉,她经常一囤就是一箱。“哑爹”抽烟,李军每个月都会给他买两条。“哑爹”生病了,两口子好吃好喝、轮流陪侍。
▲叶党生老人在叶家有自己的房间
而李军、叶冬平也从哑爹那里得到了久违的父爱。
“哑爹”每天跟着夫妻俩去大排档,李军忙着炒菜,叶冬平招呼客人,“哑爹”也不闲着,帮忙择菜,要么收拾碗筷、扫地。
“哑爹”经常跟叶冬平一起去买菜。买好菜,叶冬平想自己拎着,“哑爹”总是从她手里抢过去。一个菜贩羡慕地说:“你爸生怕你累着,真疼你呀!”“是啊,是啊。”叶冬平总是笑呵呵回应着。
有一年,叶冬平身体不适,李军陪她住院治疗了一周。因为放心不下“哑爹”,叶冬平让李军先回家。“哑爹”一看,李军一个人回来了,以为他把叶冬平弄丢了,气呼呼打手势责怪他。李军赶紧和叶冬平微信视频,看见屏幕里叶冬平的笑脸,老人这才放心。
这份亲情已经保持了将近17年,哑爹看着叶冬平女儿上大学、结婚、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爷孙俩一直像真正的祖孙一样亲昵。每次见到孙女和两个重外孙,哑爹的眼神里满满都是爱,抱着重外孙舍不得放手。孙女也“哑爹、哑爹”一声声紧着叫,还经常给哑爹买衣服、鞋子和他爱吃的零食。
叶冬平说:“这里就是他的家,我们把他当成自己的家人,只想一起平平淡淡地生活。”
近些年,“哑爹”年纪越来越大,小毛小病也越来越多。但是,他上不了户口,办不了医保,很是不便。
所幸,当地媒体听说了这“捡来的亲情”,广为宣传,引起重视,“哑爹”的户口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2021年12月3日,哑爹从头到脚一身新衣,在李军、叶冬平的陪同下到了派出所。
定了名叫党生,民警问:“姓随谁?”李军看了看叶冬平,大方地说:“哑爹在咱家这些年,老婆你付出更多,就让哑爹随你的姓吧。”
哑爹75岁高龄,拥有了一个特别的生日,和一个响亮的名字。
曾经风餐露宿的流浪老人,现在拥有好几把钥匙,家里的、店里的、自己房间的,他把它们都挂在胸前,很少离身。
叶冬平一家和哑爹的故事传开后,也有人联系叶冬平,表示哑爹很像他们走失的亲人,遗憾的是,等他们一一赶来后,都发现不是。
但是,有一天一家人在院子里晒太阳,哑爹靠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用手势说,再有人来找他,他不愿意走。
叶冬平大声地笑他:“行,听您的!”
”哑爹“和李军、叶冬平夫妻的故事,美好的仿佛一个童话。烟火柴米的联接、因怜而生的信任、超越血缘的大爱,发生在这个特别的家庭里一切,都让人倍感:人间自有真情,人间真的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