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14日,根据《建辉基金会项目管理手册》规定,“致敬行善者资助评审委员会”组织了线上评审,对通过资料初审委员会初审、并完成走访建档的62位困境中的个体行善者进行了资料审核及评定。
资助评审规则:评审委员从道德品质、行善典型性、困境严重性、社会影响力四个维度进行考量,得出评审“同意”或“否决”的结论,四个维度的权重分别是20%、20%、30%和30%;7位委员参加评审,同意票超过4票(含4票)则通过资助审定;同意票低于3票(含3票)的,不进行资助。
建辉慈善基金会邀请5位捐助人代表、1位理事代表、1位工作人员代表组建成本次“致敬行善者”资助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共有62位行善者获得资助:
1、500元/月生活补助 (9位):
李学红,申再见,陈帥偉,胡延清,黄广边,高玉元,吉地石日,张谦,江小坤
2、节日慰问(53位):
陈华珍,黄桂英,邓璀鄂,陈代春,黄福州/黄小玲夫妻,熊昌金,唐玉珊,杨应君,方少波,黎升,李元敏/沈琼燕夫妻,贾世平,刘雪华,郑祥生,任中信,史来菊,张瑞琴,方丹,滕志玉,萧林海,王楚松,赵则,杨敏,李炎雄,白兆森,马高亮,陈文武,朱国发,常勇,李建琼,阳跃付,张贵兴,陈华,郭利婷,徐晓健,孙艳梅,余华智,丁星,常希智,梁锐,夏虹,董晓利,柴守勇,吴胜利,魏剑英,陈建,陈爱梅,周建华,吴颖,马军,程樟柱,曾道群,叶树元
具体如下:
500元/月生活补助
李学红
湖北武汉人,62岁。2001年,李学红收养弃婴李梦驰。梦驰1岁多确诊渐冻症(SMA),身体逐渐瘫痪,现仅双手可微动。20多年来,她带女儿求医、做手术(术后女儿曾患躁郁症),卖房筹措费用,始终不离不弃。
申再见
湖南衡阳人,59岁。自1991年起,俗名申再见的悟见师傅(“保姆和尚”)累计收养27名弃婴。他辗转多地,曾居山洞建卫国寺,后因养女遭性侵维权无果迁往衡阳。他拒绝带养女乞讨,靠种地、卖草药维生,倾力保护孩子们安全成长。如今他抚养残疾养女及俩养孙,虽获低保补助但仍负担沉重。
陈帥偉
湖北武汉人。2024年,时年35岁的他为救助不慎落水的一对双胞胎及其母亲致脑损伤,至今无法行走并伴有认知障碍和癫痫。这位家中独子曾经的顶梁柱,不但失去了劳动能力,还需长期康复治疗,其出身农民的父母日夜照料身心俱疲,妻子在政府帮助下从事社工工作维持生计,家庭陷入巨大经济困境。
胡延清
湖北宜昌人,48岁。家住河边的他十余年来坚持义务巡河,用坏3件救生衣、走破百余双鞋,成功救起20人,劝返300余名涉险者。2021年汛期,他赤脚冲入激流连救两人,自己却因呛水导致肺功能永久损伤。如今他仍带病巡河,用行动诠释着"平民英雄"的担当,获评“宜昌楷模”。
黄广边
广东河源人,48岁。14年投身公益,累计服务超8100小时。虽身患癌症、家庭负债,他仍走访1500余户困难家庭,组织抗洪、抗疫等868场活动,惠及上万人次。带领近1400人团队创造29万小时服务记录,获“广东好人”“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高玉元
湖北黄冈人,肢体二级残疾。患白血病两度移植,仍创“旧物祝福”“纯正少年”项目,并定期帮扶农村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用品与心理慰藉。六年助2000人、筹20万善款、发3万件物资,然而,长期疾病导致他出现严重后遗症,亟需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却无力承担医疗费用。
