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茂 洪小雨
梅雨季节,天空有些雾蒙,不时飘来一些雨丝。
合肥指路爷爷柏运高特地到了黄山路的科技馆站,这两天他听交通广播,知道这边高峰期人、车都有些堵。
公交车三五分钟就来好几路,上下车的人很多。挥舞小红旗,低声吹哨,搀扶老人,一上午,柏老保持着这几个动作,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
而即便在短暂的没有公交车进站的一两个空档里,柏老无意识的保持了一个翘首以盼的姿势。他说,“干什么只要真心去干,就会形成习惯,包括意识和动作。” 有人问路,柏老犹如城市活地图,总是能准确地报出转乘的站名和公交车路数。 柏老在2000年送朋友回山东的时候,看到有人收费指路,价格从一元到五元不等;甚至有的人开黑车,很短的路,却故意绕得特别远,费用昂贵不说,还耽误时间。那时柏老便萌生了为人们指路的念头。于是柏老经常乘坐公交车四处转,合肥140多条公交路线他基本上都熟记于心,可以说是合肥的“活地图”。柏老每天拉着贴有“无偿为你指路”的拉杆车乘公交随机下车,在车上或站牌旁为民众无偿指路。不仅如此,他还带有爱心小包,里面有地图,晕车药,薄荷糖,纸巾,开水,塑料袋以及几十枚一元硬币等用品。一包在手,只为了随时给他人提供帮助。 柏老随身带的布包里,还有一把小钳子和一个塑料袋,见到垃圾,他会随手捡起来。 柏老也是街坊邻居口中的社区好人。10多年前,柏老就在家门口支了张桌子,夏天无偿为环卫工人、园林工人等提供绿豆汤;冬天无偿为路人们提供热水。此外,柏老还经常从微薄的退休金中挤出资金,为残疾康复学校的孩子们送衣物玩具,给孤寡老人送吃喝。 2008年汶川地震,柏老照顾了一个来合肥手术的伤者,由于病情严重那位伤者被医生宣判瘫痪。然而柏老仍然用心照顾着,连续一个多月给伤者送去黑鱼加中药炖的滋补汤,从未间断。在柏老为伤患送去41岁生日蛋糕的时候,那位伤患竟然奇迹般的站起来了,一见到柏老便激动地上前拥抱。听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不禁感到十分震撼,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力量啊!老人还为来合肥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玉树孤儿送月饼,为井岗镇某残疾康复学校的孩子们送去衣物和玩具,还给经开区的孤寡老人送去吃的喝的,而这些都是柏老从微薄的退休金中挤出来的。家长是最好的老师,柏老的行为不仅给他人带去帮助,感动他人,他的孙女更是备受熏陶。柏老的行为是孙女最好的榜样。父母每月给的零花钱孙女都会省下一部分然后给爷爷,让爷爷把这些钱拿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街道交通协理员和清洁工见到柏老,都热心地打招呼。“每个人都不容易啊,尤其是清洁工,还是有人看不起他们。却不知道,没有他们的吃苦耐劳,哪里来这么好的环境。”柏老和他们聊着天,仿佛老朋友。 两位刚退休的大姐,得知柏老是义务做好事,感叹不已,不仅给柏老拍摄小视频发朋友圈,还为他点赞,说也要参与到公益组织的行列里来。 柏老儿女双全,但他和老伴在单位小区单住。老伴去年急性脑梗,使得原本利落的她现在行动有些迟缓了。“我现在早晨要晚半个小时出门了,中午也要早一点回来,做做饭。以前都是老太婆照顾我,现在换我照顾她了。更何况没有老太婆的理解和支持,我义务做事也不会这么起劲,坚持不下来。”柏老乐呵呵地说。 他从站台回来,首先是落座喝水。一上午在外面,他不敢喝水。“就这么一个上午做点事,不好走开的。更何况找公厕也不方便。” 柏老记得他获评好人等荣誉的每一次时间和颁奖方,隔断时间会把奖杯拿出来拂拭一番。 闲暇,他会打理阳台上的花草,“我自己也没想到做这么点力所能及的事,人们和社会就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和鼓励。大家都喊我指路爷爷,各种媒体也来采访报道。所以,我要做得更好,更周到些。” 柏老的话,让我感到他不仅仅是在为行人指路,更能为人指出一条心路。 为了支持柏运高,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于2018年2月将柏运高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摄影师 | 李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