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清
2023-04-25
云南昆明的张爱清老人,自1991年姐姐在交通事故中去世后,开始走上街头义务疏导交通,至今已坚持超过30年,顺带抓了三、四百名小偷。

图片

腊月二十八的昆明街头,清冷,但风和日丽,暖融融的阳光像一位和蔼的长辈,笑盈盈地轻抚着熙攘的人群,空气中散发着详和而热烈的年味。


在官渡区的幸福邻里小区路口,建辉基金会的志愿者远远便望见那个特别而又熟悉的身影,和往常一样,这位老者头戴白色警帽,身穿全套制服,正一丝不苟地指挥交通。挥手、转身,那标准的手势,挺直的身姿,谁看了不说他是位老交警?


在许多昆明人心中,这位老人比交警还像交警。他叫张爱清,自称聋子老张,已经在昆明的大街上义务指挥交通32年了。



01

聋子老张



张大爷生于1950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成了一名知青。就在那个医疗技术和条件都有限的时期里,他身上长了疥疮,打针治疗后竟导致失聪。


后来,他进工厂当了一名工人,可又在改革大潮中下岗了,无奈之下,只好以摆地摊维生。


他的前半生,伴随着时代的起伏,在各个行当中切换,经历可谓坎坷。


图片

义务执勤32年,当年的张大叔成了如今的张大爷




1990年,张大爷的姐姐在一次车祸中不幸离世,给全家人留下了永远的创伤。和姐姐感情甚笃的张大爷事后不断回想:“如果当时有人跟她喊一声‘注意安全’,她可能就不会死了。”


这个挥之不去的念头,促使他在不久后走上街头,开始义务疏导交通,“不想再看到人们发生像我姐姐那样的悲剧。”


没想到,这个行当,他一干就是下半辈子。


02

昆明好人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昆明,最繁忙的地方莫过于金马客运站,人流和车流交织在一起,看上去相当杂乱。就是这里了——张大爷很快便选定了自己出山的“地盘”。


于是,无论风雨寒暑,人们每天都会在金马客运站门口看到一位大叔,用略带夸张的动作指挥交通。他双耳失聪,却总是能及时出手,拦下那些不守规矩的车辆;他身材瘦小,却总是在带着大包小包的老人出现时,快步上前帮忙。


图片

张大爷执勤瞬间


不仅如此,不久后张大爷还发展出了一份响当当的“副业”——抓小偷。他的身手异常敏捷,而且眼神犀利,小偷要是被他盯上了,基本没得跑,大爷我非抓住你不可!在他眼里,这些小偷实在太可恨了,“很多时候偷的都是人家的救命钱!”他激愤地说,“不少外地人赶到昆明办事或看病,可刚下车,钱包就被偷走了。”


有了教科书级别的反扒技能,张大爷的战绩相当辉煌,至今已抓到三、四百人。最“鼎盛”的时期是90年到96年,当时他在岔街当保安,不仅在车站抓,在生活工作中也抓,“最多的一次抓到了5个小偷,我看他们已经饿得有气无力,就先买饭给他们吃,然后才把他们送到派出所。”


但小偷抓多了,难免会碰到亡命之徒。有一次,一个小偷刚要下手,就被张大爷逮个正着。恼羞成怒之下,小偷拔出一把跳刀,猛地抵住张大爷的腰部,张大爷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迅速一个反手,牢牢扣住小偷的手腕,跳刀应声落地。


事后张大爷说:“别看我当时很冷静,后来想起来我的确害怕。”


图片

不论何时何地,张大爷都是一身制服


渐渐地,江湖上有了关于张大爷的传说,交警部门特意给他送来旧的制服,还配备了手铐、电棍。有了这身行头,张大爷更是如虎添翼,精神抖擞,扒手们只要听到他的名号,都对他敬而远之。


曾亲眼目睹张大爷抓小偷的安徽人老胡说:“别看他一把年纪,但身手敏捷、反应迅速,那些小偷都怕他。只要老张出现,他们就不敢下手。”


2007年,张大爷获得了“昆明好人”的荣誉称号。从此,他在江湖上的传说,又多了一个鲜明的印记。



03

“不在岗位的话心里很不踏实”


2009年,金马客运站搬迁后,张大爷又把自己执勤的地点换到另一个人流密集的地方——金马立交桥至延安医院路段。比起正式交警,他的造型更加喜感,除了白色警帽上的两个大字“聋子”外,他还一左一右斜背着的两个挎包。


白色的帆布包上写着“昆明好人聋子老张为您服务,有事请用笔写,尽力尽责帮您”,另一侧则是一个印着雷锋头像及“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军绿色帆布包。这独一无二的“交警”站在大街上,谁多看一眼,准久久不忘。


而张大爷也从内心里把自己当成了交警。虽然从未领过一分钱报酬,但他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岗,一直到下午6点才下班,如果遇上晚高峰车流量大,他还会自觉“加班”。


图片

张大爷在延安医院门口执勤




2016年,张大爷的右腿静脉曲张严重,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进入延安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仅仅6天后,右腿缠着绑带的他便“复出”了,“不在岗位的话心里很不踏实。”他笑眯眯地说。


图片

手术后迫不及待“复出”的张大爷




这些年来,张大爷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他说自己要在有生之年尽力回报社会,“活在世上,得有存在的价值。”如今他在疏导交通之余,还会跟当地的公益机构一起到周边的农村扶贫助困。



04

行善这件事,春节不打烊


建辉基金会的志愿者第一次见到张大爷是在2022年7月,就在他位于幸福邻里的廉租房。老人家虽然听不见,但自始至终笑容可掬,乐观平和。


走进他的小家,一眼望去,除了睡觉用的简易木床外,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据张大爷介绍,他早已没有家人,长期一人独居,每个月靠700元低保外加90元高龄补助生活。尽管如此,老人家却显得很满足,他说指挥交通是一件快乐的事,现在有房子住,还有低保,夫复何求?


志愿者临走前,张大爷翻开手机相册,给大家看他去寻甸县参加公益活动的照片,豪爽地说:“要做公益可以叫上我,我愿意出力。”


图片

志愿者到张大爷的廉租房走访慰问


在兔年春节来临之际,志愿者又一次来到幸福邻里给张大爷拜年。就在等候大家的当儿,张大爷见路上车多人多,立即就地“上岗”,路面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的井然有序。


在随后的聊天中,张大爷说自己已经跟爱心团队约好,过年要到山区慰问贫困家庭,所以,趁着还没出发,能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


这位73岁的老人,虽然双耳失聪,生活清贫,却有着做不完的好事,连春节也不休息。看着他那张满是褶皱的笑脸,志愿者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浑身充满了干劲。




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的合作团队昆明市西山区健康关爱促进会提供了张爱清的行善线索,建辉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于2022年9月将他评定为致敬人物。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