吉地石日
四川西昌人,53岁。自2015年寒冬开始,他自费并筹款为喜德县麻风病康复村小学更换取暖设备,解决孩子们冻伤危机。10年来持续自掏腰包帮孤寡老人、捐药助学,深入险峻山区走访贫困家庭,而他个人家庭也因全心投入慈善而经济困难。
张谦
湖南株洲人,54岁。醴陵市义工联合会创始人。2008年开始助学、敬老、助残每月不停,发起“新年新衣”“致敬行善者”等品牌项目,17年行善不辍;洪灾、疫情冲一线,个人服务逾万小时,获 “湖南好人”荣誉。因多位家人先后重病离世欠下不少医疗费债务,他本人收入低,负担重。
江小坤
江西上饶人,46岁。他自费30余万元考取多项救援证书,带领队伍参与各类救援200余次、志愿服务800余场,足迹遍及30多个省市,屡次投身抗疫、抗洪一线,获“中国好人”等荣誉。然而,他因常年救援积劳成疾,身患多重疾病,生活艰难。
节日慰问
陈华珍
湖北武汉人,86岁。1997年与老伴捡到才7天大的“徐动型脑瘫”弃婴向勇,不顾子女反对卖房筹款抚养,每日带其往返6小时做治疗,坚持20余年,向勇从瘫痪逐渐学会行走、说话。2020年疫情期间向勇不幸跳楼离世。老人多数时间和女儿住一起,退休费大半用于自身医药费 。
黄桂英
湖北武汉人,91岁。1994年,餐馆雇主将刚出生不足两月、体弱多病的女儿袁杰托付给她照料。她视如己出,精心养育,并在袁父失踪后,不顾非议与贫困,毅然独自承担抚养责任,将袁杰培养成孝顺懂事的孩子。这位因患白内障而失明的“保姆奶奶”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邓璀鄂
湖北荆门人,62岁。2021年,她在帮扶活动中遇见困境儿童小禾(家人相继离世或残疾),在征得小禾爷爷同意后,接回家照料并解决其入学问题。2024年初爷爷去世后,她与丈夫决定正式抚养小禾,承担其全部费用。现靠微薄退休工资生活,抚养压力较大。
陈代春
湖南常德人,81岁,老党员。20年无偿照顾孤寡邻居陈月秀,代购、理发、卖菜端饭、天天查门,获评助人为乐“湖南好人”和“中国好人”。老人去世后,她带老党员组建“代春日间照料中心”志愿服务团队,义务服务全村老人,虽然经费紧张,却一直坚持。
黄福州/黄小玲夫妻
湖北武汉人。1995年,夫妇俩收留一名“三无”(无名、无籍、无年龄)聋哑流浪婆婆。三十年如一日,为老人提供住所、饮食、清洁及独创的土法护理,他们还曾为奶奶多方寻亲未果,而他们早就建立了深厚感情,视奶奶如亲人并决心为其养老送终。今因自身患病无奈送老人暂住养老院,仍常去探望。
熊昌金
湖北武汉人,71岁。1986年,转业军人的他主动照顾盲人工友熊光林,一句“把我当大哥”的承诺坚守38年。他牵着他上下班、看病取药,帮他理财、修家电,两人从同事到邻居,情同手足。他还热心助邻,带动成立社区巡逻队,2024年荣登“中国好人榜”。从青丝到白发,他用行动诠释“一诺千金”。
唐玉珊
湖南永州人,56岁。二十四年如一日照顾孤寡五保邻居刘翠玉,送医、理发、买菜直到老人安然离世,这位普通农民用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爱,获评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
杨应君
湖南湘潭人,2007年,怀孕四个月的杨应君在女儿小学校门口,在一大货车失控瞬间,她奋力推开5名小学生,自己重伤,6岁女儿不幸遇难。这位"感动中国十大小人物"荣誉加身,却背负着丈夫失联、债务缠身、儿子前途迷茫的重担,如今年近五旬的她带着车祸后遗症艰难生活。
方少波
