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河道清洁工与五条人命
2020-03-16
常年守护在南淝河上,南淝河水已经流进了袁英耿心里。他爱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们,他辛勤工作,也奋勇救人。在过去的11年里,他已先后救起5位落水者。

常年守护在南淝河上,南淝河水已经流进了袁英耿心里。他爱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们,他辛勤工作,也奋勇救人。


在过去的11年里,袁英耿在南淝河上已先后救起5位落水者。




正在河面进行清理工作的袁英耿


01

第一时间赶到落水者身边


2018年5月19日,上午10点20分左右,袁英耿和往常一样,正在南淝河上专心打捞垃圾。突然,“扑通”一声重物落水的巨响,把袁英耿吓了一大跳。他抬头往发出声音的肥西桥方向望去,心里暗叫一声:不好,有人落水了!袁英耿立刻驾起小船,全速往桥下驶过去。


从十几米高的桥上坠入河水后,落水者旋即沉入水底。等袁英耿驾船赶到桥下时,已完全没有了他的踪迹。根据多年的打捞经验,袁英耿对下沉点迅速作出“定位”判断,伸出清捞耙就往水里捞人。非常幸运的是,袁英耿的清捞耙仅在水里划了一下,就钩住了落水者的衣服。


紧接着,一手开船,一手紧拽清捞耙的袁英耿开始大声呼救。桥上一名路过的30岁左右的男子听到求救声后,迅速赶来协助袁英耿一起把落水者拖上了岸。


落水者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因为和家人闹矛盾一时想不开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跳下了肥西桥。得知是袁英耿救了自己的儿子后,小伙子的父亲激动地说:“你不仅救了我儿子一命,更救了我们一家。”




这是袁英耿担任南淝河河道清洁工的11年里,在南淝河里救起的第五个人。


“我已经救了五个人了。”说起救人经历,袁英耿满脸自豪。


2006年,袁英耿第一次在蒙城路桥下救起一名轻生女子。

2013年,他在明光路桥下救起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

2015年,他有两次救人,一次在阜阳路桥下勇救落水儿童,一次在南淝河里把一名已经下水的女子硬拉了回来。


休整船上挂着一面获救者送给袁英耿的锦旗


袁英耿说:“每次看到有人落水心里都很着急,脑子里只有赶紧救人的念头,哪有时间考虑什么危险和回报。”


02

收入低,但都是脏活累活苦活


横穿合肥的南淝河是这座城市的母亲河,她缓缓流经整个市区,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衰变化,也记录了许多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年近六旬的袁英耿在11年前成为南淝河上的一名河道清洁工,每天驾着小船在南淝河上清理水草,打捞垃圾,为母亲河“整容洁面”。


在河道高耸的堤岸下,他从事的是城市最底层的工作。


这份工作的收入每个月只有两三千元,但是却脏、累、苦,就是很多从农村来的人都不愿意做。下雨天,上游漂下来的什么都有,各种各样的垃圾,还有死猫死狗等动物尸体,令人作呕。特别是在夏天,河道上的垃圾容易发酵,必须及时清理,否则就会臭气熏天。




除了打捞垃圾,袁英耿和同事们还负责打捞尸体。以前每年都要帮派出所打捞不少尸体,最令人难受的是有的尸体在淤泥里浸泡了个把月的,拉都拉不出来,只有拿网拖。这种工作,即使是习惯了脏活累活苦活的袁英耿,每次做完之后也都几天吃不下饭。随着治安慢慢转好,现在这种活也就少了。


早上6点20分,作为班长的袁英耿正在清点人数,布置工作。


袁英耿担任河段(合作化——交通厅桥)的班长,工作和休息都在船上,船是没有顶的,每逢下雨,就得开到桥洞下面去避雨。


这么多年的相依相伴,小小的船儿不但是他工作的场所和工具,也是他的半个家。更重要的是,他驾着这艘清洁河道的小船,数次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那些落水者身边,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03

家庭状况


袁英耿的老家在长丰,家庭困难的他在农村只有做苦力的份。2006年因为儿子在合肥结婚,袁英耿跟着来了合肥。由于没钱买房,儿子一直住在岳母家,几年前儿媳妇分了一套房,就算他们家的全部财产了。


望着平静的河水,袁英耿由衷地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常年守在南淝河上,南淝河水已经流进袁英耿心里。他爱这清澈的河水,爱这座城市及城市里的人们。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他既是河道清洁工,也是生命的守护者。


摄影/李文琳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