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20日,根据《建辉基金会项目管理手册》规定,“致敬行善者资助评审委员会”组织了线上评审,对通过资料初审委员会初审、并完成走访建档的54位困境中的个体行善者进行了资料审核及评定。
资助评审规则:评审委员从道德品质、行善典型性、困境严重性、社会影响力四个维度进行考量,得出评审“同意”或“否决”的结论,四个维度的权重分别是20%、20%、30%和30%;7位委员参加评审,同意票超过4票(含4票)则通过资助审定;同意票低于3票(含3票)的,不进行资助。
建辉慈善基金会邀请1位合作公募方代表、4位捐助人代表、1位理事代表、1位工作人员代表组建成本次“致敬行善者”资助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共有54位行善者获得资助:
1、500元/月生活补助 (7位):
陶宏秋/纪冬翠夫妇,李贤菊,旷桂喜/李冬秀夫妇,梁开础,陈叶忠,陈一超,郑荣新
2、节日慰问(47位):
徐晓平,吴开元/喻秋林夫妇,张菊华,卜荣仙,张春梅,江美容,程小金,董贵生,任红祥,栾志学,王腊,刘子祥,龙正良,张前华,宁兴年,王启军,谢世奇,杨承歧,谢国强,隋海英,魏瑞红,马钢,毛梅英,胡雷,陈新平,许军,王祺,何涛,林名长,蔡仙妹,冯玉堂,杨金玉,额尔登其木格,孔祥玉,莫荣,肖祖红,周瑛,陶奕,侯锋,罗飞,欧阳曼娘,王梅,杨炼,余以俊,江敏,更确木兰,贺星龙
具体如下:
500元/月生活补助
陶宏秋/纪冬翠夫妇 湖南永州人,陶宏秋今年77岁,纪冬翠69岁。17年前陶宏秋大儿子在外收养了一名男童取名小江,却无力抚养,带回老家让父母抚养。当时男童刚出生,并无异常。当孩子牙牙学语时,发现与普通孩子不一样,遂带到医院检查,被查出患先天性语言、肢体多重残疾。很多人劝老人放弃这个孩子,但老人不忍心,于是就这样一直抚养他长大。现在老两口身体不好,小儿子智力残疾,小江行动不便,一家人艰苦度日。 李贤菊 重庆开州区人,83岁。2008年,她捡养了一名弃婴,被诊断为“成骨不全症”(俗称“脆骨病”),取名娜娜。一家人生活仅靠女儿做钟点工和李贤菊捡垃圾卖钱维持。到了娜娜上学的年龄,李贤菊便背着她上下学,17年的日夜相伴,让李贤菊与娜娜成了形影不离的“最佳拍档”。2023年4月,李贤菊荣获重庆好人、2022年度获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称号。 旷桂喜/李冬秀夫妇 湖南娄底人,旷桂喜,71岁,乡村医生,李冬秀70岁,村里接生员,老两口都是红十字救护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们先后救助过八名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并帮助他们找到家人。2020年1月,李冬秀外出时发现一位老大爷在马路上摔伤,头部流血昏迷,情况十分危急,她给老大爷实施急救,并紧急送往医院。同一个月,旷桂喜从冰冷的池塘救起在水面上挣扎的小孩。夫妻俩收入低,儿子重残,孙子读书,家庭负担重。 梁开础 湖南邵阳人,76岁,从小在梁门江边长大,练出了极好的水性。1980年,梁开础在靖县打工时,遇到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滑下浮桥跌入水中。眼看着两个孩子被洪水吞没,他沿着河岸追出50多米,在一处洄湾跃入水中,一手一个将两个惊魂未定的孩子救上岸。截止到2017年6月,他陆续从水中救出8人,被誉为梁门江畔的义务“救生员”。现年岁已高,身体多病,双腿行动不便,靠拄拐行走。 陈叶忠 湖南邵阳人,2007年起担任渡工,十多年来,他见义勇为救了二十多名落水群众,从未索取报酬。当渡工是苦活,他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6时到岗,忙到晚上7点半才收工回家,天天风雨无阻。“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开船接送,每天来回共200多趟,过年都没休息过。”2018年被评为诚实守信“湖南好人”。妻子患精神病,家庭收入低,入不敷出。 陈一超 四川邻水人,61岁,“邻水爱心公益团队”的固定摄影师,是最早加入也是年龄最大的志愿者,至今已坚持做公益帮人寻亲8年,拍摄了四千多条寻亲视频,成功帮助六十余名寻亲人士找到了家人,帮助数十个家庭破镜重圆。2024年7月,他的妻子被查出患了乳腺癌,目前无稳定收入,妻子每月低保收入约240元。 郑荣新 河南新乡人,水泥厂退休职工。2013年,她成立了百姓学雷锋新乡工作站,并组建了牧野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致力公益事业十余年。她连续8年每周照顾患多种结核病的“中国好人”梁声翕,直至其离世;还连续7年每月捐300元用于助学;连续三个月照顾社区临终“三无”老人杨明花,为其按摩、喂食。患乳腺癌后还积极帮助病友。 节日慰问
