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3年收养100多个孤残儿童,用爱撑起“小怪物”之家
2022-05-10
脑瘫、兔唇、无耳、痴呆……这些别人眼中的“小怪物”,却是李艳萍的心头宝。33年来,她收养了100多个孤残儿童,用爱为他们撑起一个温暖的家。再苦再累,满身病痛,她也一刻未停。

在山西瑶圃村南街头,有一处四十平米的农家小院。走进小院,迎面便是一树枯瘦的葡萄藤,阳光下卧着两只猫,拐角处养着两笼兔子,院子里到处晒满了大大小小的衣服,年纪参差的几个孩子在互相嬉戏打闹……


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寻常农家小院,竟是一个不寻常的“小怪物”之家——100多个孤残儿童的家,也是收养他们的母亲李艳萍的家。


每天清晨5点,天刚微微亮,小院的门就已经早早打开了,一个瘦小的身影在不断忙碌着,那是李艳萍在为孩子们做早饭。做饭、洗衣、收拾屋子、养育孩子,这样的日子从1989年夏天开始,从未停歇。


为孩子们早起做饭的李艳萍


01

为了收养孤残儿童,她忍痛送走了自己刚出生两个月的儿子


李艳萍收养第一个孤残儿童,是在1989年8月。那时,她的小儿子刚出生两个月,一家人沉浸在幸福和喜悦中。


有一天夜晚,下着大雨,李艳萍的丈夫急匆匆往家赶,路过一块田的时候,隐约听见有哭声传来。他走近一看,只见一个大大的纸箱泡在泥水里,一个赤条条的婴儿趴在箱子里正“哇哇”地哭泣。


孩子抱回家,往灯下一看,细心的李艳萍发现孩子的上嘴唇竟然长成了两瓣。她赶紧把瓶子装满热水给孩子取暖,又拿出自家孩子的衣服套在了孩子身上。喝过奶之后,孩子才收了哭声慢慢睡着了。


天一亮,李艳萍和丈夫商量着把孩子送出去。可村里人一见孩子的样貌,都躲之不及,说他是个“怪物”,更别说有人愿意收养了。


当时,李艳萍已经是4个孩子的妈妈,刚刚两个月的小儿子还在襁褓当中。骤然多了一个孩子,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变得更加紧张。更为难的是,李艳萍的奶水不够两个孩子吃。眼看着嗷嗷待哺的两个孩子谁也吃不饱,李艳萍是抱起这个、又放不下那个,心头万般纠结。


要让两个孩子都活下去,必须送走一个。没人肯收留“小怪物”,李艳萍哭了一次又一次,最终还是含着泪把身体健康的儿子送给了愿意收养的人,而自己家,就这样成了“小怪物”的家。


充满爱的“小怪物”之家


之后,她家门口常常会有 “不速之客”——被亲生父母遗弃的“问题”婴儿。她说:“每次听到家门口传来婴儿的哭声,我的心就会揪得很紧,那是条生命啊!怎么能不管?”


从那以后,先后有100多个“小怪物”,在这个家里找到了栖身之所。


02

别人眼中的“小怪物”,都是她的心头宝


乐乐是个从小就不会说话的孩子,体弱多病;琪琪下唇有着很深的唇腭裂手术痕迹,一条疤痕尤其显眼;点点同时患有脑瘫和癫痫,平日里要不停地用手帕擦口水,几乎每周都犯一次癫痫,总是抽搐得浑身淤青;安安是个白血病女孩,不爱说话,更不爱见人,最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


这些大多都是残障孩子,有被家里遗弃的,有别人送来的……总归,在旁人眼里,他们都是些没人要更没人疼的孩子。


照顾这些孩子们,比照顾正常孩子需要付出的要多很多。李艳萍起早贪黑,日夜不歇地照顾着这些毫无血缘的孩子们,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喂奶、换尿布、做饭、洗衣服、照看孩子、讲故事、接送孩子上下学、督促孩子写作业……等忙完哄孩子们一个个睡去,已经是深夜11点多。


“这些孩子没人亲,我不亲他们还有谁亲。”


有些大小便失禁的孩子,李艳萍还需要大半夜起来为他们擦洗。赶上有孩子生病,夫妻俩更是整夜不敢合眼地悉心照料,他们多次在深夜敲开村医生家的门,总是要等到孩子病情好转后,他们紧张悬着的心才得以平复。


这么多年来,李艳萍几乎没有过一次完整、安稳的睡眠。日复一日的操劳更让她的身体不堪重负,腰腿疼、头晕、心脏不好等问题时刻提醒她:该歇歇了!


