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的全部意义,就是让他们和世界好好告别
2023-10-30
一间老房子,撑起一片新天地,30年为5位非亲非故的五保老人养老送终,用爱心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了最好的标注。

图片


她家境并不富裕,却在30年中持之以恒地为5位非亲非故的五保老人养老送终。

为照顾这些老人,她和丈夫生活极其节俭,清贫劳累一肩挑。

如今,她78岁了,也已经是个暮年的老人了。

回首自己过去30年间所做的事情,佘长淑老人只轻轻地感慨一句——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是都值得,只要自己身体能行,碰到这样的事,以后还要做!

图片


1982年,38岁的佘长淑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了,80年代,大家的生活都不富裕,即使佘长淑每天和丈夫辛勤劳动,也只能维持基本的生计,勉强度日。


那时,村里的佘世凤老人是五保户,神志有问题,常在各家各户门前流浪。


佘长淑见不得老人孤苦无依,便起了一个念头。


虽然是一个临时的决定,但是自此之后,佘长淑却在不断重复这个决定,而这一持续,就是整整30年…



佘长淑和丈夫商量过后,将佘世凤老人接到家中。家里地方不够,就想办法让孩子们挤挤,好几个孩子挤在一张破床上,只为给老人腾出一个床铺。


粮食不够,只能自己一家人每顿少吃一些,给老人吃顿饱饭。


就这样,佘世凤成了她照顾的第一个五保户。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4年多。


直到1986年,佘世凤去世。


图片


同样是1986年,佘长淑看见邻村的一个五保老人骆大发,他无儿无女,连吃饭都成问题,如果自己生活,日子不知道有多难捱。


佘长淑这时候已经动了想接老人回家的想法,但丈夫却有不同意见,家里本来就穷,再接一位老人回家无异于雪上加霜。佘长淑理解丈夫的担忧之处,但想想老人独自生活的样子,实在放心不下。于是佘长淑劝慰丈夫:“老人家就是多一张嘴吃饭,把他接来,我们无非就是苦一点,但是却能让他活下来,这样的事情咱们就该做。”


图片

佘长淑照顾老人生活起居


丈夫听了妻子的话,思量再三,和妻子一起把骆大发接到了家里。


这一照顾,就是十年,直到1996年骆大发去世。


图片


之后的十几年里,佘长淑先后将佘长海、龚益和莫秀芝三位老人接回家照顾,直至他们去世。


考虑到老人的身体孱弱,为了给他们补养身子,佘长淑特意喂了几十只母鸡,母鸡产蛋,这样每天早上就能给老人煮2个鸡蛋吃了;


老人们上了年纪、牙口不好,她又将肉剁碎做成丸子;


为了能让老人经常吃肉,每年她都要杀两头年猪;


为了能给老人多买点营养品,她和丈夫很少花钱,30年来她只去地摊买过两回新衣裳……


图片


类似这样细致的事情,佘长淑总是默默地做,默默地想办法、再解决困难。


照顾老人期间,佘长淑从来没主动找镇民政部门要过一分钱,硬是想办法挺过了一年又一年。渐渐地,小小的三间土坯房成了一个特殊的爱心五保家园。再后来,她的4个子女长大,为补贴家用,全部出去打工。子女们打工挣钱多一点了,佘长淑硬性要求他们每月交纳200元,作为五保老人的生活费用。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后来政府政策好了,五保户享受的待遇好多了,佘长淑身上的压力才小了很多。


图片


如果说抚养孩子是孕育希望的一件事,佘长淑却用30年的时间,做了一件注定了无希望的事情。可是,就算结局看似一样,但佘长淑做这件事的所有意义,就是让老人们和这个世界好好告别,在走向人生终点的时候,更平和安详。佘长淑用反哺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不是至亲却是至孝。


从1982年把第一名“五保”老人接到家中,到2012年第五名“五保”老人去世,佘长淑用30年时间为老人们建起温馨的家,先后为“五保”老人花去医疗费、安葬费7万多元。


图片


如今,佘长淑和老伴儿已经是78岁高龄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时体力透支、不注意照顾身体的影响,也逐渐显现了出来。现在佘长淑老伴脚部隐疾时常发病,需要药物维持,生活拮据。


但佘长淑谈到自己那30年来所做的事情,却没有一丝后悔,她说那些年的确吃了很多苦,但很值得,如果自己身体还能行,再有这样的事,以后还会做!不过现在国家重视了,孤寡老人们的情况好太多了!




就是这么朴实的话,就是这么实在的做事,一位普通农妇,用大爱撑起破旧的房梁,亲力亲为建起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家。万州区小周镇大堡村的三间土坯房,历经风雨,依然挺立。


在当地人眼里,这几间不起眼的土坯房让人无比温暖。


在佘长淑眼里,房里与老人之间的点点滴滴的故事,永记心头。


图片


建辉慈善基金会在重庆的志愿者了解核实了佘长淑的情况后,提交了这一线索。建辉慈善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于2021年5月将她评定为致敬人物。希望善良的她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关爱与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