徐晓平 湖北宜都人,2001年,徐晓平和被大火烧伤的残疾人丈夫领养了一名三个月大的男婴。后来,孩子被医院诊断患有先天性唐氏综合征,徐晓平没有放弃。2010年,她带着九岁的孩子,来到了宜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她卖掉家中所有牲畜,开启了长达12年的陪学之路。为了生存,徐晓平在附近的早餐店打工,后来又在学校做保洁,不离不弃地抚养孩子。 吴开元/喻秋林夫妇 湖南湘潭人,吴开元75岁、喻秋林74岁,均为湘潭电机厂退休职工。1982年,夫妻俩收养一名女婴,取名“吴芳”,谐音“无烦”。然而,吴芳从5个月开始经常无缘无故突发高烧且持续不退,经诊断,她患上了中毒型痢疾,6岁被确诊为脑瘫。1989年,他们拥有了亲生儿子,但并未放弃吴芳,对其与儿子一样疼爱守护,可惜儿子在20岁时因病去世,此后,他们将所有的爱都给了吴芳。 张菊华 四川成都人,70岁。夫妇俩结婚多年没有生育,1998年在街头拾回一个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即驼背的弃婴,后取名小玲。收养几个月后,张菊华怀孕,可为了更好的抚养和给小玲治病,夫妻放弃了自己腹中的骨肉。养女成年后,又患腿部骨癌,张菊华夫妻倾其所有为其治病。目前,夫妻带着女儿、女婿和外孙子租住在棚户区,一大家人靠夫妻俩微薄的养老金和女婿的工资生活。 卜荣仙 江西新余人。2013年退休后投身公益,和几名朋友组建爱之缘志愿者团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有成员500余名,开展志愿活动近4000多场,服务困难群体20000余人,时常走进社区开展助老帮扶等志愿服务,免费为居民提供理发、量血压、保健按摩、家电维修、磨刀、法律知识和健康知识宣传等服务。她还抚养2名孤儿,并照顾其他7名孤儿,走访慰问100余名留守儿童。 张春梅 安徽合肥人。她的邻居一家,妻子因乳腺癌去世,丈夫在2011年外出打工后音信全无,三个孩子成为了孤儿。善良的张春梅看到孤苦无依的孩子们,便接到家中,从此担当了母亲的角色,一带就是十几年。 江美容 湖北荆州人。1993年3月,她的邻居离异,女方离开前,嘱托热心的江美容帮忙关照智力残疾的前夫和孩子。热心的江美容没有拒绝,义务照顾邻居家的父子俩,直到2012年和2019年父子俩先后离世。2019年起,江美容投身公益,组织志愿者在社区为老人义务理发,在荆州大堤巡堤。2012年被评为"荆州好人",2019被评为"荆楚楷模"。 程小金 江西抚州人,在丈夫瘫痪16年间,她维系家庭的同时,承担起照顾服刑邻居的孩子小明的责任。2019年丈夫去世后,她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小明,视如亲孙。在其培育下,小明性格开朗,成绩优异。其父亲在狱中得知孩子的情况后,积极改造。2023年父亲刑满释放,父子关系逐步修复。程小金也是宜黄县公益志愿者协会的核心成员,荣获“江西好人”、“中国好人”称号。 董贵生 四川成都人,62岁,听涛园老兵俱乐部负责人。1982年冬天,董贵生入伍;1984年底,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和战友们每天都面临生死考验,在并肩作战中结下了深情厚谊,“冲锋前,战友之间就互相承诺,哪个死了,父母就由活着的兄弟照顾。这些年,我做到了。”退伍近30年来,董贵生一直坚守这个约定,悉心照顾几十位“爸妈”,代牺牲的战友赡养父母。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任红祥 山西临汾人,2004年起,他先后50余次见义勇为,抢救回9条鲜活的生命,扑救了两场毁灭性的大火。2007年起,他先后创办了微隰县、红祥爱心志愿团、隰县蓝天救援队等公益组织,带领志愿者助残、助老、助困和救援。十几年的公益生涯,他付出近60万元,把自己唯一的住房也卖掉了,现在租房居住。曾获全国五好家庭荣誉。 栾志学 河北秦皇岛人。1990年,16岁的他见义勇为,在与犯罪分子搏斗中受伤,经过3年的治疗,他终于回归社会,但因伤及大脑,造成了肢体偏瘫。但他始终不变的是“热心肠”,他带领残障朋友建立了“回馈爱障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海港区的大街小巷。2015年,他当选为市肢残协会副主席,2024年第一季度获评“中国好人”。 王腊 湖北黄冈人。自2012年起,王腊先后5次救起落水群众6名,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热心和勇敢。在救人过程中,几次划伤感染。2020年、2023年,王腊两次获得浠水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获评第四季度“黄冈好人”。 