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凌晨,他望着火海中的“让爱回家”工作室心痛欲绝
2021-12-10
2001年,他开始帮助流浪人员找家。2016年,他创建了“让爱回家”。至今,“让爱回家”在全国已有230个团队,为5683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然而就在12月5日,其在东莞的工作室却不幸发生火灾......

文/霖

2021年12月5日凌晨1点20分左右,东莞市塘厦“让爱回家”工作室突然起火,导致外墙严重损毁,广告牌及电线悉数付之一炬,直接经济损失约12万元。


2点30分左右,在派出所的监控里,“让爱回家”志愿者协会会长张世伟一眼就认出了纵火者,那是他一直在关注救助的一个未成年男孩。张世伟想不通男孩为什么要烧掉饱含他心血的办公室,面对监控视频,他甚至不忍心说出男孩的名字......



火灾前(上图)与火灾后(下图)的“让爱回家”工作室


01

帮助流浪人员回家,他从一个人到创建“让爱回家”团队


1997年,19岁的张世伟来到东莞,从虎门到厚街,前后晃悠了两个月也没找到工作。最后他身无分文,连个馒头都吃不起,晚上只得住在厚街的山上。这段经历,让他刻骨铭心,也让他尝到了流浪的苦涩。


2001年11月的一天,在东莞石碣镇,张世伟发现一个60多岁的阿姨躺在地上自言自语。好心的他上前询问,这才知道老人家迷路了。于是他赶紧打电话报警,老人的家属很快就赶过来了。原来,这位阿姨患有老年痴呆症,家人已经找她三四天了。当老人的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安然无恙,激动地握着张世伟的手连声道谢。


这件事对张世伟触动很大,没想到,自己的一个举手之劳,竟然可以换来一个家庭的破镜重圆,“这实在是太有意义了!”。此后,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周围的流浪人员寻亲。


随着遇到的流浪人员越来越多,张世伟也越来越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于是渐渐萌生了组建团队的想法。2016年10月,“让爱回家”正式成立。张世伟在东莞塘厦租了一处门面,作为“让爱回家”的办公室,并联合爱心人士,筹建了“让爱回家”寻亲网,组织志愿者走出去帮助流浪人员寻找家人。


“让爱回家”发起人张世伟


有了前面十几年的经验,张世伟提出了逆向寻亲法,就是先找到失踪人口,再通过各种渠道帮他们寻找家人,这种方法效率高,成果也好。另一方面他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街头救助,把寻亲和救助有效结合起来,很快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志愿者们也热烈响应,其中不乏张世伟曾经帮助过的流浪人员家属。


短短几个月内,“让爱回家”在全国各地就有了近千名志愿者,在大家的努力下,共帮助100多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让张世伟倍受鼓舞。但是随着团队的发展壮大,他的生活也越来越忙碌,无法兼顾公益和工作的他,最终于2019年辞去了收入尚可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流浪人员的寻亲和救助事业。



02

“帮助流浪汉没有别的技巧,就是用真心对待他们”


张世伟在谈及组建“让爱回家”的初衷时曾经说过,他发现民间的寻亲爱心团队大都是针对儿童,专门针对流浪者的组织则比较少,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一群体,所以我想贡献一份力量,填补这一空白。


确实,说到流浪人员,相信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闪现出一个形象: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有的可能还要加上目光呆滞,一般人见了他们,都只想快步而过。可是,张世伟知道这些人其实和我们一样,带着自己的故事来到各个城市,每个人的背后也都有一个家庭,而他们的父母此刻也许正在某个地方焦急地寻找他们。


张世伟来到流浪人员的住处和对方聊天,提供帮助。


有一回,张世伟在中山市政府文化宫附近发现了一个全身脏臭,正在看投影的流浪汉,便走过去试图和他交流,但对方似乎对他早有防备,任他怎么问,对自己的个人信息都闭口不谈。


张世伟并不焦急,继续和他闲聊,并向对方坦承自己的身份,说自己这回到中山,就是来体验流浪生活,还谈到自己的家庭,以前的生活及工作。慢慢地,流浪汉对张世伟产生了信任,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原来,这名流浪汉叫陈华(化名),原本是一名大学生。2000年,他以550多分的成绩考取了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大学)。在大四准备实习期间,他的几门课程成绩不理想,自觉没有脸面再见家人,便选择了不告而别,开始了自我流放的流浪生活。


席地而坐,边吃边聊,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


为了不让目标走失,张世伟跟着陈华回到他居住的桥洞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张世伟将陈华的照片、个人信息发到“让爱回家”各地区群,请求广大网友协助转发扩散。