江西鄱阳人,56岁。30年来两度勇救落水者,2024年更在冰冷湖水中连救被困越野车夫妻。这位邻里眼中的"及时雨",常年照顾社区老人,疫情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洪灾时奋战一线,荣获“江西好人”称号。而他自己却承受着双亲中风、自身患病都需大量医疗费用的窘境。
黎升
陕西西安人,78岁。1998年西安液化气泄漏事故中,他冲入火场抢险被严重烧伤。这位"烈火英雄"自学法律为弱势群体维权,疫情期间开设"法律服务信箱"义务普法108期。二十余年来多次捐赠轮椅、帮扶困难群体。如今子女因煤气中毒致残需长期照料,收养的孙女教育开支全由他承担,自己因抢险烧伤落下三级伤残,生活艰难。
李元敏/沈琼燕夫妻
浙江宁波人,77岁。1969年,李元敏与妻子沈琼燕在松花江奋不顾身救起5人,隐功40年,还常年到贫困山区及市区周边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及烈军属,几十年如一日。如今他与妻子均重病残疾,儿子亦中风偏瘫,生活非常艰难,靠微薄退休金及义工帮扶度日。
贾世平
安徽六安人,47岁。她为照顾患病婆婆放弃浙江工作返乡,靠经营小生意自力更生,并长期帮扶他人。自2012年起,她连续三年以近乎成本价为孩子提供午餐,13年来帮扶家乡贫困人口及学生近百名,捐款捐物累计十万余,带患癌老人化疗等,行善不留名。
刘雪华
安徽蚌埠人,75岁。她与丈夫蜗居于一间狭小的30平米球鞋店,照料孤寡老人三十载至送终,到汶川地震及新冠疫情时,她带头捐出所有积蓄及物资;援助病困家庭,为多所乡村学校募集电脑文具,她清贫自守,每日咸菜馒头度日,却数十年如一日倾力行善。
郑祥生
安徽合肥人,52岁。20年间经营南方爱心理发店,主打洗剪10元从不涨价,免费为低保、残疾、环卫工提供上门理发服务,义务服务100余名重残居民、50余名90岁以上的老人,而作为“合肥道德模范”的他家庭负担极重,多位家人患病欠债,生活艰难。
任中信
河南洛阳人,74岁,洛阳退休警察,43年党龄党员。2005年创立国内首支民间水上义务救援队——神龙救援队。20年来,他率队实施救援1157次,成功救助369人,打捞遇难者445人,走进学校开展防溺水宣传477场,巡河超万公里,公益投放救生圈800余个。年过七旬患多重疾病,仍奋战在救援、抗疫一线,坚持自费投入救援,获“中国好人”荣誉。
史来菊
河南新乡人,60岁。2013年参与创建“新乡义工之家”。十余年来,她长期照料患病邻家直至送终,并将其女儿视如己出;每周赴养老院服务,帮扶孤寡老人;积极参与抗疫、抗洪等救灾行动,带头募捐并坚守一线,今爱人重病负债,收入微薄仍坚持公益。
张瑞琴
河南新乡人, 二十年前,31岁的她初到城市谋生,得到大家帮助,生活条件稍好,她就开始倾尽所有助人。她曾慷慨出资5万元帮贫困邻居购车谋生,资助上百名贫困学生,常年照料孤寡老人,汛期抗洪、疫情逆行从不缺席。自己至今寄居不足30平米车库,疾病缠身却无钱医治。
方丹
湖北襄阳人,左腿截肢。自2016年起在宜城创办爱心粥店,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早餐。九年来,她和团队已送出超八万份早餐,获“中国好人”等荣誉。目前粥店面临电费高昂、厨具老旧、抽油烟机损坏缺乏维修资金等困难。
滕志玉
湖南衡阳人,67岁。十余年来常年参与帮扶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公益服务,并发起成立衡阳恒雁公益服务中心,组建义剪队为老人免费理发,尽管身患血管堵塞等疾病需长期服药,她仍坚持奔走一线,这位无工资收入的下岗职工还在2018年签署双器官捐献,被称作“爱心妈妈”“老人好女儿”。
肖林海
