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情时刻 再见英雄
2019-11-11
生命脆弱无比,溺水、触电致死的时间不过几分几秒,救人往往需要一命换一命的勇气。危情时刻,对每个人都是一道难题,你可能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姜云海三次都是满分。

原创:六珠


姜云海救过三个人,那是危情时刻。


回想起第一次救人,已经是在很多年以前了……


危情时刻一:触电


1986年5月,姜云海在宿县烈山煤矿做瓦工,一起工作的伙伴突然触电倒地,电光火石之间。他操起木棍挑开了电线,这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的是临危不乱的冷静与果断。姜云海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



危情时刻二:坠井


2008年8月,邻居一位大姐带着4岁孩子在姜云海家的院子里打井水洗衣服,却忘记盖好井盖,在一旁玩耍的孩子不慎坠入井中。当时院中慌成一团,姜云海丝毫没有犹豫,找到一根绳子系在自己腰上,双手撑着井沿,双脚抵着井壁,下到了3米多深的井底。他一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徒手攀着井壁,终于把孩子安全救了出来,而他的手臂、脚踝等多处擦伤。



危情时刻三:溺水


2018年5月2日晚上10点左右,正准备睡觉的姜云海被呼救声惊起,连忙赶到外面。看见河边围了好多人,一个小伙子在河里直扑腾,姜云海直接跳进河里救人。经过一番努力,在村民的帮助下终于把小伙子拉上了岸。当时还是五月份的天气,河水还有些凉,上岸后浑身湿透的姜云海冻的有些发抖。事后,才了解到该男子是因为和家里发生了小矛盾,一时想不开才去跳河。



我不知道同类之间的救助行为是否是一种本能,即便动物之间的互相救助也屡见不鲜。然而就在前两天,长沙雅塘村有个九岁的男孩被精神病人殴打致死,现场有数十人围观,却没有一人采取救援行动,眼睁睁看着孩子被打死。冷漠可以互相传递,最后形成麻木不仁的看客群体,善良也一样可以传递,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唤醒者,就如同姜云海这样的人,守护住人性最后的底线,让我们不至沉沦。




这三次救人是姜云海人生的高光时刻,闪烁在他50岁的灰暗人生中--他是间接性肺炎患者,救济金领取者,进城务工者,小贩。



姜云海家境贫寒,早年曾患上间接性肺炎,这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病。目前每月都要服用大量药物来维持,不能干重活,妻子是二级残废,所以姜云海一家只能靠政府每年的救济和邻里亲戚的接济度日。亲戚在粮食丰收时,都会往姜云海家里送上几袋。女儿正在上高中,生活压力很大,即便如此,他还关注着村里的留守老人,陪伴帮助之余,有一个小小的心愿:成立志愿者团队,为附近老人每月集体过生日。




生命脆弱无比,触电致死的时间不过数秒,溺水致死的时间不过数分钟,救人往往需要一命换一命的勇气。危情时刻,对每个人都是一道难题,你可能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姜云海三次都是满分。



为了支持姜云海,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于2018年4月将姜云海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摄影师 | 胡青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