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曾消失的电波,传递出爱最纯粹的模样
2023-11-06
30年未曾消失的电波,她让自己的信念飞出残疾的身体,用灵魂和爱心帮助和激励着广播前的每一位残障听友。


图片


“一颗心,就是一只飞翔的鸟……”每周四,合肥新闻综合广播《共有这片蓝天》栏目都会随着这句开场白准时开播。


这档残疾人专题节目已经坚持了31年,主持人李文也为它风雨无阻坚守了30年,她的声音通过电波温暖了无数残障听友,30年未曾消失的电波,是很多因身体缺陷而生活受限的人们最信赖的精神家园。


李文也是残疾人,三岁患上小儿麻痹,从此就被软得像面条一样的双腿困在了轮椅和双拐之上。但是,她的心和灵魂却从未因此被困,始终自由地像一只飞鸟,做主持、做记者、投身公益、组织并参加残疾人运动会……因为被爱所以懂爱,又把爱传递出去,影响并激励了更多的人。


图片



李文的人生因为拥有充沛的爱而格外丰盈。


家中姐妹六人,李文是最小的一个。因为双腿残疾,从小,父母和姐姐就都对她格外呵护。这样的呵护一直延续至今,甚至于,因为怕妹妹无人照顾,当年大姐找对象的首要条件就是,得支持她把这个幺妹儿带在身边。




小时候总在医院治病,爸爸怕女儿无聊,送她一个小收音机。小李文整天一手抱着布娃娃一手拿着收音机听啊听,无论是评书,电影录音剪辑,还是流行歌曲,一听就会、一学就像。病房里的医生护士病友都喜欢逗她:“小李文,来一段啊。”小李文就来一段,病痛的阴霾常常被她有趣的表演一扫而光,满病房都是欢歌笑语。



图片





图片




因为总在看病,李文也没好好上过学。但是,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和父母亲友充分的尊重,让李文从未感到过自卑。1991年,李文从合肥首届普通话大赛中脱颖而出,从此成了合肥电台《共有这片蓝天》栏目的一名业余主持人。


不入编制、没有工资,李文对这份纯公益性质的工作却无比投入。


1995年,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率全国英模报告团到全国巡回演讲,李文奋力为自己争取到了采访机会。报告团在安徽的七天,作为随行媒体中唯一的残疾人,她一路跟得跌跌撞撞。邓朴方主席七天巡讲,她摔了四跤,膝盖,手腕和胳膊肘,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是逮到提问机会,立刻精神饱满往前冲。邓朴方主席看到她,幽默地说:“大家不要着急,我的小战友来看我了,我先采访下她啊。”




图片




邓朴方主席问李文:“有没有听众来信?”她得意地比划了一下:“这么大的纸箱子,已经足足四大箱了。”


邓朴方又问:“那你都给人家回了吗?”她说:“回了啊,有在节目中回复的,有电话回复的,大多数都写了回信。”



邓朴方轻拍李文的手背,疼爱地说:“小姑娘的手不简单啊。”李文傻乎乎地接着说:“是啊,我的手能文能武呢,文,我能执笔写字儿,会织毛线手套;武,我拄双拐,摇手摇三轮车,我摇的可快啦。”话音刚落,大家“轰”地笑开了。


李文那次采访制作的节目在全国拿了二等奖。



图片




正如李文所说,她对她的听众始终真诚,有信必回、有难必帮。


淮南一个姓徐的小伙子,打工出了意外,摔成高位截瘫,整天坐在轮椅上,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家里本来就穷,为了给他治病,弄的家徒四壁、债台高筑。摔伤时刚21岁,正是人生最美的年华啊,未来仿佛陷入了无边的黑暗。


他是在最绝望的时候偶然听到李文的节目的,节目中有很多和他命运相似的朋友,那些顽强的生命给了他生的希望。后来,他给李文写了一封感谢信,信里随口提到,因为挣钱无门,他连寄信的邮票都成问题。




图片



节目对小徐的影响和他的现状都让李文大为震撼,感受到这虽是个业余职业却赋予她的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她自己掏钱给小徐寄了一整版的邮票和一些信纸信封,又和其他听友一起群策群力帮小徐选择掌握一技之长。最终,听取大家的建议,小徐学会了修鞋,在家门口摆了个摊儿,再后来,修鞋摊儿又变成小杂货铺,基本实现了衣食无忧。



