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疫情,餐馆都扛不住了,她却说机会来了
2020-03-16
她是一名普通的女性,一场病毒防疫战把她推到了前沿。第一份“爱心餐”,她等了四个多小时,却让她再也停不下来。她是武汉市武昌区中山社区的“食上添”餐厅老板万红。

她是一名普通的女性,一场病毒防疫战把她推到了前沿。


第一份“爱心餐”,她等了四个多小时,却让她再也停不下来。


她是武汉市武昌区中山社区的“食上添”餐厅老板万红。




一、简单的发心:停业的女老板想干一点事


在电话采访中,武汉市武昌区中山社区的“食上添”餐厅老板万红娓娓道来。她说:“我们战胜疫情,不是靠一个两个人,也不是靠几群人,是无数人的付出和奉献。困难比我们想象的大的多,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在无怨无悔的付出,我能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是非常骄傲的事。”


时间拨回到春节时的武昌,封城后,所有的经营场所都关闭了, “食上添”餐厅也不例外,原本最热闹的餐厅生意,因为疫情突然停了下来,此时,人们都非常恐慌,从开始的茫然,到封城后的无助,人们都不知道怎么办?谁心中都没底。


形势越来越严峻,万红告诉两个孩子,想为抗击疫情出一把力,没想到大女儿说:“你既不是医生也不是专家,能做什么?还是听钟南山的,在家里好好呆着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哑口无言的万红拿起手机,翻着朋友圈的各种微信,突然一条朋友的信息跳出来,朋友是武昌城管局物资快运队队长,说自己带队运输物资,一天没有吃过一口热的,你能帮忙不?


这天是大年初二,封城第四天。万红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对方条件很简单,只想吃一点热的,有一口热汤就行!后来万红才知道,对方主要是负责到城外把物资拉到城内,再分发到医疗机构和社区,都是医院急需的防护品以及城外捐来的各类物资。他们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因为没有食堂、工作没有规律,休息都是临时的场所,基本上是靠吃泡面、面包,有时热水都没有。


厨师长樊文方自第一顿爱心餐起,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


万红马上给两个留在武汉的餐厅员工联系,大家也很乐意,就这样,为运送物资的工人做的第一顿饭开张了,但没有想到,这顿饭等得如此艰难!


二、第一顿饭,餐厅的伙计们等了四个多小时!


电话里预约的时间是晚上七点,对方一直没有来,餐厅伙计们从晚上七点多,等到十点多,对方才在电话里疲惫地说,马上快到了,等卸完货就过来吃饭!后来,才知道他们不仅负责运输,还要负责装卸,没吃没喝。最后为了多拉一趟紧急物资,他们又跑了一趟,进城时间晚了,到处封路,虽然他们有证件,但有的地方还是不让他们走,耽误了很多时间。


厨房就是战斗的阵地,两名员工紧张的忙碌着


对方给万红发来一条微信:“这么晚了,你确定还做吗?”


万红说:“我能够想到他们比我们更不容易,他们肯定是遇到困难了,我们只是在店里一直守着,没有催促对方是最好的安慰!”所以收到这条微信,万红马上回复:“我们会一直等!”




这群城市快运队员,在第一顿热饭后,成了万红的得力帮手


一直到晚上11点多,十个队员才过来,被大雨淋湿的队员们个个疲惫至极,脸色苍白,一张嘴说话就呼出一团白气,他们说过安检时测体温,他们的体温都只有35度。当这群人看到热腾腾的饭菜的一瞬间,感动得眼泪就都快流下来了!


万红说:“这四个多小时里,我不清楚运输队经历了什么,但他们吃到热饭热菜时的笑意,让我有了极大的成就感!”


这十名队员的一幕幕在她眼前晃动了很久,太遭罪了,为了抗击疫情,肯定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她暗下决心,干下去! 


三、看到成都的医务人员来支援武汉,她更加坚定!