湖南衡阳人,63岁,退休教师。二十余年如一日义务清扫单元楼道,风雨无阻。2009年倡议发起捐资助学,累计帮助108名贫困学生及22户特困家庭;退休后连续五年组织春节慰问,为家乡300余位80岁以上老人送去温暖。虽身患脑瘤,且儿子创业失败家境困难,他仍坚持奉献。
王楚松
湖南娄底人,74岁,农民。自弟媳与弟弟相继离世后,主动承担起抚养三个年幼侄女及偿还上万元债务的重任,近十多年来,不再负债的他累计捐款3万多元帮助他人,他先后获评“湖南好人”“湖南省道德模范”。如今,作为五保户的他仍住在1990年建的老旧漏雨房屋中,身患多种疾病,生活十分清苦。
赵则
湖南益阳人,三级听力残疾,以收废品为生。他为人热心,扑灭山火、跳塘救人、帮扶病患、拆除高空危险物... ...村里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疫情期间牵头组建“热心邻里互助队”,义务为居民送药送菜。其本人家境拮据,服务队缺少资金与专业培训。
杨敏
湖南永州人,36岁。患小儿麻痹症的轮椅姑娘,十载公益助学、带货助残,创“青蛙公主能量团”筹款十万余元;今直播手工坊带乡邻增收,仍困于作坊租金、人工与孩子学费。
李炎雄
湖南张家界人,土家族,69岁。自18岁起扎根基层文化事业40余年,自筹经费,走遍湘西北800多个村寨,抢救整理土家文化史料近千万字,主编文化丛书28卷,推动《王家坪镇志》《马头溪村志》成为全国标杆。他常年无私帮扶孤寡病困乡邻,多次慷慨解囊。如今他腿部有伤,靠微薄退休金生活。
白兆森
吉林通化人,62岁。尽管夫妻二人无工作,老伴体弱多病,家庭负担沉重,他仍坚持公益十余年:助老12000人、关爱118位老兵、资助1500名困境学童,募款200万;自捐5万建净水站、防疫送餐,获“吉林好人”等荣誉。
马高亮
江西上饶人,61岁,盲人医生,14年间为视障者义务授课300余课时,为困难群体免费治疗数万人次,减免医疗费数百万元,带教学生百余人,常年免费出诊、提供食宿,被百姓称为“魔手神医”。因长期熬夜戴耳机工作,听力受损严重,并患慢性气管炎,每日需戴呼吸机入睡。
陈文武
江西上饶人,非遗传承人。生于江西玉山砚雕农家,少时家贫辍学,后以制砚为业。他长期倾力公益,涵盖赈灾、助学、文化传承等多领域,屡捐作品义卖助人,甚至借钱行善。如今他身负家庭重担,上有三老伤病需赡养,下有子女待抚育,虽公益艰难,仍初心不改,持续奉献。
朱国发
江西上饶人,34岁。14年来行走乡间为困难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免费理发超万人次。他关停收入不错的理发店投身公益,现靠微薄工资生活,妻子只好外出打工。他常年自掏腰包购买物资帮扶几十位孤寡病残,不顾经济拮据与家人压力,坚持用一把剪刀传递温暖。
常勇
山西大同人,46岁。1995年参军,军旅期间的全部津贴捐给四川贫困学生。退役后,他多次见义勇为,救助车祸伤者、送医晕倒老人。他于2015年组建爱心公益团,带领260多名成员帮扶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组织捐赠超百万元,而自己却生活拮据。获得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好人等荣誉。
李建琼
四川凉山人,71岁,听力障碍者。退休后投身公益近20年,她自发组建700多人的“月亮视频群”,长期帮扶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自掏腰包为困难残友购置生活物资,组建残疾人艺术团,带队翻山越岭慰问凉山残友,获得“西昌好人”提名。
阳跃付