没想到在十点钟左右,张世伟就接到了陈华弟弟的电话,称他在网上看到了大家扩散的消息,异常激动,并请求张世伟一定要看住哥哥,家人马上就动身前来接他。


下午四点,当陈华看到自己的妈妈、小姨、舅舅、舅妈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时,整个人惊呆了。而日夜思念他的妈妈在巨大的情感冲击下,几乎瘫倒在地,最后抱着儿子嚎啕大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个拥抱,十分激动,百感交集,蕴含了说不出来的千言万语。


后据陈妈妈介绍,陈华在中学阶段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家人对他的期望很高。父母含辛茹苦供他上了大学,原本想着再熬一年家里就有出头之日了,不料儿子却在实习前夕突然失踪,把整个家庭带入了万丈深渊。15年来,家人为了找到陈华费尽心思,四处奔波,陈妈妈年近70了还在广州一边打工一边寻亲,真是苦不堪言。


看到妈妈和小姨肝肠寸断的样子,陈华也不觉流下了眼泪。他的心,在亲情的召唤下慢慢复苏,最后决定结束流浪生活,重回家庭,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照片中的男孩因玩电子游戏成瘾,和家人吵架后赌气离家出走。五年后,在“让爱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家人终于找到了他。姐姐拉着弟弟的手忍不住痛哭失声。


像陈华这个案例,是张世伟帮扶过的流浪人员里面非常高效的,但也有一些需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张世伟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赵亮(化名)的流浪人员。双方刚开始接触时,赵亮对外界十分抵触,张世伟给他送去吃的喝的,都被他拒绝了,有时甚至还对张世伟破口大骂,把他赶走。


有一天,张世伟看到赵亮捡了半瓶人家喝剩的酒在喝,知道他喜欢喝酒。于是他特意买了两瓶酒过来和赵亮一起喝。经过两天的接触,张世伟好不容易得到两句有用的话:他的名字叫赵亮,河南开封人。为了照顾赵亮,张世伟干脆把他带回家,跟自己同吃同住。一段时间后,赵亮终于对张世伟产生了全然的信任。


后来,张世伟通过网友和警方的帮忙,找到了赵亮的亲人,最终让一家人团聚。


在近二十年帮助流浪人员找家的生涯中,张世伟碰到过形形色色的流浪者,有高学历遇到挫折后不敢回家的、还有和家人吵架后赌气离家出走的、有感情失意后心灰意冷的、有生病后失忆不记得自己从哪来的,当然也有一些精神异常的......


照片中戴黄色帽子的荆州大哥,17年前被人打伤失忆,一直找不到家,后在“让爱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终得和家人团聚。


对每一个流浪人员,张世伟都不带任何偏见与评判,悄悄走近他们,用心了解他们,他说:“我帮助流浪汉没有别的技巧,就是用真心对待他们,不说把他们当亲人,起码把他们当朋友对待。”



03

让他的爱也有家可回


截止到2021年6月底,“让爱回家”以连锁运作模式,在全国创建了230个服务队,90家工作室,网站注册志愿者近30000名,成功为5683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


每次流浪人员找到亲人后都会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

让这难忘的一刻永远定格。


这些数字的背后,不仅有张世伟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走,还有他在东莞二十年打拼所积攒下来的财富。辞职后,张世伟完全没了收入,目前,他家里有70岁的父母,有两个正在上大学的儿子,还有弟弟去世后留下的一个女儿,全家只能靠妻子每月3200元的工资生活,拮据程度可想而知。


但在旁人眼里,张世伟永远都乐观积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虽然创办“让爱回家”后一切都变了,不挣钱还得到处化缘,而且对接的组织也越来越多,总也停不下来,但这一切都非常值得。有时候累了,看看办公室墙上那一面面锦旗,想想锦旗背后一幅幅亲人团聚时的画面,又满血复活了。


纵火案发生后,男孩被依法拘留。没想到第二天,派出所来电话,让张世伟抽空过去劝劝孩子,说他已经一整天不吃不喝了。当张世伟出现在男孩面前时,对方竟高兴得像见到亲人一样。在张世伟的劝说下,男孩终于一顿大快朵颐。


因为疑犯是未成年人,且有着复杂而令人同情的家庭背景,张世伟不愿对他追究太多,建辉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联系他询问情况时,他要求工作人员及各团队务必不能对外传播男孩的信息,细心宽容之处,令人动容。


建辉基金会工作人员和张世伟会长,

及志愿者在火灾前的“让爱回家”工作室。


男孩被谅解了,可面对一片狼籍的工作室,张世伟既心痛又着急。目前,建辉基金会正在为张世伟发起紧急募捐,有大家的支持,相信不久的将来,“让爱回家”工作室也可以满血复活!


为了支持张世伟,建辉基金会于2021年2月将他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张世伟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