被孩子用力亲一口,李艳萍一天的劳累顿时消了。


李艳萍说,她怕的不是辛苦劳累,而是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孩子们。这些年,村里发生什么事都会先来找她,玻璃碎了,轮胎没气了,门口的铲子找不到了,都会先来问她:“是不是你家孩子干的?”……这些误解让她百口莫辩,也分外难过。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放弃,她要为这些孤苦无依的孩子们继续撑起这个家。


有人忍不住问李艳萍,养这些孩子是图什么?李艳萍目光灼灼地说:“不管怎样都是一条生命。我要把他们抚养起来!”


03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随着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夫妻俩的生活越来越穷困、越来越忙碌,最终丈夫因劳累过度,不幸早逝,养家的重担沉沉地压在了瘦小的李艳萍一人肩上。


和每个母亲都一样,李艳萍总是默默付出、不计回报,但她又比其他任何母亲都辛苦,因为她的很多孩子,都被上天给了“小怪物”一般的外貌,但她却坚决不能让他们过着“怪物”一样的人生。


在李艳萍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天使,都值得用爱呵护:性格秉性不同的,她就变着法儿跟他们沟通交流;而病情不同的孩子,更是让她在饮食起居上费尽了心思;对那些能去上学的孩子,因年龄、学校各不相同,她用心一一琢磨出合适的教育方法……


李艳萍陪孩子们画画


这么多年,不管再苦再累,李艳萍从来不让上学的孩子干家务,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她总说:“只要孩子们有出息,就是读到硕士、博士我也会想办法供他们,因为好好读书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才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


用功学习的孩子们


在李艳萍的悉心照料和养育下,孩子们也很争气,学习非常用功,成绩也很优秀。养女秀秀还顺利考进了吕梁学院,现在已经结婚生子,空闲时她会回来帮忙照顾弟弟妹妹,也为妈妈尽一份孝心。


04

爱的接力,让善之“国”生生不息


当建辉基金会志愿者走访李艳萍时,看到这位瘦弱的母亲,因为常年操劳,双手已经粗糙变形,身体也开始苍老憔悴。去年生病,医生建议她做一次小手术,但她担心住院时间长,家中孩子没人照顾,就坚持吃中药治疗,她说只要能维持住就行。她一心盼望的是孩子们能顺利长大,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让她欣慰的是,有很多好心人在默默帮助他们。孝义市西关有一位儿科医生,这么多年来,孩子们生病都是找他,可他给孩子们看完病拿上药,却从来不收钱。孩子们在学校,也受到了老师们格外的包容和照顾。另外,民政局也会定期派人送来补贴,用来做孩子们的生活费。


李艳萍和孩子们的故事经过媒体报道后,也有不少社会志愿者前往看望、帮助她们,甚至有网友发起爱心接力,呼吁更多人加入帮助“爱心妈妈”的行列中来。这让李艳萍很感动。“世上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很多。”


曾经,她用善良拯救这些孤苦无依的孩子们;现在,越来越多善良的人,接过这个爱的接力棒,来帮助她和她的孩子们,让他们的生活渐渐走出了困境。


李艳萍和孩子们在一起


日本一位著名作家说:“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李艳萍33年如一日,为一群不幸患病却遭遗弃的孩子们挡风遮雨,给予了他们最深厚的母爱和最温暖的家。虽然命运多苦难,生活多坎坷,但伟大的母爱战胜了一切困苦,也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


李艳萍让所有的孩子都姓“国”,国家的“国”,她说孩子们都是在国家和社会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这个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心中盛满人间的真情,双手捧满善良的种子,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心怀和33年的默默付出,让我们懂得了母爱是怎样一种爱,善良是怎样一种力量。



为了支持李艳萍,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于2017年12月将她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李艳萍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