当天,万红在电视上看到华西医科大学和成都部队军医也来武汉,因为大女儿是在四川成都上大学,她对大女儿说:“成都的医护人员在这个时候都千里迢迢来到武汉,我们很感激,我想为他们送盒饭。”


这次女儿有了变化,她表示支持妈妈,说自己会照顾好妹妹和家里人,请妈妈放心。这下万红真的放心了。她发出了一条信息:需要吃饭的,都可以联系我。


就这样,“食上添”餐厅供应爱心餐的消息通过朋友圈和快运队员传播了出去。武汉市有21所新冠病毒定点收治医院,武昌区就有5所,“食上添”餐厅附近就有3家定点医院,所以从年初三开始,从武汉市七医院到周边社区医院,从城管快运队员到社区工作人员,订餐量越来越大。


盒饭菜式每天都在更新


就在食材告急、人手不够,大家迟疑着是否继续的时候,有一件事彻底感动了所有人。这一天,他们收到了四川巴中三兄弟送来的一车蔬菜,三兄弟连夜轮换开过来,一分钟都没休息,直接奔赴1000多公里来到武汉,物流费用是三兄弟捐的,所有蔬菜都是父老乡亲从自己的菜地里摘出来,有的袋子里包菜、萝卜、大白菜混装,有的袋子上歪歪扭扭写着捐赠农民的名字,三兄弟说这些菜都是农民自发从地里摘出来,肩挑手扛,或者是用翻斗车运到大卡车边,再人力搬运上车的。



这些菜可能是品相最不整齐的,却是最感人的


大家在寒风中整整卸了一个多小时的菜,万红想留师傅们吃晚饭,三兄弟摆摆手拒绝了,他们担心太晚出城不方便,说趁天还没黑抓紧返程。万红知道,他们回去还要被隔离14天。


巴中三兄弟的无私援助,让万红坚定了做下去的信念


万红说,这哪里是菜,这分明是全国老百姓对武汉人民的爱啊!三兄弟更让餐厅的同事们坚定了要做下去的决心,他们在感叹四川兄弟伟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在平凡中的伟大。


万红打印了一张感谢信,托三兄弟带回去给巴中的父老乡亲


四、只有成为别人的贵人才能遇到贵人


爱心餐从开始的简餐到现在越来越丰富,每餐配了牛奶、鸡蛋、水果,让吃到饭的医务人员,营养更全面。


餐厅里做爱心餐的工作人员有3个,加上老板和一些志愿者帮忙,每月发放工资2万多,食材购买已经超过15万元了,加上年前的库存10万元,各种投入超过20万了。一个多月了,餐厅没有挣到一分钱,倒贴进去几十万,老板万红乐此不疲。


物资供应缓解了,爱心餐的品种越来越丰富


当食材供应出现危机,许多街坊邻居都把自己家的米、油、面搬过来,有的放下就走,连面都没见着。




餐厅实在人手不够的时候,王汉斌、王媛华、 李坤等志愿者主动请缨,每天无偿帮助干了不少杂活细活。



封城后,没有出租车,私家车也不让走,想进货也出不去,食材供应问题迫在眉睫,就在这个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的城市快运队出现了,万红没有想到,开始的举手之劳,引发了这么大的反应,他们许多人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餐厅采购卸货,一下子解决了当时所有餐厅共同面临的大难题。


好多人加入了“食上添”的志愿行动


万红说:“非常时期,哪个企业都会有经济损失的,但每个人都在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我们也不例外,在爱心餐开办这段时间,我们真的体会到企业诚信的价值!”


素未谋面的黄姐克服重重困难,为“食上添”捐赠了价值十万元的餐盒


五、相信未来会更好


知道“食上添”开业,很多老会员都找上门,想订购大家喜欢的粉蒸肉、藕汤,原来的店内业务一下子全部转到了网上,因为诚信经营,大家都愿意提前交订金。


在确保爱心餐供应后,万红积极联系供货商,组织优质食材为周边社区邻居提供便民物资供应,如新鲜蔬菜、牛排、速冻半成品等,确保封闭管理后邻居们能安心宅在家里。


万红说,作为一个外行,当初选择这个行业,就是想做自己特色的半成品食物,这段时间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创新,让居家的人享受美食和相聚的欢乐。


“现在餐厅从线上接的订单接近原来店内生意量的50%,怎么都忙不过来,虽然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都按平价提供给会员了,但他们非常开心,销量变得非常巨大。我们不懂线上营销,疫情逼着我们去学习,现在我们开始做社群销售,只能边干边学!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 万红感慨地说。


制作爱心餐的团队虽然辛苦,但充满了激情


万红说:“爱心餐让我个人、家庭和企业都得到了成长,我的女儿从不理解到大力支持;我的员工从迟疑到确定,相信付出爱就会得到更多爱;我的企业在这场疫情中找到了未来的方向。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我想告诉更多武汉的同胞,我们要一起努力度过这个难关。在外人眼中,我们过成什么样,武汉就是什么样,武汉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


女人,从来就不是弱者!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