刘子祥 湖南衡阳人,72岁,农民。他曾是一名摆渡人,1989年3月,两条船分别载着村民去赶集,至江心两船相撞,一条船翻了,37人落水。正在摆渡的刘子祥听到喊声,立马赶去救人,他咬着牙,连续从水中拖上来13人,由于用力过猛,他的十个手指甲掉了八个。1998年冬天和2001年夏天,他分别从江中和池塘中各救了1人。刘子祥不但见义勇为,还助人为乐。他在摆渡时扶老助幼,农忙时节还抽出时间为乡邻抢收抢种,带无人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去理发。 龙正良 湖南衡阳人,货车司机。1986年7月,读初中的龙正良就曾救起被洪水冲走的小学生。2004年12月,龙正良在江边遇到一女孩落水,他立刻跳下水将女孩救起。2023年2月9日深夜,天气寒冷,龙正良与邻居黄广东突然听见楼下武水河边有人在大声呼喊“有人落水了”,便不约而同地往河边跑去,一前一后飞奔跳入冷水中,成功营救落水女孩。获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荣誉。 张前华 湖南邵阳人,67岁,农民,长期做生产队长,对孤寡邻居多有照顾。2021年4月,在水塘堤上玩耍的2名儿童不慎落水,张前华闻讯赶去,扎入水中救出一名女孩。就在他松一口气时,女孩说:“我家小弟还在水里!”他又毫不犹豫地扎进水底。由于下雨,水塘蓄水超过2米,且淤泥很深,但他没有放弃,终于摸到沉在水底的小孩,在周围人的帮助下将其救上岸,可此时小孩已经没有了呼吸。精疲力尽的张前华立即对小孩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终于把小男孩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宁兴年 安徽合肥人,虽因少年时摔伤,只能在轮椅上度日,但他身残志坚,学会了修锁技术。30多年来,他免费为老人、残疾人配钥匙3万多把,服务了3万多人次。他还经常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开锁、维修器具等服务。宁兴年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方便更多老人、残疾人,回报社会。 王启军 安徽淮北人。1994年下岗后,有汽车修理手艺的他转行在路边摆了一个自行车修车摊。30年来,他累计义务为残疾人、老年人、中小学生及下岗职工免费修车5万多辆次,义务为环卫工人修车达9000多辆次。2018年,王启军联合其他友人创办了濉溪县好人志愿联合会,联合各级好人和道德模范519人,一起开展助学助老类志愿活动1000多场。 谢世奇 广东韶关人,党员。2017年加入韶关市蜗牛公益互助会并任领队,成功救助一名流浪男子并亲自陪伴其回家。受此激励,2019年起,他每晚组织夜巡救助流浪人员。身为蜗牛公益第39分队队长,他组织敬老、助残、助学等活动,带领团队发展到56个寻亲小队,累计帮助过数万流浪人员,并帮助3000余人成功寻亲。他组建的助残先锋队,获韶关市残联多项荣誉。此外,他还参与河南新乡及韶关抗洪救灾,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 杨承歧 河北行唐人,67岁,2岁患小儿麻痹症,12岁开始学习中医,16岁开始悬壶乡里。50年来,杨承岐牢记师傅“医者仁心”、“为医不悔”的教诲,能用针灸治疗就不使用药物治疗(针灸免费),能花一分钱治好不让病人花一角钱。他靠一根拐杖,一辆自行车走遍了方圆几十里的家家户户,从未收取过出诊费,经常为残障人士、困难户减免药费、治疗费。获评“白求恩式的白衣战士”“身残志坚道德模范”。如今患病卧床。 谢国强 湖南株洲人,1994年开始在火车站前经营小百货。30年来,他帮助走失的小孩及老人800余人次。2004年,在帮助一名女子夺回被盗的钱包后,遭到盗窃团伙疯狂报复,他身中3刀,脸上留下刺眼的刀疤,脊椎伤得特别严重,经鉴定为四级伤残。“雷锋精神是吓不倒的。”这个经历反而激起他进一步行善的决心,他的“爱心报刊亭”专为路人提供方便。2017年,他把志愿服务经验带回新住的小区,成为小区志愿服务队创始人。 隋海英 内蒙古人,2006年来到辽宁本溪。2018年,她开始义务照顾一名瘫痪在床的中国好人,同时义务护理一对瘫痪的兄弟,有时间还去养老院服务。无论是面对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的残疾人、护理患病的弱势群体,还是看望养老院中无依无靠的老人,她都不嫌脏、不怕累,如对待亲人般细心照顾,2018年被评为“本溪好人”。 魏瑞红 河北邯郸人,后在天津生活。她是瓷娃娃,曾经骨折31次。1999年,她的文章让很多人感动、共鸣,向她打电话求助诉说烦恼,随后瑞红把自家电话开通为“瑞红知心热线”,义务提供心理辅导。