图片




把节目当成责任的李文从不允许自己迟到。但是,电台的办公楼是个老建筑,没有电梯,直播室又在六楼,有一次下大雪,李文提早出门,一路用力摇车才按时赶到办公楼下。但是,落在棉袄上的雪花悄悄消融,厚厚的牛仔大衣因为潮湿变得异常沉重,两条残疾的细腿越发不堪重负。每上一个台阶,每抬一次腿,湿了的棉袄前襟就会像一个大巴掌,重重地拍到腿上。直到她的搭档、也是良师益友闻罡先生眼看误播,跑出来找她,才得以解救。


坐在话筒前,自责的李文久久无法开口。闻罡先生看着大汗淋漓、头顶还在热气袅袅的李文,不禁哽咽,拿起话筒替李文向听众道歉,第一次说起,她是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



那一次,李文记住了,电台大楼,一楼到六楼,一共116级台阶。


当天下节目,电台大门外,一溜停了五、六辆黄面的(那时的合肥出租车都是这种黄色面包车)。看李文出来,每辆车里都探出一个脑袋,冲着她问:“你是李文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李文满脸吃惊、一时张口结舌。见状,一个师傅下车解释说:“听广播才知道,原来你是个残疾人啊,这样的大雪天,也真难为你了,今后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打个传呼,我们保证随叫随到,而且不收分文,只收李文!”一片真诚爽朗的大笑,比冬天的暖阳更加温暖。



图片



116级台阶的独自跋涉止于李文的婚姻,从此,李文拥有了可以背负她穿山跨海的一生挚爱,有了1+1>2、可以陪她治愈更多残疾人的终生搭档。



图片



李文和柳旭相识于高教自考辅导班。年轻的柳旭白皙俊朗,在一家外企工作。爱上残疾女孩这件事,遭到了家人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个声音温润、笑容甜美、坚强乐观的姑娘,深深打动了柳旭,他情愿一生都做李文的双腿。1995年,他们冲破重重阻力,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图片



柳旭信守要成为李文双腿的承诺,20多年,从未更改。他们家在三楼。每天上下班,柳旭背着李文上下三楼四次,每周还要背她上一次电台。每次李文洗完澡,为防滑倒,总是由柳旭把她抱出浴室。在外上厕所,柳旭总是先问一下有没有人,确定无人,再抱着妻子进入女卫生间……



图片



2000年,33岁的李文怀孕了。随着胎儿长大,撑着双拐的她难以负重,经常跌倒。为了妻子的安全,柳旭辞去外企的工作,在家专心照料妻子。2001年春,孩子出生后,一家三口的生活主要靠李文微薄的工资,柳旭就到合肥城隍庙附近,用三轮车帮人拉货。



图片



对妻子身边的残疾人朋友,柳旭总是有求必应:有的参加社会活动,需要上楼,他背上背下;没有成家的朋友,在换季时要把衣物来个大搬家,他也像是在自己家一样有条不紊地帮着收拾;还有哪位朋友家里的灯不亮了、代步车坏了,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他,因为柳旭是学汽车工程的,修理这些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图片



2016年春,在柳旭的提议下,李文、柳旭和合肥市马拉松运动协会一起组建了合肥蓝天残疾人马拉松跑团,这是省内第一个残疾人民间运动组织,也是李文第一次尝试由文化助残而发展体育助残。跑着跑着,就发现,其实,马拉松运动对于残疾人来说,更深远的意义不是跑马本身,而是残疾人能和健全人站在同一跑道上,用自己的方式跑完赛事;能和所有人一样,成为社会生活的建设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李文在日记中写道:我一直都是那根带伤的、幸运的、被爱人小心呵护着的青青长春藤,“沿着爱人早谢而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而上”……这恐怕是关于谢顶最浪漫的描述了吧。


二十多年相守,柳旭不再俊朗,头顶空旷、肚子微凸,李文也不再美丽,华发早生、皱纹也悄悄爬上了眼角,但是,他们的爱依然纯粹、依然温度不减,携手助残这件事儿,他们也依然在坚持。




图片



爱,不一定总能创造奇迹,但是,它会让你在人生路上跋山涉水时,退有港湾、进有力量,多少深陷黑暗的人们都是因为一点人间温暖就坚持到了日升月落,这就是柳旭为李文,李文为残疾朋友们二十多年付出帮扶的最大意义。



建辉慈善基金会在安徽的合作团队在了解核实李文的情况后,提交了这一线索。建辉慈善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于2018年7月将她评定为致敬人物。希望善良的她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