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疾病,罕见的爱
2022-03-02
她自幼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线模糊,行动不便,但却收养了同样患有眼疾的弃婴。为了孩子,她放弃了婚姻,在跌跌撞撞中艰难前行,以自己的善良,活出了独特的生命色彩。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这个日子的设立,旨在促进社会公众提升对罕见病的认识,增加人们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注。2022年2月28日,是第15个国际罕见病日。


“分享你的生命色彩”(Share Your Colours),是今年国际罕见病日的主题。是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色彩,即使身患罕见病,生命也不应该因此而黯淡。


今天,我们要分享一位罕见病患者的故事,也许没有惊天动地,却有着属于她自己的独特色彩。


郭向丰,一位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

同时也是一位收养弃婴的妈妈。


01

她的世界,一片模糊


她叫郭向丰,今年43岁,家住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三益街。在她的记忆中,自己很小就得了一种怪病: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一开始是夜盲,后来视力开始逐渐下降,到初中时她已经要配戴900度的近视眼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在她眼里越来越模糊,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


比如走路,这种对常人来说随心所欲的事情,对郭向丰来说却困难重重。只要离开家门,每走一步她都要先用手在空中摸索,再小心翼翼地伸出脚,试探前方的路面,一步一步慢慢往前移。可即使这样,磕碰、摔跤还是无法避免,因此她的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


后来,郭向丰嫁到了江苏,丈夫就成了她的眼睛和拐杖,出门时搀扶着她走路。可是,命运偏偏在这时又选中了她,让她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02

小俊,她生命里最美的色彩


31岁那年,郭向丰遇到了小俊,一个右脚残疾且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脱落的弃婴。几乎是一种本能,郭向丰毫不犹豫地抱起了他,母爱瞬间涌满了心头,让她再也无法放下孩子。后来,她常说这是上天的安排,是上天把小俊送到她跟前,让她模糊的世界一下子有了斑斓的色彩。


可是,郭向丰的丈夫坚决反对收养小俊,毕竟,自己将来还要生儿育女,如何能多养一个有先天缺陷的孩子?郭向丰内心异常纠结,看着同样患有眼疾、身世凄苦的孩子,她怎么也狠不下心来再次将他遗弃。最后,她咬紧牙关,下定决心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要将小俊抚养长大,她的第一段婚姻就此破裂。


怀抱小俊,郭向丰流露出天然的母爱。


此后,郭向丰一个人带着小俊,将所有的爱都给了他。当时,每个月只有500元低保的她,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硬是从牙缝里将钱一分分省出来,为小俊买奶粉、看病。


见郭向丰如此辛苦,邻居亲友多有不解,不少人劝她:“人家亲生父母都不要这个病孩子,你和他无亲无故何必自讨苦吃?再说你自己还需要照顾呢。”这样说的人多了,郭向丰也就不再解释什么,只是柔和而坚定地说:“这个孩子命太苦了,我就是累死,也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他在世上多活一天。”

03

苦难中,爱长在


小俊6岁时,为了能让他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郭向丰来到附近的几所小学,苦苦央求学校能接收小俊入学。一次次的拒之门外,并没有迫使她放弃希望,跌跌撞撞中,她竟跑遍了当地的学校。在她的不断恳求下,终于有一间学校的领导被她的执着和大爱感动,答应接收小俊入学。


小俊上学以后,家里的开支更大了。为了挣钱,郭向丰顾不上行动不便经常摔跤,跟朋友合伙在网上做起了贩卖水果的小生意,虽然收益不好,但能增加一点收入,她还是非常开心。


乐观善良的郭向丰,感动了不少街坊,有些邻居看到母子俩生活如此艰难,不时会送些吃的穿的过来。尤其是一位姓黄的奶奶,异常心疼这对母子,经常在郭向丰外出时帮忙照顾小俊。


采摘一束小花,送给最爱的妈妈。


小俊一天天长大,郭向丰却在长年的劳累下,落下了满身伤病。首先是她的眼疾日渐严重,左眼视力仅0.02,右眼只能看到手指移动,几乎失明,而且还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引起的并发症白内障。


另外她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小便失禁等疾病,光针对这些疾病的药物,每个月就要花1000多元,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时候,只能减量。小俊的视力也不容乐观,可是郭向丰实在没有能力送他去做正规的检查和治疗。


幸运的是,郭向丰的善行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建辉基金会的支持。2017年开始,建辉基金会就代表捐助人持续为郭向丰提供资助,不仅让她和小俊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让她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慰藉。另一方面,在当地残联的支持下,郭向丰于2021年4月做了眼部手术,术后左眼的视力提高到0.06,让她在生活上略微方便了一些。


2021年11月25日, 郭向丰因突然胸闷气促住进了益阳市人民医院,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心律失常(房颤),需要马上动手术,费用高达10余万元。同时还查出她患有肾结石、胃溃疡等疾病。郭向丰不得已向亲戚朋友借了8万元,而医保仅可报销6万元左右,后续的吃药和复查等费用依然是压在郭向丰肩上的重担。


建辉基金会在得知郭向丰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委托志愿者前往医院探望她,并送上善款一万元。捐助人的爱心,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令她非常感动。


志愿者到医院探望郭向丰,并为她送去善款一万元。

04

以善良,活出自己生命的色彩


出院后,郭向丰一直在家休养。说是休养,可她总是闲不下来,这段时间,她将一个患有褥疮却没人照顾的残友接到家中照顾。其实,她以前就经常和残友们一起互助,即使生活贫苦,经常摔跤,她也总想着在别人跌倒时上前扶一把。


一碗面条,几多温暖。


不知不觉中,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已经一起度过了12个春秋。期间,向往家庭幸福的郭向丰曾尝试再婚,却因为她的境况及坚持抚养小俊而告终。“孩子太苦了,他需要我,怎么忍心放弃?”她总是这样说。


让郭向丰欣慰的是,小俊在妈妈的教导下非常懂事能干。母子俩租住的廉租房在6楼,由于视线模糊,她很少下楼,平时买菜购物等一些生活事务,基本都由小俊负责。不仅如此,这个12岁的孩子,已经成了家里的小大人,不仅能在厅堂热情招呼客人,还能在厨房熟练做饭洗碗。


做饭、洗碗,给妈妈按摩,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暖男”吗?


随着岁月的流逝,郭向丰的视力还将进一步下降,直至最终完全失明。她知道,那一天终归会到来,在她心里,早已接受了上天的安排,这,是她无法选择的命运。


然而,她在这无法选择的命运里却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善良,并以这份善良,在一片模糊的世界里活出了自己独特的生命色彩。这色彩,有红色的赤诚,有绿色的坚韧,有蓝色的执着,汇集在一起,就成了爱。


为了支持郭向丰,建辉基金会于2017年9月将她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郭向丰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


志愿者向郭向丰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