2013年,她创办太阳语罕见病心理关怀中心,凝聚公益力量为3000多个瓷娃娃等罕见病家庭提供心理、教育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2016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马钢 内蒙古鄂尔多斯人,现在北京长期治疗和生活,肢体一级残疾。他16 岁脊髓高位截瘫,21 岁患尿毒症,已透析15年。他不仅靠手工编织自救,还热心教授几十位残友手工技艺。为了帮助残障群体,他组织义卖近百次,还组建了社会互助公益团队“小马哥互助社”。 毛梅英 湖南衡阳人,77岁,她数年如一日关心照顾社区里多名孤寡和患病老人,从不图回报。同村独居老人曹如华,患老年痴呆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生活不能自理,儿女皆在外工作。毛梅英得知情况后,义务照顾她日常生活,六年如一日,直到其病逝。如今,毛梅英年事已高,单瘦的身躯,却是生病邻居、独居老人的依靠。 胡雷 宁夏中卫人,93年生,小时候因高烧导致小儿麻痹症,父亲为他借钱治病出车祸不幸离世,母亲改嫁。胡雷和奶奶相依为命,2008年起开始做公益,捐赠款是靠平日捡垃圾、卖工艺品积攒下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志愿者给他的救助金。胡雷捐赠过敬老院,贫困学校,河南水灾,山西水灾,这些年为西海固孩子捐赠过百万。被人民日报称为“跪着的巨人”。 陈新平 江西上饶人,视力残疾一级,玉山县盲人协会主席。1988年9月被南山乡政府破格聘为新闻报道员起,他以耳为眼,以声为笔,写凡人善事,以残缺之躯投身公益不停歇,为弱势群体发声,发稿两万余篇。他采访中国好人、身边好人近百位,扶残助困逾百人。曾获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江西省杰出青年等300多项荣誉,被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专题报道。 许军 江西上饶人,67岁。2013年退休后加入上饶市志愿者协会,任党支部书记。尽管患有冠心病,她仍坚持志愿服务。2020年疫情初期,许军连续三个月坚守社区一线做志愿服务。同年鄱阳县遭特大暴雨,她迅速筹集防汛物资,助力抗洪抢险。1989年起,她累计服务超5000场,时长近万小时,捐款捐物超15万元。2023年查出肺癌,她仍坚持将非医疗时间投入公益,家中各类荣誉证书多达200余本。 王祺 四川西昌人。她高位截瘫,肢体重度残疾一级,还是癌症病人。这些都阻挡不了她的公益助残之心,她自发组织团队助残8年,每个月开展残友无障碍体验出行聚会,为身边的残友义务解读政策、维权,每年参与的公益活动至少90余场。2018年,王祺建立了凉山残友交流群,从最初的几十个人到现在的近三百人,让残友有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家”。 何涛 四川宜宾人。战胜肺癌病魔后,陆续加入了四川省宜宾市酒都义工、全国10+1微助学平台,资助品学兼优的特困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他10余年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6000小时,参与助残、助学、敬老、关爱留守儿童、保护长江、救助灾害、防疫等公益活动近400场次,直接受益人数超5000人,个人公益支出近10万余元。 林名长 湖南长沙人 ,2005年意外失去双手,2012自发组织了一支以残助残的志愿者队伍,并捐资5万元用来支持残疾人事业。2015年,他创办浏阳市大瑶镇凝馨残疾人服务中心,服务湘赣边界残友,累计为1000余人提供助残服务,多年来,他身残志坚,矢志创业,致富不忘乡邻。2019年,他出资注册成立“浏阳市凝馨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帮助残友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增收。 蔡仙妹 湖南永州人,2015年,她的儿子霈霈被确诊为重度孤独症。为了儿子的康复,她和丈夫四处寻找康复机构。也因此深知病患家庭的艰辛,2018年,她四处奔波筹资金、找场地、建团队……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成功创办了湖南省唯一一所民办特殊教育学校——冷水滩区新希望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殊家庭提供就近康复教育。至今学校共康复各类残疾学生2600余人。 冯玉堂 山西临汾人,65岁,2008年创办蒲县红道养老院任院长。17年来,他始终坚守“替天下儿女尽孝”的诺言,尽心尽力照顾每位在院老人,累计接收160多位失能、失智老人,他把老人当作亲人,哪怕自己受伤受累,变卖资产,也在所不辞,被誉为重信守诺的“信义院长”。 