四川成都人,出租车司机。2005年以队长身份组建成都“雷锋车队”,号召18名司机专注免费接送视障、老弱病残孕,累计服务逾千人次。他疫情顶岗转运物资、接送考生,获“成都好人”等称号。虽经济拮据,仍坚持“有需必到”。
张贵兴
浙江衢州人,肢体残疾。自2005年起坚持无偿献血80余次,累计捐献51600毫升血液,他长期致力于宣传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及无偿献血,并带领红十字服务队定期为敬老院老人提供理发、慰问等志愿服务,获“浙江好人”荣誉,而今自身身患肾动脉瘤,现有收入难以承担高额医疗费,生活压力较大。
陈华
湖南常德人,网名陈南江,身高1.3米的“袖珍院长”。23年来坚守常德养老事业,他创办全市收费最低的民办养老院,先后照料超千名老人,免费或低价收住五保、失能及困难老人,并资助3名贫困学生。而今养老院经营困难,其本人患病,开支较大,生活长期承压。
郭利婷
陕西商洛人,53岁。她把废弃小学改成“利康养老院”,3年已收46位老人和1名孤儿,收费低廉却服务周到,亲自种菜养猪改善生活,还为孤儿充当“妈妈”角色。养老院因服务好、价格低广受好评,但现面临设施简陋、资金不足等问题。
徐晓健
安徽安庆人,55岁。因为智力障碍的儿子而走上了助残公益之路,2012年创办至爱家园,为近200名残障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而后开设洗车行、工疗车间帮心智障碍人士就业,现收150名孩子,资金缺口巨大,生活拮据但仍坚守。
孙艳梅
湖北荆门人,57岁。因自闭症儿子走上助残路,从2008年开始,她竭尽全力为孤独症群体提供公益服务,促成特校开班解决入学难,创办湖北首家孤独症互助协会,服务7600余家庭,发起全国“暖星护航”公益咨询,现机构运营艰难。
余华智
湖北武汉人,61岁。因家族里有残障人士,感同身受的他和妻子于2004年创办武汉爱心残疾儿童帮扶中心,21年来自掏腰包、卖房坚持托养智障儿童100余名,其中15人成功康复并融入社会,而全家仍住廉租房,生活艰难维系。
丁星
重庆人,69岁。扎根重庆长寿山区47年,坚守“农村娃也得学艺术”的信念,自1977年起自创学校免费教孩子音乐舞蹈,让留守儿童和智障孩子免费学艺术,并收养多名孤儿、资助贫困生,如今她与丈夫均患癌症,医疗负担沉重。
常希智
安徽蚌埠人,52岁。10年带队400场公益活动,助残老困童超万人,个人及带动捐款超10万元。他常年带队助老扶幼,参与灾害救援,并积极发起多项爱心捐赠活动。虽面临资金不足、运营艰难等困境,仍坚守公益初心。
梁锐
安徽蚌埠人,57岁。自2009年投身公益,带领团队开展活动超1200场,服务群众15.6万余人次。他发起“爱与陪伴”临终关怀、失独家庭帮扶等多个品牌项目,获全国及省级奖项。16年来持续推动善行传承,助力众多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目前生活压力较大,但仍坚持公益之路。
夏虹
北京人,无臂剪纸艺术家。十年来自筹资金带队助残扶老6.5万人次,培训5000人学剪纸,开发居家手编助残就业,筹集善款救助先心病儿童和白血病儿童,两度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现仍租住平房,机构运营艰难。
董晓利
河南洛阳人,42岁,教师。2008年,怀有身孕的她,先后上次赴汶川地震灾区参与救灾工作。她于2011年创立伊川志愿者协会,累计开展助老、助学、环保等公益活动300余场,荣获多项省、市级荣誉。多年来,她坚持在家庭经济困难、负债累累的情况下捐款捐物、传递正能量,始终无悔践行公益使命。
柴守勇
