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5日,
岁在壬寅,节届清明。
在此传统的祭祀之日,
对那些已故的行善者们,
我们无法秉烛焚香,
表达敬意,寄托哀思,
唯有记录他们的故事,
传播他们的善美,
以致敬,以缅怀。
01
辉荣奶奶走了
2022年1月,
攀枝花市东区辉荣志愿者协会的发起人及会长,
王辉荣奶奶因病去世,享年79岁。
生于1943年的王辉荣,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
目睹了身为医生的父亲,
如何乐善好施,济世救人。
在家里已经有9口人吃饭的情况下,
父亲还赡养了一位60多岁的孤寡老人,
直到老人84岁去世。
父亲的博爱,像一盏不灭的明灯,
为她点亮了不断向前的行善之路。
后来,在月薪只有500元的时候,
王辉荣就将一名流浪儿童接回家照顾。
2004年,王辉荣加入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
一名叫小建的孤儿成为她帮扶的第一个未成年人。
10岁的小建,母亲被父亲过失伤害致死,
父亲被判入狱,年迈的祖父母无力照顾小建,
导致他染上了不少坏习气。
王辉荣将他接到家中,
从物质和精神上尽全力照顾。
尽管期间小建因叛逆做过错事被送进少管所,
但王辉荣仍无条件地接纳他,
时常前往探望,并耐心劝慰他,
后来还出资送小建到技校读书,
最终让他的人生步入正轨。
此后,王辉荣从帮扶病残疾儿童、贫困学生,
发展到帮扶空巢老人及孤寡老人。
只要听到遭遇困难的老人或孩子,
她一定想办法提供帮助。
外地来的学生无力支付学费,
她多次到学校恳求校长减免费用;
贫困生的父母找不到工作,
她到处托人帮忙;
聋哑儿童因家庭困难无力购买助听器,
她马上自己掏钱买好送过去......
久而久之,“辉荣奶奶”的美名远近皆知,
感染了很多好心人和她一起做好事。

王辉荣(1943~2022),建辉基金会2019年度致敬人物
2012年,王辉荣成立“辉荣志愿者之家”,
次年正式注册为“辉荣志愿者协会”,
至今已建立了12支志愿者团队,
共有3000余名志愿者。
王辉荣自己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
病残儿童、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就超过百人,
其中有36个孩子在她的支持下完成了大学学业。
这些数字的背后,
凝聚着王辉荣的辛勤汗水和无私付出,
她平时生活非常节俭,
就是为了从自己为数不多的退休金中,
省出一部分钱来助人,
18年来,她累计付出近20万元。
有人称她为“活雷锋”,
有人称她为“爱心大使”,
她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
2021年年初,王辉荣被查出胃癌。
其实,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因腰椎盘突出引发尿失禁多年,
她不得不长期使用尿不湿。
但她的心态非常乐观,
对生死也看得很平淡,
仍每天活跃于自己的志愿事业,
她说:“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
辉荣奶奶,安息吧,
您的一生,朴实、平凡,
却以爱谱写了辉煌,以善成就了荣光。
02
这一年,他们永远离开了
在过去这一年,
建辉基金会的致敬人物中,
还有以下10位行善者永远离开了我们:

张亚坤(1988~2021),建辉基金会2021年度致敬人物
2021年3月31日,
张亚坤为救一个跳桥落水的少年,
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河水。
在返回岸边的途中,
因体力不支不幸遇难,
献出了年仅33岁的生命。
最终,轻生的少年获救,
张亚坤却留下了年迈的父母,
和三个年幼的孩子。

李珍珠(1942~2021),建辉基金会2018年度致敬人物
李珍珠是一名小学教师,
1998年退休后,
她开始在家成立“护苗斋”,
义务为农村孩子辅导功课,
甚至还将贫困留守儿童接到自己家吃住,
为其中的孤儿过生日。
20多年来,有近300名孩子
在她狭小简陋的“护苗斋”里接受辅导,
有不少人最终考上了大学,
从此改变了命运。

江后发(1942~2021),建辉基金会2018年度致敬人物
江后发是一位普通的农民,
但一辈子都热心助人,
冒着大雨,长途跋涉送难产的产妇去医院,
帮生病的老人照顾孙子,
帮劳力不足的邻居耕地......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
乡亲们送给他一个绰号:“拐棍”,
用上了就让人离不开。
江后发说自己没什么文化,做不来大事,
就是帮乡亲们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给家人积一份福荫,给家乡奉献一份爱心。

卿定光(1980~2021),建辉基金会2021年度致敬人物
卿定光是一位残障人士,
但他身残志坚,坚守大爱初心,
成为新化县社区志愿者协会第一届副秘书长,
并为协会的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社会的爱心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2021年7月31日,他不幸遇害身亡,
身后是年迈的父母和两个未成年孩子。