杨金玉 山西运城人,67岁,生于革命军人家庭的他痴迷于红色收藏,2005年至今,累计投资987万余元,先后创办了革命老区纪念馆、中条山抗战纪念馆、农耕文化博物馆、民兴烈士陵园及中条山抗战体验园,并且坚持免费开放,受益人次达到966万。三馆两园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红色教育等基地。他和爱人都有退休金,但生活特别节俭,省下的钱都用于场馆建设和维护。 额尔登其木格 内蒙古锡林郭勒人。2013年初,为了照顾更多来自牧区、像自己女儿一样的残友,以及牧区的高龄老人、五保户、残友等,她创办了朝鲁门老人养护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甚至从银行贷款,将养护院升级改建,努力改善养护院设施。至今已运营了11年,累计帮助了上百人。2013年,她被评为阿巴嘎旗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孔祥玉 广东深圳人,2014年她自掏腰包建立“可可沙龙”公益驿站,并被纳入龙华街道党群服务V站。十年来,她走访跟进、自己带头捐助,并通过媒体的力量发起爱心行动,让十多个深陷困境的家庭看到希望,让多个濒临绝望的家庭获得重生。2017年7月份,她引入“让爱回家”公益品牌项目,在龙华开展流浪救助活动,通过“反向寻亲”帮助163个失散家庭成功团聚,帮助416人补办身份证。同时,她还是龙华70多名残疾孩子家长的知心大姐姐。 莫荣 广东深圳人,71岁。2012年,孙女贝贝被诊断患有大田原综合征,全家因此陷入困境。政府和相关部门伸出了援手,还有志愿者们的无私关怀,深深触动了她,激发她回馈社会的决心。自那以后,莫荣在照顾孙女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服务。2014年,她将老年人文体活动团体改组为“龙之韵老年人协会”,专注于服务弱势老人和儿童。无论是日常关爱孤寡老人,还是在疫情和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组织捐款,她都全情投入,得到了居民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肖祖红 湖北黄石人,2008年创办黄石市爱心满园义工协会,开展公益活动6000余场,先后为2000多名困境老人,4000多个困境儿童、贫困学子,500多个困境家庭提供爱心援助,直接受益人多达6万余人次。她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首届五星级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周瑛 湖南常德人,22岁时因意外高位截瘫,终身轮椅代步。却以顽强意志克服困难,她摆过地摊、做过网店客服、微商销售……在自己赚取微薄收入的同时,还惦记着更多困难残友:2012年至今,她持续为多位外地的困难残友购买衣服、鞋子等生活物资。她还常年资助一位特别困难的盲人小朋友。2021年,她创立了汉寿县萤火虫助残公益服务中心,承接县残联的居家托养服务和培训项目,服务了全县范围内近300名残疾人。 陶奕 湖南湘潭人,1975年生,2006年开始做公益,他利用自身的网络知名度和诙谐创意的写作能力,一直积极组织并参与救助类公益活动。2012年至今,先后组织成立“湘潭助学走访义工群”、湘潭市向日葵志愿者协会、湘潭市湘童儿童公益协会,并担任会长,目前机构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超过500人,受益儿童3000余人次。他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和家人一起坚持公益。 侯锋 吉林白城人,退役军人。2008年开始接触公益事业,先后参与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芦山地震、镇西水灾等大型救灾 20 余次,被人称为“救灾专业户”。他创办公益组织,连续十三年开展新春慰问活动,帮扶、困难家庭、鳏寡孤独老人、军烈属,持续开展助学活动。获得“中国好人”“吉林好人"等多项荣誉。 罗飞 宁夏固原人、1977年生,22年党龄,2000年开始做扶贫助困公益,2013年发起成立了固原市西固爱心义工社,2016年5月更名为固原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并正式注册,在公益路上,他带领自己的团队,为贫困学校、白血病患儿家庭、事故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困境儿童、多地疫情等,联合社会爱心人士一起捐赠达到500万元,公益足迹几乎覆盖了整个宁夏及周边省市。 欧阳曼娘 四川绵阳人。2018年,创办了四川欧阳曼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2年,又发起成立了绵阳市涪城区曼娘助残服务中心。