河南新乡人,46岁。2018年创立卫辉斑马救援队,带领队伍参与各类救援,成功转移群众数千人,寻人成功率达91.3%。他多次带病坚守一线,甚至晕倒后仍坚持指挥救援。目前救援队已发展至286人,面临较大资金压力。
吴胜利
河南新乡人,54岁。辉县市义工志愿者服务中心发起人,18年志愿服务11000小时,率5000人团队筹资百万助学600人次、助老助困万余次,个人捐款超10万,自己却住在破旧的自建房里,无固定收入,颈椎过劳三度晕厥,仍坚守公益一线。
魏剑英
湖北武汉人,54岁。投身慈善公益20余年,资助1743名贫困大学生,他创办大爱人生慈善公益协会,带动3000多名爱心人士参与助老、助学等活动。2023年先后在可可西里成功抢救高反老人,在武汉街头通过心肺复苏救回猝倒女子。荣获湖北省荆楚楷模、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
陈建
湖南常德人,55岁。自幼因小儿麻痹症致残,靠拐杖行走。2020年成立佳建助残扶老公益服务中心,三年来筹集35万多元,帮助1500多名困难残疾人,实现650多个“微心愿”,还推动“扶贫车间”和“爱心超市”助力残友就业。虽身患多种疾病,医药开支压力大,仍坚持公益,获省市多项荣誉。
陈爱梅
湖南益阳人,59岁。益阳赫山区暖馨志愿者协会会长。2015年失独后投身公益:洪灾、冰灾、疫情冲一线,带领300名志愿者守护25位孤寡老人、助学100余名困境儿童、护学6年风雨无阻,获 “湖南好人”荣誉。现家庭背负债务,夫妻多病,协会运营艰难。
周建华
江西上饶人,54岁,肢体三级残疾,创办上饶市福佑助残服务中心。自2014年以来,每年为贫困残障人士减免康复费用12万余元,个人累计捐款捐物超40万元。他自费引进云客服项目,帮助280多名残疾人就业,助力2000多名残疾人融入社会。曾获“江西好人”等荣誉。
吴颖
广东深圳人,49岁。2023年11月,她自筹资金创办“向日葵之家”,为心智障碍家庭提供喘息服务、生活及职业技能培训,迄今已服务家庭超千次,举办活动近300场。目前运营困难,资金缺口大,个人和家庭压力巨大。
马军
河南信阳人,67岁。2011年马军发起并成立信阳市公益志愿者协会,连续10年为环卫工人提供爱心早餐,11年坚守春运“温暖回家路”,服务旅客近10万人次。带领团队下乡600余次,送达近200万元物资。带动近万人加入志愿行列。获“中国好人”等荣誉。
程樟柱
江西上饶人,83岁。1968年,双目几近失明的他退伍回到家乡,守护江西德兴革命烈士纪念馆。他自费修葺馆舍、收集文物,凭记忆编写讲解词,累计为无数游客义务讲解。目前他身患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但仍坚持继续讲述革命故事。
曾道群
四川自贡人,47岁,村支书。她带领整村脱贫,让172户低收入家庭月增600元;疫情中率“娃娃兵”45人守村,女儿义医随行。累至两次晕倒、三次骨折,仍坚持扶残助老。
叶树元
四川绵阳人,70岁,三台县水务局退休人员。1991年在凉山看到山区孩子贫困,决心助学。30余年卖房卖车筹资130余万元,个人资助300多名、联合爱心人士累计资助5300多名贫困学生,建立“三叶同乐园”与鸵鸟养殖基地反哺助学,先后获“四川十佳慈善之星”等荣誉。
本期评审委员(2025/08/8-14)
感谢评审委员会各位委员严谨细致的工作!感谢每一位行善者,虽身处困境却依旧选择坚持善良。未来,愿和行善者们共同努力,为更美好的世界献出微薄之力。
本次评审结果的公示有效期为15天,在此期间如有任何异议,可以通过邮箱fuwu@jianhuicishan.org,或公众号留言、私信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