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拾荒奶奶,何以人人赞叹?
2024-02-19
目不识丁、拾荒为生,生活贫困却因拾金不昧而闻名,年近八旬还在照顾比她更孤独、更困难的老人。贫穷没能让她丢弃善良,她是塘里村人人尊敬的最美奶奶。



图片


外墙没有抹过水泥,裸露的红砖已经变色发黑;屋内毛墙毛地,凌乱地摆放着一些生活必备的家什;屋外分门别类堆放着各样废品,表明了屋主的职业。这本是一套新房,然而未完工,未装修,放了十几年,已经挂满岁月的伤痕,屋内屋外处处透露着生活的简陋与仓皇。


然而,它的主人,拾荒老人曹笑妹,却并没有因为贫瘠的生活而丢弃善良,经济拮据却拾金不昧、年近八旬还在帮助比她更孤独、更困难的老人,是全村人人尊敬赞叹的最美奶奶。


图片


弯腰曲背,精瘦却有力,几乎每天,早起的村民都能看见头发花白的曹奶奶推着一辆沉重的板车,穿村而过,开始一天的劳作。


曹奶奶家在江西省鄱阳县塘里村,她是村里的低保户,2013年老伴去世后,就一个人带着小孙女靠拾荒生活。儿子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留给她住的这套房子,十几年前借钱开工,到现在欠账还没还完,房子也没完工。


图片

曹奶奶以拾荒为生


走进曹奶奶家,给人的感觉是空旷,不多的几件家具红漆已经磨损,边角露出了木材的本色,几只破旧的条凳被当成了置物架,凌乱地摆着一些日用品,废角铁焊了一个简易的炉灶,就是她的厨房。


图片


图片


贫穷的曹奶奶2018年春天出了一次名。那天,她照例在垃圾场里翻捡可以回收的废品,勾出一个易拉罐正打算踩扁,却发现里面有东西。随手一掏,竟然掏出两条金项链和若干现金。幸运的是,和这些贵重物品放在一起的,还有一张证件。曹奶奶一看,证件上的人她认识,就是本村的村民。她把手头的活儿放下,先赶去让这些东西物归原主。物主正为自己往易拉罐里藏贵重东西的糊涂行为懊恼,失而复得真是喜出望外。


图片


生活贫困,却拾金不昧,媒体记者为宣扬曹奶奶的优良品质来采访她,她笑得像个羞涩的孩子。


图片


曹奶奶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天性善良的她只认一个朴素的理儿:丢了东西失主会心急,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拿。


图片


其实,这并不是曹奶奶第一次拾金不昧,拾荒常常会捡到别人误扔的东西。钱也好,首饰也好,她向来都会想方设法寻找失主。


不过,这个拾荒的穷奶奶之所以会让全村人竖起大拇指,还不只是这个原因。



曹奶奶向来热心。


塘里村前面有个湖,湖里面长满菱角藤和其他水草,村民在湖边洗衣非常不便,曹奶奶就隔三差五主动清理水草。


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只有在突然失去的时候才会发现它的重要。有一年,曹奶奶在外打工没回,湖里水草丛生,村民才发现这些水草清理起来有多麻烦,不由得,就念起了曹奶奶的好。



曹奶奶自己年纪也不小了,还总是主动帮助和照顾村里比她年纪更大的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


90岁的徐霞珠老人,两个儿子一死一病,儿媳外出,留下她一个人时,曹奶奶就会去帮她劈柴、挑柴、洗衣、挑粪......老人常常感慨地说:“笑妹呀,她什么都肯帮我做的。”


图片

曹奶奶在照料徐霞珠老人


年近九旬的范娇龙老人,三儿三女都不在身边,十几年来,曹奶奶更像是她的亲女儿,平时送菜、端饭,搀扶她出门溜达,病了在床前照顾。


图片


村里的老人们大多得过她的帮扶,有时是举手之劳,有时是尽其所能。孤独的她用温暖她人把日子过的热热闹闹,贫穷的她用馈赠和分享把自己变成了心灵的富豪。


图片


细数起来,曹奶奶并没有做过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她像那些偶然温暖过我们一瞬的邻家奶奶,比如,路上有障碍时,曾贴心地提醒了一句;比如,走在黑暗的小巷,曾经为你打开过一只手电......



只是,与生俱来的善良让她把这些瞬间变成她的生活,有如涓涓细流,缓缓润湿着土地;有如习习微风,渐渐温暖了人心。


图片


建辉慈善基金会在江西省的合作团队鄱阳县青年暖阳联合会在了解核实曹笑妹的情况后,提交了这一线索。建辉慈善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于2018年9月将她评定为致敬人物。希望善良的她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