迄今为止,“牧云轩”(隶属文化传播公司)已开展“衣旧是宝·文创助残·记得兔系列”、“闪闪发亮残疾人教师计划”、“助残微公益”、“非遗植染公益普及计划”等四大项助残计划。深圳、成都、绵阳、德阳等3500余人踊跃参与文创项目,成功解决了70多个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曾获得2021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特别提名、四川省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 王梅 四川西昌人。2023年发起成立了凉山州向阳花康复公益服务中心,兼任凉山州瑞声低视力康复验配保健中心主任。在凉山从事公益助残10年,参与公益时长达9800小时,在凉山州 17 个市和特殊教育学校服务视力、听力障碍者万余人;送服务下县、下乡、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上千余次。被授予凉山州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杨炼 云南省红河州人。他既是同根生爱心慈善基金会的日常工作负责人,又是各项爱心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历经了十余年的努力,同根生爱心慈善基金会从最初的14名志愿者,发展到现今300余名志愿者。2018年到2023年,同根生组织并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共计284次,带动和组织8100人次志愿者参加活动,服务群众3.53万人次。 余以俊 重庆巫山县人。他深耕公益事业多年。2014年,他协助成立巫山县青年爱心志愿者协会并担任负责人;同年,成立巫山县三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秉持“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理念,关注儿童与老人。他还利用电商平台参与扶贫,通过“互联网+电商多助”项目,为20户特殊家庭提供电商创业就业帮扶。从苗木种植转型公益,他已走过16年公益路,组织上千场志愿服务,惠及万余人次。2016年获得重庆市“最美扶贫志愿者”称号。 江敏 江西南昌人,孤独症孩子母亲。1988-2012年在江西省肿瘤医院从事护士、护士长工作,2011年,她3岁多儿子被诊断为孤独症,因此辞去工作陪同孩子康复,并接手南昌德明公益服务发展中心。至今,中心已开展活动一千多场,通过政府和社会公众倡导让心智残疾人被更多的看见,不断构建更好的支持和接纳环境。 更确木兰 木兰自幼受村医与舅舅(藏医)影响,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7岁时母亲重病激发其学医决心,后随舅舅学习藏医。14岁起,木兰艰辛求学,最终在拉萨西藏藏医药大学深造。毕业后,他放弃城市工作机会,返回家乡玉树囊谦,致力于基础医疗建设。自2006年起,木兰坚持义诊18年,累计服务5.4万余人,并收养54名孤儿。面对医疗挑战,他不断探索,成功救治众多患者,被誉为“活菩萨”。同时,木兰创办藏医学校,旨在培养当地藏医人才,以缓解就医难题。尽管面临经费与压力,他仍坚持初心,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贺星龙 山西临汾人,党员,十九大代表。2000年,卫校毕业的他,放弃了去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满怀感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村医。24年来,他恪守“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患者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先后背破12个行医包,骑坏7辆摩托车,服务方圆28个村子,出诊20万余人次,免收出诊费累计达40万余元,为五保户患者免费贴药5万多元,赊账、死账达5万余元。先后获“全国最美医生,“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殊荣。
本期评审委员(2025/01/17-20)
感谢评审委员会各位委员严谨细致的工作!感谢每一位行善者,虽身处困境却依旧选择坚持善良。未来,愿和行善者们共同努力,为更美好的世界献出微薄之力。 本次评审结果的公示有效期为15天,在此期间如有任何异议,可以通过邮箱fuwu@jianhuicishan.org,或公众号留言、私信与我们联系。