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善举是唯一不败的投资。
——梭罗
似乎每一部武侠剧中的大侠都说过这样一句话:“江湖有江湖的规矩,我也有我的规矩”,台词一出,行侠仗义,济世救人。浙江台州的船老大贺官德撑船19年,滚滚椒江就是他的江湖,他说:
“上一辈船老大有规矩,不能见死不救。只要我看见有人遇险,就要救。”

贺官德肖像画

01
意外总是不打招呼地倏然而至,不由分说。
1990年1月1日,凌晨5时许,迎接新年的喧嚣已平静,临海石鼓大桥附近,船老大贺官德的船正停泊在这里过夜。
寂静之中,“哗啦”的巨响划破夜空,一辆金华开往温岭的客运面包车,撞断石鼓大桥左侧护栏,坠落到桥下的淤泥上。
熟睡中的贺官德被惊醒了,他走出船舱,环视漆黑的始丰溪,却又不见动静,就钻回被窝。
“救命啊。”大约10来分钟后,贺官德听到一个女人发出微弱的呼救声,他跑出船舱再次仔细查看,这才发现那辆岌岌可危的客运车。
他叮嘱妻子打开探照灯,只穿着衬衣和短裤,打着赤脚便冲向了客运车。
退潮后的始丰溪,二三十厘米厚的淤泥又软又滑,淤泥下面是硬硬的石子。贺官德跑得急,好几次摔倒,浑身湿透,沾满淤泥。南方的冬天又湿又冷,还飘着雪,贺官德冻得身上已经感觉不到寒冷了。

贺官德
慌乱中,他顾不得分清哪是车头车尾,就跑到有水的一端,挥起右手,一巴掌掴下去。玻璃碎了,碎片刺进他的手掌,顿时鲜血直流,可他没有感觉到痛。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孩子,妇女,壮汉......他背着伤者奋力地跑到安全的岸边,再回身义无反顾地踩进泥潭,背不起来的就用双手抱,抱不起来的就使劲力气往外拖。
他的脚底被预制场的钢筋刺了五六个洞,因为天黑一脚踩空从1.5米高的石坎滚下去,但他一直没有停下救人的脚步。
那一场车祸中,除了当场离世的乘客,剩下的12名均被贺官德救起。
那一次救援后,这位船老大便走上了济世救人的江湖行侠之路。不论是狂风暴雨中被困在江上的船长,还是险遭车祸的老人,亦或是熊熊大火中难以逃生的邻居,只要是贺官德遇上的,他总是第一时间“拔剑相助”。
贺官德回忆自己的救人经历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竟已救下了17人。

贺官德探望被他救助的车祸住院伤员

02
贺官德想过自己可能会一辈子在江上来来往往,想过和妻子女儿去许多地方游玩,想过女儿读好书,有好工作的美好未来,但他没想到,自己会因为救人落下一身病,花去十多万元的医药费,还从此结束了自己赖以为生的开船生涯。
在第一次救人时,贺官德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
这之后,他感觉身体越来越不对劲,左侧胸腔隐隐作痛,右手也没力气,腰、腿和脖子经常疼得不能活动。尤其是右手腕,一到阴雨天,就肿胀难耐。
到多家医院看过,却查不出症结,医生说,必须长期吃药治疗。就这样,他失去了干重活的能力,23年来,从没离开过药罐子。
对贺官德来说,病痛带来的最大压力是经济。他隔三差五地去医院,一次花销往往要好几百元,这么多年下来,他总计花了十几万元医药费。

第五届“感动台州”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贺官德获奖
贺官德从17岁开始撑船,挣的都是靠体力的辛苦钱,一家四口的生计全是他一点一滴背煤扛沙赚出来的。
当时,贺官德的两个女儿还在读书,正是花钱的时候,他失去工作后,一家人只能靠着妻子去码头筛煤挣钱,再加上贺官德勉强打些零工,艰难维生。
家里最像样的家具,是四只妻子陪嫁的老式木箱,而唯一的一把钢管腿儿的椅子,早已锈迹斑斑。
贺官德的女儿说起家中的窘境,不禁心里一阵酸楚:“当时我不知道父亲怎么会得病,只知道家里的日子越来越艰难,我们姐妹俩每人一周的生活费只有仅仅20元。”

贺官德因救人获赠锦旗

03
尽管船老大被迫离开了他的江湖,生活落魄,但正如金庸先生所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船老大贺官德一直不曾放下他的江湖规矩。在一次采访中,他用短短一句话概括了他的行侠仗义:“做好事、救人,是行善积德,理所当然。”

为了支持贺官德,建辉基金会代表广大捐助人,于2018年9月将贺官德列为致敬行善者项目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回馈。

-想知道更多行善者的资讯,可以添加建辉基金会客服微信:jianhuikef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