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写”的汉子,25年在黄河边救了260条生命,勇气可嘉!
2016-11-18


1479436162246919.png



       25年,260多条生命,虽然不是每个被救起的人都对他感恩戴德,但他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挽救和努力,哪怕他们素昧平生。

       近年来,“挟尸要价”、巨额捞尸费”这种事件屡见不鲜,溺亡者在水中浮沉的图片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也拷问着社会的良知。

       内蒙古包头市43岁的农民王金清,用行动告诉我们,在有些人道德沦丧的同时,仍有一种力量可以温暖你我。 


17岁开始救人

却多年不为人所知


       王金清自小生活在黄河边,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体壮实。43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一些,与人交谈时操着内蒙古西部方言,话语不多,但是聊起多年在黄河岸边救人的事情时,他就有说不完的话。

       就是这个貌不惊人的汉子,从17岁至今,已经从黄河里救起了260多人。他们中有的是失足落水,有的是轻生跳河,还有的是因为游泳时体力不支。很多落水者被救起后,往往在慌乱中被送去了医院,他们并不知道挽救自己生命的人到底是谁,甚至连问到施救者名字的机会都没有。但王金清还是20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了下来,直到一位记者目睹了一次他救人的惊险过程,才将他的事迹报道出来。

       如今,他已经成为黄河岸边名副其实的“生命卫士”,他从没有向被救者及其家属要过一分钱,更是婉拒一切酬谢。


1479436238669483.png


光是今年

他就从黄河里救出了10名落水者


       今年7月份的一天清晨6点,一辆途经包头黄河大桥的轿车在避一辆三轮车时,不慎撞断护栏坠桥,车身陷入桥下一处泥潭,几分钟时间,一多半车体就被淹没。危急时分,王金清和两名黄河救援队的队友赶来,将车里受伤的4人全部救出。 

       2016年以来,王金清已从黄河中救起10人,挽回7人的生命,这些人中大多是轻生者。然而,救人是危险的,用黄河边农民的话说,这儿的黄河“没底儿”,河道冲刷得极不规则,前一步还是仅没脚腕的浅滩,再往前走一步人就没影了,河水流速快、泥沙大、暗流多、旋涡多,无论是在水中,还是在船上,救人都有很大的风险。


1479436274964190.png


“救人不是图回报


       20多年的救人历程中,也曾有一些被救者想尽办法找到了王金清。

      2003年7月,刚结婚不久的赵女士和丈夫吵嘴后在黄河边散步。丈夫为了讨好她,就夸下了海口:“我从小就会耍水,能横渡黄河,不信你看看。”谁料没游到一半,丈夫就因体力不支开始下沉,情急之下的赵女士在岸上大喊救命。

      正在岸边做生意的王金清衣裤都没来得及脱,拉起快艇就向河里冲。赶到近前,他挥起长杆向水下探去,几次沉浮后,最终将男子扯上快艇,捡了一条命回来。

       男子全身发紫,舌头已经咬破,在一片慌乱中被家人抬走,大家谁也没想起问救人者的姓名。

       三年后,小两口又回到岸边,到处打听救命恩人是谁?当问到王金清时,两人同时回忆起了当时的场景。男子听闻当场跪下:“恩人啊,我终于找到了你!”从此两人便成了兄弟。

       王金清说,在他救起的许多人中,再回头寻找他的仅寥寥几人,多数都在慌乱中被家人接走,再也没有出现过。但他对此并不遗憾,“救人不是图回报,如果图回报,谁也不会去冒那个险!”


1479436327742136.png


为了救人

他组建了一支自愿救援队


       救人于危难之际,在给予他人幸福的同时,王金清也很幸福,这也正是他这么多年坚持的原因。

       如今,王金清和妻子在黄河边打理着一家鱼馆的生意,守护着黄河,也守护着生命。 

      虽然冒着生命危险,但王金清没有退缩,他还想再往前走一步——组建一个救援团队。经过多方努力,2013年4月28日,王金清组建了“王三黄河自愿救援队”,拉起了七八个人的救援队伍。这个队伍平均年龄45岁,最小的是王金清本人,年龄最大的64岁,加入团队的条件是水性好,热心肠。“黄河义士”的壮举也在不断扩大,不断延续着......


1479436356547610.jpg




       建辉基金会关注的人群,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却积极行善的普通人:他们收养弃婴、赡养非亲非故的孤苦老人、多次冒着巨大风险抢救他人生命、舍己捐资助人、创办互助型自组织、亲力亲为关怀最弱势群体、艰难地创办社会福利场所……

       这些人,我们称之为“个体行善者”。他们中的很多人生活贫困,处境艰难,急切地需要你的关注和支持,但他们却与你原来帮助的对象有所不同,因为他们和你一样,是富有慈悲之心,且身体力行的行善者!

       愿善良的人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微信支付.jpg 

支付宝.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