潘冬喜(1968~2021),建辉基金会2021年度致敬人物
潘冬喜是一个走南闯北的养蜂人,
年轻时就曾勇救一名意欲轻生的落水者。
2021年7月31日,他在岸边垂钓时
发现一个在浅滩玩耍的孩子不慎被河水冲走,
便毫不犹豫跳入河中追救,
不料却被湍急的河水卷走......
最终,落水的孩子得救,
潘冬喜却再也没回来。

韩兴博(2004~2021),建辉基金会2021年度致敬人物
2021年8月2日,
韩兴博在海边浴场游玩时,
发现3名20岁左右的姑娘不慎落水,
他顾不上脱衣服,立即向海里游去,
然后奋力将3名落水者一个接一个推上岸。
就在岸上的众人合力抢救姑娘们时,
却突然发现,救人的韩兴博不见了……
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17岁。

赵安坤(1978~2021),建辉基金会2021年度致敬人物
赵安坤是一名蓝天救援队的队员。
2021年8月31日,
他主动申请执行一起溺水事故的搜救任务。
因搜救环境复杂,搜救任务一度被迫中止。
在家属的恳求下,
赵安坤再次自告奋勇参与搜救,
与队友一起利用冲锋舟返回河流。
就在搜救途中,
因发动机螺旋桨被水草缠绕,
致冲锋舟熄火失去动力,
赵安坤被卷入急流滚水坝,
不幸溺水身亡,年仅43岁。

马常乐(1942~2021),建辉基金会2018年度致敬人物
一间不足10平方的小房子,
一面镜子,两张椅子,
这就是石油老人马常乐的工作室。
从2012年开始,
他就在工作室义务为社区的老人们理发。
狭小的理发店里,总是坐满了等候的居民。
他还根据需要,
随时上门为行动不便的人士理发,
有时甚至还为去世的老人理发、整理遗容。
他说:“看着一个个曾经奋战在石油一线的老朋友,
理完发后特精神,我就高兴!”

肖卿福(1952~2021),建辉基金会2018年度致敬人物
1972年,
20岁出头的肖卿福从赣南卫生学校毕业,
被分配到于都县皮肤病防治所,
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
在亲眼目睹麻风病人的痛苦和艰难后,
他暗暗下定决心,
要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去帮助麻风病人。
此后,他经常穿梭于村落和田垄间,
一路随访病患,成了他们最信任的人。
在和麻风病打交道的40多年里,
肖卿福治疗了麻风病患者300多人,
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
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
他不仅把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了麻防事业,
还用自己的行动打破了人们对麻风病的偏见,
因此荣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称号。

陈家全(1961~2021),建辉基金会2020年度致敬人物
2006年7月,陈家全在深圳务工的儿子,
突然与家人失去联系,
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寻亲之路。
2016年,他加入寻亲组织“让爱回家”,
一边寻找儿子,一边帮助他人寻亲,
同时还尽全力帮扶流浪人员。
2021年3月,陈家全被确诊为胰腺癌,
10月,在帮助100多个家庭找到亲人后,
他终于在病床上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儿子。
不久后,他溘然长逝。
03
他们的身体虽已消逝,但灵魂不朽
建辉基金会从2016年成立至今,
在档的一千多名行善者中,
除了上述行善者,还有以下19人先后离世:
李元成(1954~2021),2019年度致敬人物
蔡家华(1944~2019),2018年度致敬人物
陈光静(1940~2020),2016年度致敬人物
郭中干(1966~2020),2018年度致敬人物
龙建头(1953~2017),2017年度致敬人物
李继珍(1952~2020),2019年度致敬人物
廖礼花(1927~2020),2019年度致敬人物
马 军(1946~2020),2017年度致敬人物
牛志远(1947~2020),2017年度致敬人物
童桂柱(1948~2019),2017年度致敬人物
汪炎平(1971~2020),2018年度致敬人物
杨进强(1945~2020),2020年度致敬人物
张改玲(1954~2018),2017年度致敬人物
张 清(1940~2021),2020年度致敬人物
童淑华(1949~2020),2019年度致敬人物
钟挺华(1930~2019),2018年度致敬人物
朱代明(1935~2018),2017年度致敬人物
陈尧云(1931~2020),2018年度致敬人物
尹德洪(1974~2019),2019年度致敬人物
让我们铭记这些已经离世的行善者们,
他们曾以人性中的真善美,
全心全力、无怨无悔地为他人牺牲付出。
他们的生命,或有长短之别,
但同样的宽厚,同样的灿烂。
他们的身体虽已消逝,但灵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